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能源大变局:中国能否引领世界第三次能源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8304387
  • 作      者:
    胡森林著
  • 出 版 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石油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人类围绕石油发生过怎样的激烈争夺?石油即将要枯竭了吗?人类能否摆脱“石油魔咒”?正在发生的第三次能源转型将把世界带向何方?中国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读点石油财经丛书·能源大变局:中国能否引领世界第三次能源转型》将让你经历一次有趣而难忘的能源之旅,在钩沉历史、剖析现状、展望未来中,你将了解石油的前世今生,洞察其背后的博弈力量,辨识“石油灾变论”的真实图景,畅想能源转型的可能性,从而知道什么是虚幻的恐惧,什么是真实的憧憬作者以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和跨专业的深邃眼光,融科学思维与人文情怀于一炉,倾多年积累和心力,献计于中国的能源转型,在优美细致的笔触中,忧心家国命运和关切人类处境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展开
内容介绍
  《读点石油财经丛书·能源大变局:中国能否引领世界第三次能源转型》以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背景,以能源转型为主线,以推进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为思想指导,在分析前两次世界能源转型的动力机制和深层规律基础上,总结了当下第三次能源转型的特点:去碳化,去资本化,去中心化。进而提出,人是能源转型的关键变量,也是中国能否穿越“能源三峡”的决定性因素。作者以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和跨专业的深邃眼光,融科学思维与人文情怀于一炉,倾多年积累和心力,献计于中国的能源转型,在优美细致的笔触中,忧心家国命运和关切人类处境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展开
精彩书摘
  《读点石油财经丛书·能源大变局:中国能否引领世界第三次能源转型》:
  
  1968年,美国生态学家格雷特·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悲剧》的文章,用生活中的事例阐述了一个经济学道理:英国封建主曾经在自己的领地中划出一片尚未耕种的土地作为公用牧场,无偿向牧民开放.这本来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但由于是无偿放牧,每个牧民都在上面养尽可能多的牛羊。随着牛羊数量无节制地增加,公地牧场最终因超载而成为不毛之地,牧民的牛羊最终全部饿死。这就是著名的“公地悲剧”的由来。
  “公地悲剧”说明了在产权不清晰的状态下,人人都想占有“无主”的公有资源所带来的外部性影响。外部性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亚瑟·庇古在20世纪初作为“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之一而提出来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无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都不是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本人获得或承担,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
  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一种经济活动,也会产生外部性,且无法内部化为合理成本。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导致资源消耗殆尽且不可再生,造成了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损害,能源的生产、运输、消费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外部环境费用,这些费用常常不能完全进入企业成本。污染和稀缺有很强的经济外部性,但其影响往往被低估。污染制造者受到的惩罚与治理成本通常不成比例,稀缺资源耗竭的成本更是常常被忽略。正是这种外部性以及对它的漠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今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不管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其结果都会导致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仅靠市场机制往往不能促使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时政府“看得见的手”应该适当干预。能源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可以有两种手段:一是将外部效应纳入生产者和消费的经济行为当中,利用经济杠杆或市场机制有效控制外部不经济性。二是通过政府行为或法律手段,控制外部不经济性的发生和鼓励对社会产生正效应的生产行为。通过市场和政府两者的有机结合,更好地解决能源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能源资源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蝎的公共物品,于是人们采取各种手段攫取能源资源,造成类似“公地悲剧”的局面。但事实上,资源与环境既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也需要每一个人加以保护,但由于缺乏明确的产权制度安排,每个人都不会将公有的资源与个人联系起来。产权理论认为,由于在能源资源利用过程中,对能源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对称,即产权失灵,从而导致能源资源无效率利用,能源环境状况不断恶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咀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人们在古诗赋描写的唯美境界中不知不觉地消耗和损害着属于社会其实也是属于自己的福利。
  产权安排是决定能源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因素。
  产权制度不是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只有当社会经济资源的稀缺程度达到了必须由社会的强制力量来组织和规范其财产关系的时候,产权制度才有了产生的经济根源。产权制度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核心制度,一般就产权制度效率而言,对私有产权的明确和保护能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因为在公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享有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搭便车”的行为将无法得到有效制止,其结果是共同体成员行为产生很大的外部性,由此带来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效率损失。而公有产权是否有效,取决于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基础是否完备。
  在强调能源消费者自由与权利的同时,其责任和义务也同样不可轻忽。其义务主要是指能源消费者在满足自身能源消费需要的同时,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生态化的能源消费模式,为实现良好能源消费秩序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这除了需要消费者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也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强化消费者的社会义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能源消费的外部性内部化。人人都应该珍惜资源并保护环境,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结果是必然会提高消费者的成本,那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为更干净的能源、更优美的环境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样的选择也许艰难而痛苦,但也是人们必须做出的抉择。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石油狂飙
第1章 适者生存
第2章 石油的力量
第3章 多彩的黑金

第二部分 世纪博弈
第4章 看得见的手
第5章 为石油而战
第6章 巨头兴衰

第三部分 大结盟
第7章 组织化生存
第8章 抱团取暖
第9章 绿色革命

第四部分 转折时代
第10章 挑战与脱战
第11章 低熵之路
第12章 智慧即能源

第五部分 中国抉择
第13章 发展的烦恼
第14章 识局与破局
第15章 颠覆与重建

结语 问君欲识前程事,开门即是闭门人
参考文献
后记 寻找隐没于荒草问的远大前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