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与<沙家浜>》首次还原“文革”间汪曾祺创作《沙家浜》等“祥板戏”的史实真相;最新披露江青与汪曾棋及“样板戏”的真实关系;细膩的文字、珍贵的图片,再现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记忆。
沪剧《芦荡火种》就是根据这一斗争史实,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但它不是第一个歌颂“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文艺作品,第一个以“三十六个伤病员”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是一首名叫《你是游击兵团》的歌曲。这首由鉴青作词、黄苇谱曲,歌词后来还曾得到彭真修改的抗日歌曲创作于1943年,歌中深情唱道:“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寒冬,三十六个伤兵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的鱼米之乡,流着血啊流着汗……你的威名震撼了江南,你的钢刀刺破了敌人的胸房……”
这首歌一经问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故事便随之流传开来,并出现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其中最为详细的,要算战地记者崔左夫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斗争纪实》了。
据崔左夫回忆:那是1948年11月13日,他在采访淮海战役时,当年“三十六个伤病员”之一、华野一纵队司令员刘飞指着打扫战场回来、正高唱《你是游击兵团》的一支部队,以由衷赞美的口吻对他说:“这个团的前身是新四军十八旅五十二团,最早的一批战斗骨干是留在阳澄湖畔芦苇荡里的‘江抗’伤病员,他们的经历,以后你还可以写一写呢……”尽管由于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最为激烈之时,崔左夫没有时间去落笔采访,但他记住了刘司令员的话。1957年6月,崔左夫专程在苏州、无锡、常熟、太仓等地采访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写出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斗争纪实》。
也就在这一年7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红旗飘飘》杂志社向全军高级干部征集革命回忆录。当时在莫干山养病的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刘飞接到通知后,回想起当年与其他36个伤病员在沙家浜养病时抗敌斗争的一幕幕往事,心潮难平,一股强烈的写作欲望油然而生;于是他抱病口述,由夫人朱叶、秘书高松记录整理,写成了长篇回忆录《火种》。这篇回忆录真实再现了当年在敌后坚持斗争的36位新四军伤病员的英雄形象和人民群众与子弟兵的鱼水深情。后来,刘飞还将《火种》中有关章节取名《阳澄湖畔》,相继发表在上海《萌芽》和南京《雨花》杂志上。
1959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团长陈荣兰和编导文牧准备创作一个反映江南新四军艰苦奋斗的现代沪剧,正为找不到合适的选题烦恼,偶然发现了崔左夫和刘飞的作品,十分高兴,他们迅速与刘飞将军和崔左夫联系上,确定将他们的纪实作品作为戏剧改编的蓝本。没多久,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的革命现代戏《碧水红旗》诞生了,到正式排练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反复推敲,将剧名改为《芦荡火种》。
崔左夫在刘飞将军的启发下,受歌曲《你是游击兵团》感染,写成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斗争纪实》,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以崔左夫和刘飞的作品为蓝本,于1960年创作出先叫《碧水红旗》、后定名为《芦荡火种》的现代沪剧。从一首歌到一部戏,其演变过程经历两个时代,时间长达17年。这就是沪剧《芦荡火种》诞生的来龙去脉。
1963年秋,江青将沪剧《芦荡火种》推荐给北京京剧团,剧团成立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四人组成的创作班子,他们于1963年冬、花5天时间匆忙搞出一个名叫《地下联络员》的京剧剧本,没有成功。后又于1964年春,重写剧本,并明确汪曾祺为“主要执笔”,历时十多天完成剧本的第二稿,恢复了沪剧原名《芦荡火种》。1964年3月底,彭真审看后批准公演,大获成功。同年7月23日,毛泽东观看了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的京剧《芦荡火种》,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作出许多重要的、包括剧名改为《沙家浜》的指示。这就是京剧《沙家浜》的前世今生。
……
壹
一九五八年,汪曾祺因短文《惶惑》被补划为右派,发配到塞外“劳动锻炼”。儿子说:“在爸爸一生所写的上千篇文章中,这篇短文的读者是最少的,但是对他命运的影响却是最大的。”
贰
离京容易返京难!原单位不想接收已摘掉右派帽子的汪曾祺,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费尽周折才调入北京京剧团。
叁
江青将在上海先后看中的两个沪剧本带回北京,北京京剧团有赵燕侠可演阿庆嫂,欣然接受将《芦荡火种》改编为京剧的任务。
肆
“只见他在房间里低头凝神来回踱步,也就二十来分钟的样子,说声‘行了!’于是落座提笔,一段长达十八句的唱词一挥而就。”
伍
毛主席说:“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
陆
一首歌催生了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的成功并产生巨大的影响,沪剧《芦荡火种》功不可没。
柒
“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中间经过了四次大修改和无数次小修改……有一段时间,演出三十场就改了二十九场,儿乎天天要改。”
捌
玖
拾
拾壹
拾贰
尾声
后记
附录
——林斤澜(作家,他与汪曾祺一道被人们举办主“文坛双璧”)
★汪曾祺这个人没有城府,从里到外都比较纯,甚至没有多少防人之心,江青用他,常识他,但又不放心。
——阎肃(作家,曾与汪曾祺一道参加京剧《红岩》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