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王永志传》:
“永志,八路军准备在镇里开办中学,你在班里成绩很好,刘老师要我来找你,叫你马上去报名应试,继续上初中。”
王永志一听,喜上眉梢,但转念一想,我哪能做主呢,于是他对同学说:“请你转告刘老师,谢谢他的好意!我家境困难,兄弟姐妹又多,能上小学已是万幸,上中学可能没有希望了。”
听了王永志的回话,刘老师决定自己出面当说客。
他找到王永志的大哥,对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八路军免费招收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赶快让他读中学吧。我的话你应该相信,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我不找,我独独要找永志呢?因为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聪明伶俐,一般人比不了。例如,对一个问题,别的同学说不出道理,王永志可以说半天,条条是理。让他上学吧,另0犹豫了。”
永山也知道弟弟读书“厉害”,一听刘老师对永志的赞誉,深为弟弟高兴,同时心里也有一丝忧虑,那便是家境贫寒。于是便对刘老师说:“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吧。”
刘老师诚恳地说:“不要犹豫,这孩子是读书的料,今后肯定有出息,光宗耀祖且不说,他读书成才,对他本人和国家都有好处,可别把这孩子耽误了。”
看着刘老师坦诚的样子,永山想,这是弟弟继续学习的一次好机会,决定回家商量。二哥永清是“科班出身”的木匠,他的手艺给了家里经济上很大的支撑。他说,就算长年累月在外干木匠活,也要让永志读书。全家人合计后决定,哪怕再穷再苦,也要支持永志上学。就这样,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上下齐心,帮助王永志迈进了中学的门槛。
“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一步,彻底改变了王永志的人生道路。这位从田野中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出了第二步。
在初中的3年里,特别是土改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大变样了,学习条件也好多了,加上他坚毅执着和不服输的性格,无论是小考、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王永志总是名列第一,在班上可谓一枝独秀。
王永志的聪颖好学,引起了一些同学的羡慕,也引起了个别同学的嫉妒。他们说,不能老让他考第一,得想法把他拉下来,第一名的位置也让其他同学轮流坐坐。他们鼓动全班成绩居于第二的姓张的同学与王永志一争高下,结果几次考试,还是没有超过王永志。那时在初中的化学课上老师刚教过“王水”,同学们便戏称地叫王永志为“王水”,意思是能够攻克一切艰难,冲破任何险阻。
由于王永志文理科的成绩都很优异,老师特别照顾他,同时也给他压担子。当时提倡学习上互相帮助,反对“小猫吃鱼只顾自己”的做法,王永志当起了“小先生”,业余时间或放学后给同学补补课,交流学习方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