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不要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0956458
  • 作      者:
    (美)安德鲁·克莱门斯(Andrew Clements)著
  • 出 版 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安德鲁·克莱门斯校园小说系列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个鬼灵精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儿童形象。故事常让人莞尔一笑,继而陷入沉思,热泪盈眶。轻松有趣的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更能让大人在阅读之余,深深省思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真正需要的东西。
展开
作者简介
  安德鲁·克莱门斯(Andrew Clements),美国备受欢迎与敬重的畅销作家,著作超过五十本。克莱门斯为儿童创作图画书,也为青少年写小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也是他的第一本小说《我们叫它粉灵豆─Frindle》,一出版即畅销,长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在美国已销售超过两百万册,获奖数十次,并售出德、法、意、英、日、韩等十余国版权。
  克莱门斯从中学时代即开始写诗,他曾有一首诗被英文老师评为“太有趣了,这可以出版!”这开启了他后来的作家之路。他还曾当过中学教师,为歌手创作歌曲,也曾在出版社担任主编工作。目前则是专职作家,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
展开
内容介绍
  雷克顿小学五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处得很不好,不过真正的问题是,他们全都爱讲话又不听话,逼得校长几乎成天拿着她的红色塑料扩音大喇叭,随时等候上场。突然,这群爱讲话又不听话的小学生展开了一场“沉默”比赛……
  老师们会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沉默作出什么反应呢?当校长觉得这群安静的孩子比吵闹的时候更难以控制时,她又会怎么做?整座校园陷入一片“宁静”的混乱之中,但最后,到底谁赢得比赛了?
展开
精彩书评
  克莱门斯把学校的生活描写得活灵活现,当代作家无人能出其右。
  ——《纽约时报书评》
  
  无比杰出,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全书诙谐感人,俏皮机智,将让读者从头一路咯咯笑到尾。
  ——《学校图书馆期刊》
  
  这肯定会是一本大受欢迎的小说,不分领域,不分年龄的读者,一定都将大声赞扬。
  ——《书单》
  
  为了要激怒一位很难搞的语文课老师,一个五年级的男生发明出一个代表“笔”的新字,万万没想到这个字竟很快传遍全国各地,每个人口中都说着这个字……你一定会爱上这一部亲切好看的小说。
  ——《出版者周刊》
  
  最擅长创造议题、风靡读者的校园故事大师的精彩代表作品。
  ——《科克斯评论》
  
  最能搞怪的学生碰上了最“厉害”的老师,既有有趣的矛盾,又有碰撞的精彩,而老师育人的深意和对孩子的情感在小说的最后一刻让人怦然心动。
  ——儿童文学作家  李丽萍
  
  时不时令人莞尔一笑。
  轻松愉快的情节里透露着作者对孩子的欣赏和温柔。读后虽不至掩卷沉思,但作者育人的热情和用心让人觉得收获满满。
  ——儿童文学作家  滕婧
  
  这是很好看的校园小说,让我翻开就忍不住继续,直到一鼓作气全部读完才罢手。
  故事有足够的悬念,节奏快,情节进展出乎意料又让人拍案叫绝,种种奇妙的设想让阅读成为一种畅快淋漓的享受。
  ——筠连中学教师  陈柳言
  
  克莱门斯的校园儿童小说不愧为一流的校园小说!
  里面的智慧、幽默、丰富的想象力让每一个年龄层的读者都为之震惊甚至会自愧不如。是每一位家长、教师必读的一套好书!是一套真正透视孩子心灵的书!
  ——腾达中心小学教师  陈静
  
  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自己的嘴角都笑抽筋了。笔≠笔=粉灵豆!创意妙极了!生活本就不该是乏味的,这本书让我快乐,更让我学会如何去创造快乐!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学生  陈英洁
展开
精彩书摘
  1 嘴巴拉拉链
  已经四个小时了,戴维·帕克还努力保持着“不讲话”状态。现在是十一月中,星期一早上的社会课堂里。而戴维所在的雷克顿小学,就位于美国新泽西州中部,一个中型城镇的正中央。
  戴维为什么四小时不开口说话?这件事还不到说明的时候。现在得先说说戴维在社会课上的新发现。
  戴维发现,在学校里想要不讲半句话,真是难上加难!怎么说呢?这都要怪老师。十一点三十五分,欧佛比老师拍着手大喊:“同学!各位同学!安静!”然后她看着手边的点名簿说:“戴维和琳西,接下来换你们报告。”
  戴维向琳西点点头,站了起来。终于到了他们发表印度报告的时间。
  可是上台报告就会毁了戴维的实验,因为他想试试看一整天都不讲话。他想要拉上嘴巴拉链,一直撑到今天上课的最后一秒,也就是撑到三点十分的下课钟响前。至于戴维沉默不语的原因呢……也还不到说明的时候,现在先说说他是怎么应付这次的报告。
  戴维和琳西走到教室前方。戴维负责的是一开头的印度历史部分,他先低头看看手上的笔记,再抬头看一下欧佛比老师,然后他望着全班,张开了嘴巴。
  可是他没说话。
  他发出的声音是咳嗽,咳了大概有十秒之久。接着他擦了擦嘴巴,又低头看笔记,抬头看老师,放眼望着全班。他再度张开他的嘴……咳、咳、咳,还是在咳嗽。戴维咳了又咳,咳到脸蛋涨红,整个人弯下腰来。
  琳西站在旁边,不知道该怎么办。戴维没有事先跟琳西说他的实验,所以琳西只能看着他,听着那恐怖的咳嗽声。琳西一向觉得戴维这个人不怎么样,现在对他的观感更是每分每秒急速下降。
  欧佛比老师以为自己知道戴维发生了什么事,这种状况她早就见过了。孩子们因为太紧张,宁愿装病也不要上台报告。但她有些惊讶,因为戴维绝不是个害羞的孩子。事实上,整个五年级没有一个学生讲起话来会害羞或紧张,连半个也没有。
  不过老师还是展现了她的同情心,她说:“去喝一点水吧,你们两个下次再报告。”
  琳西嫌恶地瞪了戴维一眼,走回自己的位子。
  戴维则对着老师点点头,又咳了好几声,才快步离开教室。
  就在戴维到走廊喝水的此刻,也终于到了可以好好说明这一切的时候。到底戴维为什么要四个小时不说话?他当初为什么决定要保持沉默呢?
  2 圣雄甘地
  大部分的事,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理由来说明,只是那个简单的理由通常难以传达事情的全貌。戴维决定整天不说话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一本他最近读的书。
  瞧,这理由够简单、够清楚吧?但事情可没这么单纯。
  现在,就来多说一点来龙去脉。
  戴维要和一位同学合作发表一篇关于印度的报告,是那种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五分钟就可以解决的报告。报告的内容大概就是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政治、产业、文化和人民的简单介绍。
  跟戴维合作的同学,就是琳西?柏奇斯。这两个人对于被分在同一组都感到十二万分的倒霉。要知道,雷克顿小学五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处得很不好,不过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即使戴维和琳西得一起发表这篇报告,两人却一致同意,没有一起准备的必要。于是他们把这几个主题分成两半,各自准备自己的部分。
  戴维算是个好学生,他找到两本关于印度的书,从图书馆里借了出来。但他可没把那两本书彻头彻尾读完,毕竟他还没厉害到那种地步,只是读了书里的一些章节而已。
  这两本书中最让戴维感兴趣的部分,就是印度如何脱离英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这看起来有点像美国独立的过程。
  而在印度独立的故事中,又有一个人让戴维特别感兴趣,那就是圣雄甘地。
  戴维对甘地的成就大感惊奇。这样一个骨瘦如柴的矮小男子,竟然可以凭一己之力将整个英国军队逐出印度,而且没有使用武器或暴力。甘地用来对抗英国的是思想和语言。多么不可思议啊,但这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在其中一本书里,戴维读到这样一段话:
  多年来,甘地维持着一周当中有一天不说话的习惯,甘地相信这样可以帮助他理清思绪。
  戴维在星期四下午念到这一小段话,然后在星期天晚上准备口头报告时又看了一次。他忍不住开始想象一整天不说一句话,会是怎么样的情景。甚至,他开始想象如果自己也一整天不说话,脑袋瓜会不会变得更清醒一点。
  事实上,戴维对“理清思绪”所代表的意义有些纳闷。光是靠不开口说话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吗?虽然在甘地身上似乎很有用,可是用在一个新泽西州的普通小孩身上,会有什么效果?
  不说话可以让人……变聪明吗?会不会从此就能搞懂数学的分数或小数?如果思绪变得更清楚,是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英文句子里的副词,再也不必去猜了?那运动项目又会表现得如何?思绪更清楚,就会成为更强的棒球选手吗?
  这些问题问得真好!
  所以,戴维决定要将自己的嘴巴拉上拉链,亲自试试看。
  保持沉默对戴维来说很难吗?答对了!超级困难,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比方说等校车时,当他的一群好友热烈讨论着喷射机队为什么会输给爱国者队,他却得闭嘴。不过戴维很快就学会怎样表达意见,他点头或微笑、皱眉头或耸耸肩,有时摇摇头或竖起大拇指、跟朋友击掌,甚至手往外套口袋一插再别过头去。不靠说话真的也行得通。到他坐上校车往学校去时,戴维已经可以不发一语却照样很自在。
  好了,这下把戴维不讲话的原因解释得清楚些了。看起来这样的说明似乎就够了,然而,该说的事情还多着呢,永远解释不完。
  现在回到星期一早上的社会课,在剩下的时间里,戴维的嘴巴当然没有吐出半个字。下课的钟声终于响起,五年级的午餐时间也到了。
  超过一百二十五个学生争先恐后奔向学生餐厅。这些五年级学生还没进到餐厅,就已经吵到屋顶快掀开了。只有一个人例外。
  ……
展开
目录
1 嘴巴拉拉链
2 圣雄甘地
3 出言不逊
4 讨厌鬼
5 比赛
6 团队合作
7 聒噪王
8 科幻电影
9 适当的字眼
10 午休时间
11 问题与回答
12 猜谜游戏
13 语言实验
14 无声的回应
15 控制中心
16 秩序
17 联盟
18 禁区探险
19 道歉
20 谁是赢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