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永志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506455
  • 作      者:
    姚昆仑著
  • 出 版 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姚昆仑,男,理学博士,研究员,现就职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出版专著有《走进袁隆平》、《王永志:搏击苍穹》、《科学技术奖励综论》、《光盈大地 炽心玉质----涂光炽传》、《道破天机》、《文物探秘》等7本;主编和参与编著《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总揽》、《图强、改革、创新—共和国科技50周年》、《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科技保密教程》、《现代迷信透视》等书籍10余本;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科技、科普类文章100余篇;曾获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第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奖创新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王永志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2010年获小行星命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王永志传》写作特色鲜明,涉及内容丰富。既是一本科学家的传记,又是一本科普作品。书中以大量第一手航天史料和航天科技知识为铺垫,在突出反映王永志科学精神、创新思路、人生哲理和高尚情操的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壮观历程,是我国航天科技从“两弹一星”起步到载人航天步入世界航天大国的缩影与写照。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王永志传》对于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航天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王永志传》:
  “永志,八路军准备在镇里开办中学,你在班里成绩很好,刘老师要我来找你,叫你马上去报名应试,继续上初中。”
  王永志一听,喜上眉梢,但转念一想,我哪能做主呢,于是他对同学说:“请你转告刘老师,谢谢他的好意!我家境困难,兄弟姐妹又多,能上小学已是万幸,上中学可能没有希望了。”
  听了王永志的回话,刘老师决定自己出面当说客。
  他找到王永志的大哥,对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八路军免费招收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赶快让他读中学吧。我的话你应该相信,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我不找,我独独要找永志呢?因为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聪明伶俐,一般人比不了。例如,对一个问题,别的同学说不出道理,王永志可以说半天,条条是理。让他上学吧,另0犹豫了。”
  永山也知道弟弟读书“厉害”,一听刘老师对永志的赞誉,深为弟弟高兴,同时心里也有一丝忧虑,那便是家境贫寒。于是便对刘老师说:“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吧。”
  刘老师诚恳地说:“不要犹豫,这孩子是读书的料,今后肯定有出息,光宗耀祖且不说,他读书成才,对他本人和国家都有好处,可别把这孩子耽误了。”
  看着刘老师坦诚的样子,永山想,这是弟弟继续学习的一次好机会,决定回家商量。二哥永清是“科班出身”的木匠,他的手艺给了家里经济上很大的支撑。他说,就算长年累月在外干木匠活,也要让永志读书。全家人合计后决定,哪怕再穷再苦,也要支持永志上学。就这样,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上下齐心,帮助王永志迈进了中学的门槛。
  “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一步,彻底改变了王永志的人生道路。这位从田野中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出了第二步。
  在初中的3年里,特别是土改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大变样了,学习条件也好多了,加上他坚毅执着和不服输的性格,无论是小考、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王永志总是名列第一,在班上可谓一枝独秀。
  王永志的聪颖好学,引起了一些同学的羡慕,也引起了个别同学的嫉妒。他们说,不能老让他考第一,得想法把他拉下来,第一名的位置也让其他同学轮流坐坐。他们鼓动全班成绩居于第二的姓张的同学与王永志一争高下,结果几次考试,还是没有超过王永志。那时在初中的化学课上老师刚教过“王水”,同学们便戏称地叫王永志为“王水”,意思是能够攻克一切艰难,冲破任何险阻。
  由于王永志文理科的成绩都很优异,老师特别照顾他,同时也给他压担子。当时提倡学习上互相帮助,反对“小猫吃鱼只顾自己”的做法,王永志当起了“小先生”,业余时间或放学后给同学补补课,交流学习方法。
  ……
展开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时雨润苗…(7)
童年的天空…(9)
哭着闹着要上学…(11)
热心的刘老师…(16)
追求进步事业…(20)
走出八面城…(23)
立志学航空…(26)
信步清华园…(30)
留学预备班…(33)
第二章负笈苏联…(37)
莫斯科航空学院…(39)
难忘的火箭年…(45)
毛主席接见留学生…(48)
改学火箭专业…(51)
崇敬的航天大师…(55)
导师的爱徒…(59)
心系祖国…(63)
第三章大漠砺志…(69)
到第一线去…(71)
走进戈壁滩…(76)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79)
才华初显…(84)
研制中程火箭…(87)
洲际火箭首飞…(92)
第四章无悔年华…(99)
返回式卫星…(101)
行舟逆流中…(105)
同步通信卫星工程的呼唤…(107)
逆境书佳作…(110)
恢复工作…(115)
挂帅第二代新火箭…(116)
汇入改革大潮…(120)
开拓谱新篇…(126)
新院长的战略思维…(128)
第五章筹策天梯…(131)
运筹“长二捆”…(133)
竞争中标…(137)
500多个日日夜夜…(142)
擎天发射架…(149)
奋力排险…(151)
高昂的龙头…(154)
未来的天梯…(159)
第六章酝酿蓝图…(165)
久远的梦想…(167)
绝不能得而复失…(172)
“863计划”带来曙光…(176)
从飞船起步…(179)
率团出访苏联…(182)
构想空间实验室…(187)
第七章历史决策…(191)
新的使命…(193)
可行性论证…(195)
飞船的三舱构型…(197)
“三垂”模式…(200)
海上救生…(202)
“三步走”方案…(204)
中央专委的首肯…(206)
历史性决策…(208)
执掌技术帅旗…(211)
第八章创新之路…(217)
工程总体和七大系统…(219)
不上动物试验…(222)
决意“三垂”…(225)
选址主着陆场…(227)
飞行轨道设计…(232)
倚天铸长箭…(236)
众志造神舟…(241)
精心布置测控通信网…(245)
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平台…(248)
第九章安全至上…(253)
强化顶层设计队伍…(255)
为设计建章立制…(258)
软件工程化管理…(260)
深入实际解决问题…(262)
不带问题出厂,不留隐患上天…(268)
(34+X)个问题…(272)
确保着陆安全…(275)
第十章飞天梦圆…(281)
“神舟”巡天…(283)
首次载人飞行放行准则…(287)
请你们放心…(289)
大漠中的航天明珠…(293)
庄重的承诺…(297)
航天英雄出征…(300)
翱翔的神舟…(303)
为你的凯旋落泪…(305)
第十一章构建天宫…(311)
拉开新序幕…(313)
高级顾问…(318)
论证空间站…(321)
空间站的中国特色…(326)
迈向空间站…(330)
第十二章坦荡情怀…(337)
情系家乡…(339)
永远感恩的心…(345)
重视领军人才培养…(351)
心系青少年…(355)
热心社会活动…(358)
生活情趣…(361)
人生佳侣…(365)
良好的口碑…(370)
心中的遗憾…(374)
第十三章永志霄汉…(379)
大地欢歌…(381)
荣誉属于大家…(386)
“王永志星”…(393)
永恒的航天情…(397)
附录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401)
附录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录…(409)
附录三王永志简历…(417)
后记…(43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