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网络化与创新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集群创新是生产、分配和应用知识的各种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间如何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知识创新集合体,同时在个体层面依赖于这种集合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对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1999;2001)指出,集群基于组织间网络的创新过程体现了现代互动性创新的系统特点,是现代创新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一样,集群已经成为 中“国经济发展的龙脉”(倪鹏飞,2005),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顾强和王缉慈,2003),其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被认为是支撑中国 “世界工厂”地位的重要因素 (丸川知雄,2003).但创新正成为困扰我国集群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低成本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使得我国大部分集群锁定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吴勤堂,2005;王缉慈,2006);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产业集群更是集体暴露出创新能力的结构性缺陷 (蔡国兆和张和平,2009).对此,如何解释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制造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巨大反差,如何揭示产业集群创新规律及其提升途径已经成为理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对于提高我国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乃至推动 “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
转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目前理论研究的进展来看,国内外对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主要从知识溢
出、创新系统与学习、网络机制等三个方面展开.
(1)知识溢出是对集群经济合理性的传统解释,马歇尔 (1964)在分析产业集聚现象时指出,外部经济使得同行企业集聚于同一地区而获得信息上的优势,有利于技术、信息和新思想在企业间的传播与应用.在这一论述的基础上,知识溢出成为集群创新效应研究的主要方面,目前有关集群知识溢出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TAuchen和 Wit
e (1983)明确提出面对面的交流所带来的知识共享是集聚的优势之一;JAf
e等 (1993)通过企业专利申请和专利引用数据对 R&D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了知识溢出的空间集聚特征. 2 Audretsch和 FeldmAn (1996)通过三种知识来源———产业内 R&D、熟练劳动力、大学 R&D———考察了产业集聚与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指出生产上集聚的产业其知识溢出特征更为明显.3BAptistA和 SwAnn (1998)认为集群知识的隐性特征构成了集群创新的重要基础,集群内隐性知识的溢出使得集群内企业比集群外企业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而IAmmArino和 McCAnn (2006)的研究则表明,隐性知识的地理黏性特征也可能阻碍集群技术体制的变化.4TAl
mAn等 (2004)将集群内知识划分成组成性知识和整体性知识,并认为集群内流动的主要是组成性知识,而整体性知识的流动很差,但通过经常性交流,集群内企业也会共同形成一些整体性知识,从而使其区别于集群外其他企业,这种集群层面上所积累的知识是集群创新优势的重要来源.5GiuliAni和 Bel
(2005)认为集群中企业间的知识溢出是不均匀的,并指出由于缺乏知识溢出在企业层面的分析,现有对集群知识溢出的研究并没有完全证实集群创新的内在机制.
(2)受
“国家创新系统” (LundvAl
,1992)、 “区域创新系统” (Cooke,1992)研究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集群创新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是对集群创新系统及其学习的研究,这一流派基于创新主体间关系考察集群背景下创新的互动过程,尤其突出了这一过程中制度与学习因素的作用.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包括:1 MAil
At (1995)指出集群创新环境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常面临的静态或动态的不特定性,并使得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功能和信息方面结成密切而稳定的关系.2Debres
on和 Ames
e (1991)、安纳利萨克森宁 (2000)等认为集群企业的地理邻近带来了能够维持和强化协作创新的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 LAwson和 Lorenz(1999)、MAskel
和 MAlmberg (1999)系统总结了制度因素在集群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认为集群的制度环境的建设能够降低学习和创新的不确定性,有利于集群企业提高对新信息的吸收能力,同时能够增加网络中发展、加工和扩散知识的规范性.3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 (GREMI)在集群创新的研究中突出了集体学习机制的作用.CApel
o (1999)指出,集体学习是 “集群背景下知识积累的社会过程,集群内组织基于共同的规则与程序使得个体可以协调行动、解决问题”;Ke
ble和 Wilkinson (2000)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集体学习的三种主要机制,即企业衍生、R&D合作与研发人员在集群内的流动.
4进一步地,魏江 (2002)基于创新资源、系统结构与环境要素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模型,并在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网络层面的集群学习机制;蔡宁和吴结兵 (2005)分析了集群自觉性学习与结构性学习的主要过程及其基础,构建了知识、学习与集群网络式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模型;而刘锦英和聂鸣 (2006)则从利益诱导和生存压力两个方面总结了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1999;2001)大力推动了集群创新系统和集体学习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其认为集群创新具有不同的路径选择,因此需要差别化的政策分析与制定,而最为关键的政策目标就是要促进创新的交互过程、创造有利于集群创新的制度环境.
(3)自波特
Porter (1998)提出一国竞争力源于其内部各种集群的竞争优势后,战略管理与产业集群相融合的研究正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社会网
络分析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谭劲松和何铮,2007).特别是在集群创新研究中,网络分析定量考察了微观层面的互动关系及这种关系结构对创新的影响,对集群创新本质及其内在机制的理解更加深入 (GordonAnd McCAn,2000),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包括:1Powel
等 (1996)在生物技术集群的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研发绩效与其位置中心性相互促进,且在时间上存在自增强效应.2Dyer和 NobeokA (2000)基于丰田城汽车业集群知识共享网络的案例研究认为,网络为整合和创造知识提供了有效率的机制,其中,集群核心企业强大的知识管理能力、多边网络联系和强纽带关系对网络绩效起着关键性作用.
3GiuliAni和 Bel
(2005)在对意大利和智利葡萄酒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中发现,集群中存在高度割裂的知识流动网络,企业间的知识流动主要存在于网络的子群中.4近年来国际上开始关注网络机制复杂性的研究,网络演化 (KokAetAl,2006)、多层次网络 (ContrActoretAl,2006;RothAermelAnd Hes
,2007)、多重网络 (Bel
AndZAhe
r,2007;AmburgeyetAl,2008)的研究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热点.5国内学者王大洲 (2006)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创新网络进化的初始条件、总体趋向、动力机制及进化过程中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网络进化的一般模式;池仁勇 (2007)研究发现网络结点联结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企业与不同结点的联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吴结兵和徐梦周 (2008)基于国税数据库系统实证检验了网络密度的两面性作用机制,发现网络密度通过集聚经济对集群效率产生正面影响,通过集体学习对集群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上述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不同研究层次对集群创新的客观效应、网络体系、组织间互动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集群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现有集群创新的研究在下列方面有待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1)从分析层次来看,现有集群创新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单层次 (singleG
level)分析模型,其中集群整体层面的研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大部分研究停留在集群创新的优势和特点层面.这种单层次的研究始终无法解释集群创新中知识溢出对创新主体的负激励 (叶建亮,2001)、网络作用的两面性 (Uz
i,1997)及不同集群创新绩效的差异 (IAmmArinoAnd MACAnn,2006)等现实问题.事实上,集群创新是包括了企业创新与集群整体创新的多层面体系,企业是集群创新的主体,集群整体创新是企业创新在集体层面的生成结构,两个层面既存在不同的创新机制与过程,又存在着交互性的影响,只有多层次分析 (multiG levelAnAlysis)才能全面把握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深化对集群创新本质的认识.
(2)从集群创新网络机制的研究来看,目前集群创新与社会网络理论的结合已经从概念化阶段开始向实证研究阶段转换,但由于网络机制本身的复杂性,多重网络、多层次网络和网络动态演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Bel
和 ZAhe
r (2007)区分制度关系和组织关系的分析及 Amburgey等 (2008)对研发网络和兼并网络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网络关系对于网络主体行为和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网络分析作为连接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桥梁,跨层次的交互研究是网络分析的重要优势 (BrAs
etAl,2004),这一优势与创新多层次分析的结合已经引起了关注 (RothAermelAndHes
,2007);另外,目前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大多建立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之上,缺乏对创新网络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动态性质的探讨,对于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升级而言,网络演化性质及其对集群创新的影响是一个亟待探索的理论命题,因为在演化的不同阶段,相关要素的组合和互动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 (谭劲松和何铮,2007).对此,如何揭示集群网络的关系多重性、跨层次交互性及动态演化性在集群创新中的作用机制正成为集群创新研究的前沿议题,在此方面的深化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集群创新网络的确定性作用机制.
(3)相应地,由于缺乏对集群创新微观机制、不同层次交互作用、多重网络体系及其演化规律的深入研究,目前针对集群创新的政策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 (topGdownApproAch),不能完全适用于基于组织间互动的集群创新过程.如何从创新主体的目标、动机和能力出发,从产业集群内网络体系及其演化着手,构建系统的集群创新政策体系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理论探索还是从现实意义来说,产业集群创新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展开的研究课题:从理论进展来看,集群创新的多层次分析、集群网络的关系多重性、跨层次交互性及动态演化性是现有研究的主要知识空白点,亟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探索;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如何解释我国产业集群制造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巨大反差,如何揭示产业集群创新规律及其提升途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对此,本书结合理论前沿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践,研究集群企业创新和集群整体创新两个创新层面,基于企业在个体中心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及集群整体网络结构中的网络密度考察产业集群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其协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构集群创新的网络治理对策,为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集群可持续发展乃至推动 “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 ”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全书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旨在为整个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其中首先介绍了全书的研究背景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问题,并通过研究逻辑框架和和章节安排的说明搭建起研究的总体框架体系,并对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围绕本书所涉及的主要理论观点展开述评,旨在通过对相关理论观点发展历程、现状及前沿动态有效把握的基础上,理清该领域现存理论观点的顺承、完善及拓展的关系 ,进而为构建基于不同层次网络关系的集群创新研究框架奠定理论基础 .
第三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回顾了集群创新的相关研究 ,比较了集群创新研究中定性研究、案例分析、统计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并从研究问题、研究结果、管理含义等方面对主要文献作了比较和评论 ,为进一步的集群创新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
第四章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访谈和预备性研究初步确定了企业创新网络关系强度测量的题项 ,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进行实证检验 ,最终形成了一个包括接触时间、投入资源、合作交流范围和互惠性4个维度、13个题项的企业创新网络关系强度测量量表 ,为关系强度的实证提供了可操作化的基础 .
第五章以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为中介变量 ,研究提出了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两面性作用的假设 ,构建了网络关系强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 ,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
第六章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 ,构建了网络关系强度对组织学习影响的概念模型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对网络关系强度如何影响组织学习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
第七章基于海正药业的纵向案例研究 ,考察了网络强弱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并从动态角度分析了企业网络的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所呈现出的协同演化的特征 .
第八章从连接多样性、连接偏好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影响出发 ,考察了集群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密集性质及其功能机制 ,为集群网络密度及其创新机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第九章整合了有关产业集群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 ———社会网络理论、集聚经济理论与集体学习理论 ,提出网络密度与集群效率和集群效益两面性作用关系的假设 ,并构建网络密度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模型 ,在此基础上以2001 ~2004年9个浙江纺织业集群为样本对模型作了检验 .
第十章通过对绍兴县纺织业集群30年发展历程的纵向案例研究 ,考察了在集群演化中企业适应性行为、网络化与集群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十一章在全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总结了产业集群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意义 ,并结合当前我国集群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推进集群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相关的政策建议 .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本书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集群创新是包括了企业创新与集群整体创新的多层面体系 ,从企业个体和集群整体两个层面研究集群创新 ,全面考察系统结构、系统过程及不同系统层次的交互作用对于创新过程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系统揭示了集群创新的本质,从而推进了对企业网络与集群创新的理论研究.
(2)
本书在定量刻画企业网络关系强度和集群网络密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集群创新的多层次分析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问卷数据和二手数据实证检验集群创新的内在规律性,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以组织间网络和创新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径,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3)
本书对集群创新规律及其政策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推进产业从低成本的低端道路向以创新为本的高端道路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促进集群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安纳利萨克森宁2000硅谷优势曹蓬,杨宇光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蔡国兆,张和平2009危机暴露我国 “产业集群”缺陷瞭望,1:51G52蔡宁,吴结兵2005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科研管理,4:22G28池仁勇2007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结点联结及其效率评价研究管理世界,1:105G112顾强,王缉慈2003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与新型工业化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 .新型工业
化研究报告.之六刘锦英,聂鸣2006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及其形成机制分析经济经纬,3:43G46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马歇尔1964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倪鹏飞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谭劲松,何铮2007集群研究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管理世界,12:140G147丸川知雄2003中国 “世界工厂”论之虚实———用三种理论看中国的产业实力北京:经济
管理出版社王大洲2006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机制分析科学学研究,5:780G786王缉慈2006解开集群概念的困惑———谈谈我国区域的集群发展问题经济经纬,2:65G68魏江2002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学习范式北京:科学出版社吴结兵,徐梦周2008网络密度与集群竞争优势:集聚经济与集体学习的中介作用管理世
界,8:69G76吴勤堂2005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宏观经济研究,1:22G24叶建亮2001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3:23G30 AmburgeyT L,AndreAsA,DAnnyT,etAl2008ThestructurAlevolutionofmultiplex
orgAnizAtilntks:reseArchAndcommerceinbiotechnologyAdvAncesinStrAtegic MAgnto,A25:e171Grwon209 AudretschnD,FemeAeldmAnM1996R&D Spil
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AmericAnEconomicReview,86(3sArevo):630G64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