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堂语文课上,我给学生布置的第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并提出了这样的写作要求:文章必须写一个人,而且这个人必须是你家里的人,如爸爸啦、妈妈啦、爷爷啦、奶奶啦……也就是说,文章的实际标题,应该是《我的爸爸》什么的。那是我新接手的一个班级。我让学生写这样的一篇作文,是经过了考虑又考虑、衡量再衡量的。我很希望能以此来个“一箭双雕”:既可通过这样的一篇作文看出学生的写作功底,又能从中了解些我真的还很不熟悉的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从第二天收上来的学生作文看,我的目的无疑是如愿以偿的。而在全部的四十八篇作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王小妮的女生写的《我的母亲》——这是篇堪称文情并茂的好作文,其感情十分真挚强烈,描述非常细腻动人,语言也很是流畅优美……我还从中知道了王小妮的母亲不仅“有着谁见了谁就会合不拢眼睛的美丽”,而且“对我的爱是什么都不能替代的,是我这一生一世永远也没法报答的”……在文章的结尾处,王小妮还这样动情又深情地写道:“母亲,您是阳光,您是雨露,因为有着您这阳光的照耀,有着您这雨露的滋润,所以,纵然我只是一棵小苗,最终也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说真的,读罢王小妮的这篇作文,一直被丈夫批评为“硬心肠”的我,泪水却如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怎么也忍不住了。然后,我便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含着眼泪给全班同学朗读了王小妮的作文。没想到的是,下课后,我前脚刚踏进办公室,语文科代表李丽莉后脚就跟进了门来,而且,她开口就是这样的一句:“老师,王小妮的作文是抄来的!”“抄来的?从哪儿抄来的?”“我现在还不清楚。”“那你凭什么说王小妮的作文是抄来的?说话可一定得有根据……”“我当然有根据——因为,王小妮根本就没有母亲!”什么?我一时间真是有些手足无措起来了。我简直不敢相信李丽莉的话——王小妮怎么可能没有母亲呢?她在王小妮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可感又真切可信呀!这时候,李丽莉便一五一十地告诉我,说她跟王小妮是邻居,说王小妮出生才八个月,她的妈妈便丢下她,跟着一个老板到南方去了……哦,这下我当然是不能不相信王小妮没有母亲的事实了。那么,王小妮的作文到底是不是抄来的呢?她又是从哪儿抄来的呢?同样是考虑又考虑、衡量再衡量之后,我就将自己实际上还并不认识的王小妮找进了办公室。王小妮长得很是瘦小,身穿一件显然并不合体的夹克衫——这似乎在为她的没有母亲作着注解。不过,关于那篇作文,她却断然否认自己是抄来的。而当我忍不住将李丽莉告诉我的情况说出口后,她便哽咽着对我说道:“老师,正因为我从懂事的那一天起便从来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所以我时时刻刻都在想象着母亲的样子,都在渴望着能得到母爱的温暖……”P3-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