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在爱和死:凯特·肖邦作品赏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6006
  • 作      者:
    万雪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天下皆知美之为关,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
    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的凯特·肖邦,是美国历史上最感的女性作家之一。1899年她因发表大胆表露追求婚外情的小说《觉醒》。而受到谴责和排斥,其后又被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疆”。她对于爱和死的思考至今给予人们深深的启悟。
展开
作者简介
    万雪梅,江苏兴化人,文学博士,现任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凯特·肖邦国际协会”会员(The Kate Chopin International Society),美国“中美教育基金(LISCET)美国研究联络会”会员,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和比较文学学会会员等。在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美国文明等领域的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被A&HCI和CSSCI等检索的学术论文、译作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在爱和死:凯特·肖邦作品赏析》努力挖掘和发现在百年前凯特·肖邦就已经用自己的创作和生命去探究得到的成果。凯特·肖邦本人身心和谐,精通艺术,酷爱音乐,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她短暂的-生虽一次次痛失包括父母、丈夫在内的数位亲人,30岁出头便一个人带着6个孩子,但依然在从事创作的这10年间(1889-1899)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佳作。她个人的故事本身对我们而吉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思想承前启后而又超越时空;她的作品洋溢着艺术的美,更富有多方面的思想和智慧的启迪;她的作品的价值不言而喻。
展开
精彩书摘
    凯特·肖邦的作品美,不仅美在爱,还美在死。如果我们把爱看做一条永恒和谐的生命之线的话,那么死,尤其是那么高贵而美丽的死,就如镶嵌在这生命之线上的闪光珍珠。“死亡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存在,就为此在开展出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这种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存在。”死亡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一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区别于他人最本质的可能性。凯特·肖邦用诗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区别于他人的、能够表明自己的本质的死亡。如《谢瓦利埃医生的谎言》中那个美丽纯朴的女孩的举枪自杀,《智胜神明》中波拉的母亲在音乐激发的回想中悄然而逝,《黛丝蕾的婴孩》中的黛丝蕾怀抱孩子的投湖而亡,还有《觉醒》中的爱德娜的裸身投海而去等等。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女子的存在,更不用说去描写她们的死亡。当她们死后,又有谁会在乎这些不再活着的边缘人的欢乐和悲伤?有多少人能站在她们的立场为她们说过话?人们总是把她们的名字与弱者相连,人们会讴歌海明威的举枪自杀,可是这无名女孩的举枪自杀,难道不更体现了一种壮美与悲怆?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爱伦·坡在他的《创作原理》中曾经说过的话:“人世间最伤感的莫过于死亡,而美丽的年轻女子的死亡更让人痛彻心骨。”尼采也说:“最高贵的美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人几乎不知不觉把它带走,一度在梦中与它重逢,可是在它悄悄久留我们心中之后,它就完全占有了我们,使我们的眼睛饱含泪水,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憧憬。--在观照美时我们渴望什么?渴望自己也成为美的:我们以为必定有许多幸福与此相连。--但这是一种误会。”
    逝者离去的方式,常常反衬生者活着的价值有无、美感的存在与否,这似乎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问题。上述提到的4位女子的死亡,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本属于自己的死亡常常采取逃避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在世俗的生活中丧失了个性,他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他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必死的生物,一直等到临死时才恍然大悟。可是《谢瓦利埃医生的谎言》中那个无名的女子却不是这样的,她有着与海明威一样的直面惨淡人生的豪情,也如莎士比亚一样洞明生死的真相:“说实话,我一点也不在乎:人只能死一回,咱们都欠上帝一条命;不管怎么样,反正今年死了,明年就不会再死。”所以她积极面对死亡,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迎接它,“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也留给了我们以高贵震撼的美感--“质本洁来还洁去”。她的死让我们饱含泪水,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憧憬,希望我们的存在是美的,希望我们的死亡也会是美的。“人不是为了忍受失败而被打造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18、19世纪的西方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使人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变得冰冷,人变得物化。资产阶级的科学文明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却造成了人的心灵的枯竭,吹散了人生诗意的芬芳。正如尼采所说:“这种无人性的齿轮机和机械以及劳动者的‘无个性’和‘劳动分工’的虚假经济性使生命成为病态。”来自诗意芬芳的乡村的淳朴女孩,不愿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病态,不愿接受科学文明带给人的异化,宁可举枪自杀。人本尘土,还归于尘土,质本洁来还洁去。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节 凯特·肖邦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凯特·肖邦:爱与美的思想者
第一节 跨时代的智者
第二节 家庭成长
第三节 外界影响

第二章 诗意言说爱
第一节 “眼睛之视”与“心灵之视”
第二节 凯特·肖邦的宗教观
第三节 凯特·肖邦的婚恋观
第四节 凯特·肖邦的种族观
第五节 凯特·肖邦的生态观

第三章 诗意言说死
第一节 亲人之死
第二节 爱人之死
第三节 他人之死

第四章 美在爱和死
第一节 美在爱
第二节 美在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凯特·肖邦年表
附录二 凯特·肖邦国内研究资料索引
书籍中收录的肖邦作品译介和研究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