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外源性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的本土嵌入机制与失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19131
  • 作      者:
    江青虎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全球化背景下,吸引国外投资,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就业,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一直是各国政府重要的经济战略。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在获得国外投资后,还有赖于外资企业有效的本土嵌入。本书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方法分析了外源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然后总结出跨国公司本土嵌入的分析内容,通过案例分析法构建外源性产业集群跨国公司本土嵌入的模型,并进一步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将该模型进行细化,提出相关假设。其后,通过问卷设计、发放、回收与统计分析,对模型与假设进行验证。在最后部分提炼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对策建议,并提出本书的研究不足及下一步研究方向。本书的研究对象适合产业集群、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产业组织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教学人员,也对产业政策制订人士、企业高层及对相关领域有兴趣者有较强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8、1研究结论
  吸引国外投资,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就业,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一直是各国政府重要的经济策略,当要达到上述目的,在获得国外投资后,还有赖于外资企业有效的本土嵌入。本研究在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和跨国公司关系、网络与嵌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5家企业展开深度访谈,提炼出外源性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要素,通过针对4家企业的案例分析,总结外源性产业集群本土嵌入影响要素的概念模型,其后通过规范分析,对上述模型进行了细化扩展,并通过统计实证方法对相应模型和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上述分析,形成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外源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外资企业为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包括政策诱因下的叠加效应、聚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专业化三大要素。由于当地具有吸引力的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及招商措施,吸引部分外资的进入,随着外资到来,促进经济发展、税收增加和投资服务的更加成熟,当地有条件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服务,导致更多的外企进入,这又形成了完善的生产网络体系,进一步吸引了更具技术优势的企业进来,叠加效应体现出来。叠加效应导致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使生产、技术、人才集聚到特定区域,为跨国公司投资提供便利;集聚区域内往往汇聚着提供原材料、零部件、设备、中间产品的供应商和下游的销售企业、顾客群等,跨国公司在该区域投资更易接近相关产品的供给市场和销售市场,减少了经营成本、搜寻成本,增加了市场机会(Dana,2003)。而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分工的深化,使之出现全球价值链(GVC,globalvaluechain),即各个价值环节在形式上虽然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在空间上一般离散性地分布各地,每个地方从事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意味着企业在产业集群内不断地聚集,而这种集聚日益受跨国公司的影响。
  外资企业为主机制包括以下三大要素:网络关系移植、中间品质量的可保证性、寡占反应。处于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目的,跨国公司往往是将垂直生产网络结构在东道国进行移植,它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东道国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将原先熟悉的也是全球统一的商业模式复制到该区域,而这个商业模式中就包括跨国公司的客户链,这些客户既包括为跨国公司提供中间产品的生产商,也包括为跨国公司提供物流、仓储、采购、咨询、会计和金融的生产性服务商。当跨国公司在本地投资,出于成本和便利性考虑,可能倾向于在当地进行中间品采购,但中间品是要素的综合体,除有形内容外,还包括知识、技术、服务等无形,而当地提供不了或满足不了跨国公司的要求的中问品,为了中间品质量的可保证性,导致跨国公司只好从原有的配套体系获取,从而又强化了跨国公司的网络体系。另外,对一些寡头垄断性工业,对外直接投资很大原因是竞争者之间的相互的行为约束和反应,由于只有处于盈利高的行业的跨国公司才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能做出迅速的防御反应,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批性。为了抢得先机,独占当地市场,跨国公司在当地投资,并利用其市场地位,产生集聚效应。
  2)外源性产业集群跨国公司的本土嵌入既受跨国公司内部要素的影响,还受投资国当地要素的影响
  跨国公司内部要素包括有:跨国公司战略目标、子公司的地位与作用、跨国公司内部化模式、企业来源地。跨国公司本土连接出于资源连接目的,可将跨国公司的资源连接战略分为以下三类:基础性资源的连接,如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廉价的水电与土地资源,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战略性资源的连接,如专业技术人才、东道国市场、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此类资源通常是区位特有的。
  ……
展开
目录
第1章  背景与思路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规范分析
1.3.2  实证研究
  1.4  技术路线与结构内容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结构安排
1.4.3  内容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群理论
2.1.1  外部经济论
2.1.2  聚集经济论
2.1.3  新产业区论
2.1.4  网络组织论
2.1.5  新经济地理学论
2.1.6  创新网络论
  2.2  基于跨国公司的外源性产业集群理论
2.2.1  跨国公司视角下的产业集群
2.2.2  外源性产业集群的内涵
2.2.3  跨国公司和外源性产业集群的互为影响
  2.2.3.1  外源性产业集群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2.2.3.2  跨国公司对外源性产业集群的影响
  2.3  嵌人性理论
2.3.1  嵌入性概念的提出
2.3.2  嵌入性的分类
  2.3.2.1  Granovetter对嵌人性的划分
  2.3.2.2  Zukin & DiMaggio对嵌入性的分类
  2.3.2.3  Andersson,Forsgren & Holm对嵌入性的划分
2.3.3  嵌人性对企业的影响
第3章  外源性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
  3.1  外源性产业集群形成的概念性模型的构建
3.1.1  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3.1.2  外资企业为主机制
  3.2  研究方法
3.2.1  访谈设计
3.2.2  访谈实施
3.2.3  访谈信息分析
  3.2.3.1  信息分析方法
  3.2.3.2  信息编码
  3.2.3.3  信度和效度检验
  3.2.3.4  编码结果的统计分析
  3.3  启示
第4章  外源性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本土嵌入的内容研究
  4.1  跨国公司的网络形态
4.1.1  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4.1.2  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
  4.2  外源性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本土嵌入的特征
4.2.1  网络性
4.2.2  社会性
4.2.3  差异性
4.2.4  学习性
  4.3  外源性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本土嵌入的内容分析
4.3.1  纵向划分:三层划分法
4.3.2  横向划分:三种形式
第5章  外源性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本土嵌入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研究方法介绍
  5.2  理论背景
  5.3  研究方法
5.3.1  案例选择
5.3.2  资料收集
5.3.3  数据分析方法
  5.4  案例企业介绍
5.4.1   A光学企业
5.4.2   B电子企业
5.4.3   C液晶面板企业
5.4.4   D农业化工企业
  5.5  结果分析
5.5.1  影响因素
5.5.2  本土嵌入
5.5.3  初步假设的提出
第6章  外源性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本土嵌入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6.1  跨国公司本身要素与本土嵌入
6.1.1  跨国公司战略目标与本土嵌入
6.1.2  子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与本土嵌入
6.1.3  跨国公司内部化模式与本土嵌入
6.1.4  企业来源地与本土嵌入
  6.2  当地环境要素与本土嵌入
6.2.1  区位资源要素与本土嵌入
6.2.2  供应链要素与本土嵌入
6.2.3  社会制度和氛围要素与本土嵌入
  6.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第7章  外源性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本土嵌入的实证分析
  7.1  问卷设计
  7.2  变量测量
7.2.1  被解释变量
7.2.2  解释变量
7.2.3  调节  变量
  7.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7.4  信效度分析
7.4.1  信度分析
7.4.2  效度分析
  7.5  假设检验
  7.6  讨论
7.6.1  跨国公司本身要素与本土嵌入关系
7.6.2  当地环境要素与本土嵌入关系
7.6.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关系
  7.7  外源性产业集群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嵌入的失效
7.7.1  跨国公司本土嵌入结果
7.7.2  跨国公司本土嵌入失效原因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对策建议
8.3.1  对政府主管部门的建议
8.3.2  对本土企业的建议
  8.4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2  外源性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本土嵌入调研问卷
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