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瑞德是幸运的。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她所在的小城也逐渐恢复了原有的平静。七岁的英格瑞德开始上小学了,她和哥哥、妹妹都就读于同一所小学。应该说,她和兄妹们从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在学习上都很自觉用功,但她是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遇事总有自己的想法,总想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做,在当时被认为有些叛逆。尽管如此,她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
英格瑞德在家中着实有些自己的坚持。二战结束时父亲作为战俘被关押,因此母亲似乎将家中照顾弟弟妹妹的一些责任交给了大哥。后来父亲回到家中,在父母出门时,哥哥便会自然地承担起家长的角色。因为那时还小,英格瑞德倒也没有太多的记忆,不过对于十几岁的点点滴滴,她还是略有印象的。记得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外出几天,留下兄妹四个在家中,大哥便是“家长”。那几天因为哥哥既不允许大家在夜晚出门,也不允许他们和其他的伙伴们一起到处玩耍,小英格瑞德对此颇为不满。有时哥哥严肃地对闹着出门的大家提出批评,小英格瑞德会嘟起嘴、扭过头、双手背到身后表达自己的反对。那时的她喜欢自己的事由自己决定,不喜欢什么都由哥哥或者父母说了算,她觉得无论是谁要让她做什么,都需要给出让她信服的理由。因为坚持自己的见解,她被家里人认为是十足的叛逆。记忆中父亲是非常博学的,知道很多故事、谚语、儿歌、童谣,父亲常说这样一句拉丁俗语:“Quod licet Iovi,non licetbovi”,字面的意思是说很多事情上帝能够做而牛却不能做。英格瑞德开玩笑地表示:因为父母就是“上帝”,可以做决定,而孩子们是“牛”,所以不能做决定。在英格瑞德眼中,那个时代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与现在不同,那时的孩子们和父母并不是那么平起平坐的,对父母更多的是充满尊重。孩子们被教导要有礼貌、要自律,在公共场所如在地铁或者汽车上先给老人开门让座,行握手礼,见到大人们要行屈膝礼,是女孩儿需要手拉小裙子、膝盖微屈,以表示尊重。对于那个时代的礼仪,英格瑞德还是认可的,只是对于不给出理由的命令式要求不愿意接受,也会因此对哥哥的要求总有着小小的反抗。
英格瑞德的性格形成或许与父母的开放式教育有关。父母更多地对孩子们的意愿表示尊重,并给她们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在读书问题上,英格瑞德的父母给儿子和女儿们同样的机会;在选择专业上,英格瑞德的父母更是鼓励儿女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书,将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由于父母亲包括父母的朋友们对待儿女的培养是一视同仁的,因此在英格瑞德成长的氛围中没有性别歧视,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平等的认知,也为她将来的人生和成就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当时的德国,对学习阶段有这样的规定:一个孩子读到小学4年级后就要参加一个考试,最出色的学生会去文法学校(中学)读书,接受9年制的专业知识学习,然后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而那些不愿意选择文法学校或者不能去的孩子们就需要选择究竟是进入5年制的技术学习如厨师,还是6年制的职业学习如文秘,这些没有进入文法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便会直接开始工作,做的主要是不需要高等学历的工作,例如理发师、店员等,最主流的形式便是学徒制,此外还有工作培训。
P4-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