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葛兰西的灰烬 帕索里尼成名诗作 意大利现代文学经典 中文精装版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29166
  • 作      者:
    [意]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
  • 译      者:
    刘儒庭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1.帕索里尼成名诗作,读懂帕索里尼不可绕过的一部作品。

2.“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获得者、知名意大利语翻译家刘儒庭先生译作,意大利文全本直译。

3.帕索里尼文学观的“宣言书”,他认为文学应服务于现实。


展开
作者简介

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1922—1975),1922年3月5日,帕索里尼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写诗,有时用意大利语,有时用弗留利方言。1942年,帕索里尼到母亲故乡弗留利的卡萨尔萨躲避战乱,同年出版了第一部诗作《卡萨尔萨的诗歌》,1950年迁居罗马。1955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求生男孩》,同时进入电影圈。1960—1961年间他转行做导演,制作了影片《乞丐》。1973年他开始在报刊撰稿正面剖析当代意大利种种紧迫而棘手的问题,这些文章后来分别编为《海盗文章》(1975)和《路德派教徒的信件》(1976)出版。1975年11月1日至2日夜间,帕索里尼在罗马近郊奥斯蒂亚海滨被杀害。

刘儒庭,译审,“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获得者,原中国意大利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新华社罗马分社首席记者。著有《永恒之城——罗马》《了解意大利》,主编《西方七国知识辞典》中的《意大利卷》。译作等身,译有《开放的作品》《影子的门槛》《已故的帕斯卡尔》等,合译《十日谈》《闻香识女人》《安魂曲:帕索里尼传》等,参译《世界诗库》《马基雅维利全集》。


展开
内容介绍

《葛兰西的灰烬》是帕索里尼的成名诗作,于1957年结集出版,收录了11首诗,这些诗大部分发表于1951年到1956年。时值意大利左翼文化处于极为微妙境地,这本极富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诗集问世并轰动一时,销量空前巨大,引发评论界踊跃评论。当时意大利左右翼道德观念对立严重,双方抱着对这部作品的先验看法,纷纷加入论战。这部作品可以看作帕索里尼文学观的“宣言书”,这是一种可使现实显得更加丰满的文学观,几年后帕索里尼将其描述为“让人就事物发表意见”的文学观。


展开
精彩书摘

   不像五月,这污浊的空气使外邦人阴暗的园更见阴暗,又用夺目的阳光使它绚烂……赭色天台上方水沫纵横的苍穹用寥廓的半圆笼罩着台伯河的曲线和拉齐奥的钴蓝色群山……古旧的垣墙里五月像秋天弥漫着死一般的和平,纷扰如我们的命运,承担整个世界的消沉,十年结束,只看到天真至极的拼搏,要在崩坏的废墟中创造生活;沉默,潮湿,无果……青年,在那个五月,犯下错误表明你还活着,在那个意大利的五月至少曾使生活燃起,你,与我们头脑空空却污浊明智的父辈如此不同——但不是父亲,而是卑微的兄弟——依旧,你曾用你的痩手描绘着理想去光照(但不是为我们:你,死了,我们也在这潮湿的园中随你死去)这沉默。你必须知道除了安息你再也做不了什么,至今还困在这格格不入的土里。贵族的慵懒包围着你。只有锤子打击铁砧的声响从泰斯塔乔的工场微茫地来临,在夜晚使人困倦,那里的窝棚,那里暴露成堆的空罐头和废铁,在那里哼着歌儿,浪荡着,一个学徒正结束他的一天,最后的雨滴落完。 

    两个世界之间,停战,我们不在其中。选择,效忠……如今它们唯一的声音是这荒凉的高贵的园子的声音,这里的谎言曾折损生命,固执于死亡。在精雕的石棺的环绕中,这些灰、矮、庄严的石块上,尘世的铭文只宣示尘世人苟且生存的命运。来自豪强诸国的巨富们的骨头仍在纵情燃烧,丑闻毋扰。皇亲贵戚和鸡奸者们闹哄哄地讥讽,永不消停,他们的身体在散乱的瓮里,已成骨灰,却仍污浊。死亡的沉默在这里表明一种礼貌的哑,人依旧是人,表明一种沉闷,在公园的沉闷中,悄悄地变化;而无动于衷的城市,将他放逐在那些贫民窟与教堂中间,这里,不虔已深入虔敬,消尽了荣光。它的土壤,盛产荨麻和苜蓿,哺育这些细弱的柏树,这团黑色的湿气,将苍白、嶙峋的黄杨身后的墙垣浸满污迹,宜人的夜晚将它们熄灭,化作藻类无华的端倪……这片稀疏的无味的青草,紫红色的黎明会没入其中,只因一株薄荷或烂干草的战栗,用白日的忧郁默默地预示着夜晚枯竭的恐惧。气候恶劣,这些垣墙内的土壤有甘甜的历史,土壤与其他的土壤混合;这湿气使人想起别处的湿气——熟悉的纬度与地平线,在那里,英国林间的冕湖消失于苍穹,在那碧绿得如磷光弹子台或翡翠的草地上:“哦,泉源……”——虔诚的祈祷回荡…… 

    破红巾,党人们系在脖子上的那种,在瓮边,蜡一般的土上,两株天竺葵,一种出众的红。你躺在那儿,被放逐,以严格的非天主教的优雅陈列其间,在外邦的死者当中:葛兰西的骨灰……在希望 与我年深日久的怀疑之间,我走近你,忽逢这草木萧疏的温室,在你的墓前,在你的精神前,依然存活在这自生自灭的一切中间。(或许它是别的东西,也许更迷狂,甚至更卑微:一种烂醉,青春期性爱和死亡的共生……)在这块大陆上你的激情从无止息,我觉得你如此错误——在这儿,在这些坟墓的安宁中——又如此正确——在我们不安宁的命运里,就像在刺杀之日你为自己草拟最后的篇章。这儿,表明还有未被古老的权威撒下的种子,将这些死者交给一种贪婪的掌握,这贪婪将他们的壮举和羞耻深埋在诸世纪中;同时,宣告其终结:萦绕心头的铁砧上的打击,压抑的,轻轻的哀痛,来自卑微的街区。而我在这儿……我穷,穿着商场橱窗中叫穷人们眼馋的衣服,因为它们在穷街陋巷和电车座椅上熠熠闪耀(使我的日子眼花缭乱)的粗粝光彩已淡去;这些时刻愈来愈少来临,来打断我维持生命的焦苦;要是我居然爱这世界,一种天真的凶猛的感官之爱,一如我曾恨这世界,当我还是迷茫的青年,它的布尔乔亚之恶伤害了我的布尔乔亚之心;如今,分离——与你——难道这世界——或至少,拥有力量的那一部分——只配得上怨恨,或一种近乎神秘的蔑视?然而没有你的严峻,我活下来因为我不选择。我生活在死寂的战后年代,没有意志:爱着我恨的世界,蔑视它,迷失于它的悲惨——在意识的一个阴暗的耻辱中……

    ……

展开
目录

1 亚平宁

2 人民之歌

3 毕加索

4 集会

5 卑微的意大利

6 弗留利绘画

7 葛兰西的灰烬

8 故事

9 挖掘机的哭泣

10 诗体论战

11 耕种之地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