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初来乍到学会计——会计与会计人员
1.1 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1.1.1 会计概念
1.1.2 会计的职能
1.1.3 会计的作用
1.2 会计职业前景
1.2.1 会计职业的特点
1.2.2 会计职业的成功途径
1.3 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和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3.1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3.2 会计人员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第2 章 会计之初印象——会计基础理论
2.1 会计的基本假设
2.1.1 会计主体
2.1.2 持续经营
2.1.3 会计分期
2.1.4 货币计量
2.2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2.2.1 客观性
2.2.2 相关性
2.2.3 可理解性
2.2.4 可比性
2.2.5 实质重于形式
2.2.6 重要性
2.2.7 谨慎性
2.2.8 及时性
2.3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2.3.1 会计要素概念
2.3.2 资产
2.3.3 负债
2.3.4 所有者权益
2.3.5 收入
2.3.6 费用
2.3.7 利润
2.4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2.4.1 会计科目的概念
2.4.2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2.4.3 设置会计科目的方法
2.4.4 会计科目的类别
2.4.5 会计账户的概念
2.4.6 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2.5 记账法概述
2.5.1 复式记账法理论基础——会计恒等式
2.5.2 复式记账法运用——借贷记账法
2.5.3 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
2.5.4 试算平衡
2.6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体系
2.6.1 会计法
2.6.2 会计制度
2.6.3 会计准则
第3 章 会计平时做什么——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3.1 会计凭证的概念与种类
3.1.1 会计凭证的定义
3.1.2 会计凭证的作用
3.1.3 会计凭证的种类
3.1.4 会计凭证如何传递
3.1.5 会计凭证如何保管
3.2 原始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3.2.1 原始凭证的概念
3.2.2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3.2.3 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3.3 记账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3.3.1 记账凭证的概念
3.3.2 记账凭证的种类
3.3.3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3.3.4 记账凭证的审核
3.4 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
3.4.1 会计账簿的概念
3.4.2 会计账簿的种类
3.4.3 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
3.4.4 启用账簿的规则
3.4.5 登记账簿的规则
3.4.6 错账的更正规则
第4 章 精打细算谈资金——货币资金的会计核算
4.1 库存现金
4.1.1 现金的支付范围
4.1.2 现金的会计核算
4.2 银行存款
4.2.1 银行存款的账户设置
4.2.2 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
4.2.3 银行存款的对账
4.3 其他货币资金
4.3.1 科目与账户的设立
4.3.2 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核算
第5 章 企业债权——应收款项的核算
5.1 应收票据
5.1.1 应收票据概述
5.1.2 应收票据的核算
5.2 应收账款
5.2.1 应收账款概述
5.2.2 应收账款的计价
5.2.3 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
5.3 预付账款
5.3.1 采购中预付账款的会计核算
5.3.2 在建工程中预付账款的核算
5.4 其他应收款
5.4.1 其他应收款的内容
5.4.2 其他应收款的会计核算
5.4.3 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的核算
5.5 应收款项减值
5.5.1 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5.5.2 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估算
5.5.3 应收款项减值的会计核算
第6 章 会计核算——存货项目
6.1 存货的概念和确认
6.1.1 存货的概念
6.1.2 存货的确认
6.1.3 存货的会计核算概述
6.2 存货的计价方法及其运用
6.2.1 存货的初始计量
6.2.2 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
6.2.3 存货的期末计量
6.2.4 存货的其他计价方法
6.3 原材料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
6.3.1 按照实际成本法,取得原材料时的会计核算
6.3.2 在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相关业务的核算
6.4 其他存货资产的会计核算
6.4.1 包装物的核算
6.4.2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6.5 存货清查的会计核算
6.5.1 存货的盘存方法
6.5.2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核算
6.6 存货减值
6.6.1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6.6.2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第7 章 会计核算——固定资产
7.1 固定资产概述
7.1.1 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7.1.2 固定资产的确认
7.1.3 固定资产的分类
7.2 取得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7.2.1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7.2.2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