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政府逐步加大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扶持。1980年、1981年、1984年,省科委与省计经委先后三次召开企业科研工作座谈会。1985年,省科委又与乡镇企业局召开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着力推进企业研发工作,一批上规模的乡镇企业陆续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到1990年,全省建立研发机构的大中型企业共计313家、人员7370人。1992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科技兴省战略,1996年出台《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进步体制,使全省的产学研结合,委托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第三阶段:2000-2005年,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合作创新阶段。
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浙江省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企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2000年,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以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2002年又召开民营科技企业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3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战略,鼓励各地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团队式人才和核心技术为重点,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到2007年年底,全省共引进共建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各类创新载体530家,其中与企业共建436家;总投资61.29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1.3万人(蒋泰维,2008)。民营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由松散向紧密,由短期向长期转变,由配角向主角转变,合作创新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民营企业在研发投入、承担科研项目、专利获取、获奖成果上的比例不断提高。
第四阶段:2006年以来,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主的自主创新阶段。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同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出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开始进入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
二、主要特点
(一)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结果,2004-2006年,浙江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为5715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59.2%,比全国平均水平28.8%高出30.4个百分点。201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达23.13%,仅次于北京,列全国第二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63个百分点。2011年浙江省工业企业的R&D经费支出达501.87亿元,占全省R&D经费支出的81.9%。全省已形成五个百分之八九十的格局,即企业的研发机构、科技人员、科技投入、承担的科技项目和获得的专利均占全社会总数的百分之人九十。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正日益凸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
(二)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最具创新活力
浙江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省份,99%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交税金等七项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全国500家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中,浙江占了105席,居全国第一位。中小企业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善于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创新愿望强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