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必想去北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805473
  • 作      者:
    吴克敬著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克敬,一九五四年古历十二月二十六日生于关中西府扶风县阎西村。父母终生务农,文化革命中,家庭遭逢大难,沦为“可教育好子女”。精熟木作,兼善雕漆。一九八七年偶遇机缘,入西北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在媒体执业,后去文艺机关,创作小说、散文三百余万字。出版了《梅花酒杯》、《把窗子打开》、《渭河五女》、《碑说》、《青铜散》、《状元羊》等十六部作品,作品多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读者》、《散文选刊》等转载。一九八九年获庄重文文学奖,二零零八年获冰心文学奖,二零零九年获柳青文学奖,二零二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首部长篇小说《初婚》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入选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展开
内容介绍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经典文集:心想去北京》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手铐上的蓝花花》《心想去北京》《枣树圪梁枣花香》《马背上的电影》等作品。其中,《手铐上的蓝花花》荣获鲁迅文学奖。
  吴克敬先生的作品题材广泛而厚重,内容新颖而多样,创作独辟蹊径、以俗见雅。其中短篇小说创作是在本世纪初喷发出来的,他对农村题材的开掘,直面现实,提出了诸多的问题。除对社会生活关注、具有批判性外,其作品还展现了人性的温情和人的尊严,完成了对底层人物心灵的抚摸,挖掘到许多深层次的东西,给人以思考,这是其作品最感人的地方。
展开
精彩书摘
  《心想去北京》:
  阎小样一眼眼地看着,就又看见了街边的影剧院。
  这座规模不是很大的影剧院,建成时间已是有些年头了。那个时候,阎小样还在县城中学读书,知道县政府出资,填高了县城边上的一片河滩地,号召县城的干部群众,义务出工,修建了这座县城建设史上从来没有搞过的大工程。
  修建影剧院之前,保安县城多的是窑洞,有青砖卷箍的,有麻石卷箍的,还有在石岩上、土崖上掏掘的。当地人曾经骄傲地说,保安堪称世界窑洞博物馆。
  要建一座现代风格的影剧院,中学的老师组织在校的学生也到工地上来了。农家女子阎小样在工地上,是吃得苦的,搬砖头,抬灰浆,干得热火朝天。打心眼里说,阎小样期望她们的保安县城,有座像样的影剧院的,她也能到影剧院里去,看电影,看演出,那该是多么享受的事啊!在这里参加义务劳动,阎小样看到了许多水泥预制件。
  雄伟壮观的水泥预制件呀!竖起来的两排是柱子,横架起来的是屋梁。水泥的柱子是粗壮的,水泥的屋梁是高耸的。在组装这些大型水泥预制件时,动用了两台移动式大吊车,在施工人员吹响的哨子声里,一根根的柱子竖起来了,一根根的屋梁架起来了。
  多么辉煌的一座建筑呀!阎小样当时昂着头看,把脖子昂疼了,把眼睛看酸了,好像还不过瘾。
  落成之日,全县城的人,自发地走上街头,扭秧歌,跑旱船,敲锣打鼓,极尽庆贺与欢乐。
  然而,所有的热闹与红火,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冷却下来了。如今的影剧院,除了偶然的一两部叫座电影放映外,其他的演出活动基本没有了。一天天、一年年地闲置,曾经那么吸引人的影剧院,显得破败而落寞。不过呢,因为县城的建设规模在扩展,原来靠着城边的影剧院,不断地有人投资,在它的旁边修楼建房,就把影剧院的位置推到县城中心地段了。有商业眼光的人,租了影剧院临街的地方,隔出一间两间的门面,作了生意的场所。
  阎小样看得清楚,那样的生意场所还是很不错的,有人在卖音响设备,有人在卖音像图书,还有人在卖儿童的服装和玩具……总而言之,是还有那么点繁华景象的。
  很幸运地,阎小样在影剧院看过一场电影。那是影剧院落成后不久,为了报答义务出工人员的义映。
  县城中学的三好学生阎小样,作为学校的代表,坐在新建成的影剧院里,看着很受陕北人喜爱的《黄土地》。这部电影的画面拍得太美了,都是陕北的山山水水、沟沟梁梁,可在电影的银幕上展现出来,就是比现实的好看,而且更为喜人。再就是电影里唱的歌儿了,也都是陕北人喜唱,唱了经年累月的信天游,从剧中人的嘴里唱出来,也是特别的好听,特别的耐听。
  当时的阎小样,完全沉迷到电影里了。
  到电影放映完毕,影剧院的场灯全都亮了起来,碎女子阎小样还沉浸在《黄土地》的音画世界里醒不来。好像就在那一刻起,阎小样下了做个陕北民歌手的决心。
  记得当时,阎小样的心给自己的大脑说:我要唱歌。
  也是上天有意,给了阎小样一个少见的俏模样,给了阎小样一个少见的亮嗓子。
  在她读书的保安中学,不经意地,她就唱出名了。
  那时候,阎小样没敢想得太远,她觉得只要有民歌唱就很高兴了,学习之余,阎小样就去学校的音乐老师王厚草那里,让她教她唱陕北民歌。老师王厚草就怕没有学生学唱歌,特别是像阎小样这么禀赋天成的学生,自觉学唱陕北民歌,她没有不认真教唱的理由。
  老师王厚草,为阎小样感动着,她像发现了一颗歌坛新星一样,把她所有的唱技和唱功都教给了阎小样。
  遗憾随之而来,阎小样的母亲病了,不是一般的病,是个花钱如流水却也无法治愈的恶疾。后来的一天,阎小样被从王厚草老师的练歌现场叫出来,来到母亲的病床前,俯身趴到母亲的身上,没能听到母亲最后的一声嘱咐,就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撒手去了。
  ……
展开
目录
手铐上的蓝花花
心想去北京
枣树圪梁枣花香
马背上的电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