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森林和绿色的中国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402917
  • 作      者:
    (日)上田信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近年来国外汉学著作的编译工作突飞猛进,每年都可以见到一批严肃的学术著作,但其影响力却仅局限于象牙塔内。与之相比,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生态环境史研究方面皆卓有建树的日本中坚学者上田信教授的《森林和绿色的中国史》这本著作也许会显得有点另类,但奠学术意义及社会价值并不见得会跑严肃的学术经典小。因为它把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课题,以古今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发人深思,原来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曾经与森林有过那么多的渊源与纠葛。更为重要的是,它用一种非常轻松的语言,以一位学者的良知、广阔的胸怀、敏锐的知性、哲理的思考,从森林的角度,对数千年中国文明史作了一个高度的审视。
展开
作者简介
  上田信(uedamakoto),1957年出生于东京,198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1982年获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学位。1997年起任立教大学文学部教授,专业为中国社会史、亚洲社会论、主要著作有《传统中国:从盆地、宗族考察明清时代》(讲谈社),《老虎口述的中国史》(山川出版社)、《亚欧大陆东部生态环境史》(山川出版社)、《风水的环境学》(农山渔村文化协会)、《鼠疫与村落》(风响社).编著《人与人的地域史》(山川出版社),译著《问俗录:福建、台湾的民俗与社会》(平凡社)、《中国的社会》(平凡社)等。
  
  朱海滨,1968年出生于浙江义乌,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1998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再获大阪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及社会文化史研究。出版专著《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译著《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等,在日本《东方学》、《东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三十多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森林和绿色的中国史》按照构成传统中国文明的三大区域(长江流域、黄土高原、东南山地),以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实地考察、植树等活动为基础。以森林与地域人群的关系为中心,对中国文瞬史作了一番“旅行”,相信哪怕是对中国历史了解不多的人,也会有兴趣认真阅读下去。
展开
精彩书摘
  歌的魅力
  长江支流之一沅江的上游名为清水江。在其水源附近,有一个属于贵州省名叫凯里的城镇。在那里,可以眺望到形状像乳房名叫香炉山的丘陵。丰润圆鼓的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像乳头的岩峰,让人一睹而终生难忘。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那里都要举行“爬山节”庆典活动。届时苗族青年男女为了寻觅婚姻对象,纷纷登山放歌,倾诉爱慕之情。在我留学中国期间的最后旅行里,正巧那里举办了1985年度的该节,于是我直接奔赴那里。
  节庆当天,我步行在分布于香炉山山腰处的玉米地里。强烈的阳光使得大地上所有的物体都变成了浊白色,空气死寂得纹丝不动。大汗淋漓之际,我终于到达巨大岩峰的脚下。苗族人带领我紧贴着岩壁行走,上面凿刻着唯一的登山小道。攀登上陡峭的石阶,看到了来自远近各地村落的人们,乱哄哄地拥挤在那里。
  从太阳刚刚倾斜的三点左右开始,男女人群中就飘出了歌声。每当女孩们三到四人撑着阳伞、并排而立时,在其身后或旁边就会形成三到四人的男子组合。虽然男女各自编组,但倾诉思念之情的却只有一对男女,其他人据说都是他们的朋友。男子细声唱道:“美丽的姑娘啊”,并询问从哪个村子来。男子唱好歌后,女子并不马上以歌回应,甚至连视线也不投向该男子。是在焦急呢,还是在想着如何对歌呢?就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终于缓缓地唱起歌来。
  那天晚上,在我宿泊的招待所餐厅里,在那儿工作的一位17岁的苗族少女要我教她日语。餐厅工作全部结束后,她与我在院子里相见。在那女孩朗读她自己带来的初级日语教科书之前,一切都很平常。
  “我喜欢‘昴’(星)这首歌的曲调。你能教我日语歌词吗?”她硬要我教歌。在唱了三遍之后,那个孩子的样子有了变化。她邀我一起出去散步,穿过与宿合宅基相邻的常绿阔叶树林之后,来到了一片玉米地上。在她的敦促下弯下腰,透过摇曳在消暑的风中的穗子,可以看到天空中挂着的一轮晚月。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不禁有点慌乱起来。
  “我们村中的众多年轻人中,虽然歌唱得比你好的人也有,但我觉得还是你的歌好。结婚最初的三个月左右,去你日本母亲那边生活也没关系,此后就来我们村里一起生活吧。”不知不觉之间,谈到了婚姻的问题。后来从文化人类学者那里得知,这一地区的苗族有这样一个风俗:结婚最初的数个月,妻子在丈夫家过,此后便移居到妻家居住的地方。对于17岁的少女来说,日本也许只是江那边的一个村子而已吧。
  最终,节日刚完我就像逃跑一样匆匆离开了凯里。面包车刚驶出招待所,我就远远地看到了被我拒绝结婚要求的那位少女,忧郁地站在茂盛的林子里面。歌声可以轻松地穿透文化的差异,在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在踏歌季节,也许不该在女孩面前随便唱歌吧。
  南有乔木
  “南”字,据日本最权威的汉字学专家白川静的说法,该汉字仿自铜鼓。上面的“+”表示铜鼓垂挂在框架上的部位,下面的部分则表示饰有浮雕的鼓体本身。另外,“nan”这一发音,用来描写敲鼓时发出的含有余韵的声响。对于居住在华北的、创制出汉字的人而言,“南”就是以铜鼓为生活中心的异域居民所生息的土地。
  居住在中国贵州、云南至越南的苗族等少数民族,直到今天还流传着把直径超过一米的铜鼓置于其仪式中心的习俗。到了春天,挖出上年秋天埋下的铜鼓进行祭祀,催促生命的再生。在汉字形成的公元前十几世纪那时,居住在南方森林中的人,可能就是这些少数民族的祖先。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消失的森林
生态系统的区域划分
八角金盘芽的文化理论
生态系统间的交易
中国史的分期
长江流域
第一章 文化
歌的魅力
南有乔木
“汉广”与植被
视线的交叉
楚的文化
山鬼
离骚
湘君、湘夫人
草木之名所拥有的力量
第二章 文明
乔木
森林的内与外
开发森林的文明
虞人
山林薮泽
公元前三世纪的辩论
秦始皇与楚国之林
楚文化的继承者
第三章 上游
云梦泽幻觉
司马相如《子虚赋》
斑子
好奇心的培养
玉米与山林
香菇与山林
生态经济学的尝试
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功与过

黄河流域
第一章 历史
绿化
从河到黄河
卉木萋萋
二处伐木残址
雁北的变化
麻黄
九江龙母
大泉山村
沟壑
第二章 合作
小老树
浮石
崩塌的窑洞
杏树
沙棘
咬芯虫
远方的人
注视见不到的森林
第三章 生活
游戏歌
土豆的村子
山上的邻村
窗户的光
大槐树
晨音
青年综合农庄
荒谷
神头山
人类生存的大地

东南山地
第一章 虎
虎栖息的阴暗
共存的世界
华南虎
开发的开始
瑟柄
越人与森林
山越
生动的蛇
山居赋
村的形成
第二章 林业
植树与阔叶树林
风水
棚民
凤凰离开的村子
挑柴棍
宗族与山林
社会主义下的森林破坏
脸无眉毛
绿色和村子
台风
第三章 植物
体感
越地的群山
“枫”非槭也
岭里人与岭外人
森林的知识
草药
植被调查
五步蛇
有用植物
结语
咖啡果
从森林破坏的世纪到绿化的世纪
伊格洛特的森林
森林破坏的历史
松树苗
线索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