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新视野与中国梦研究》:
以唯物史观新视野探讨“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将有益于推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能忽略在问题表达中的批判性反思方式,需要延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学术轨迹,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形成的积淀性的学术范式。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由此,本章从历史选择论的视角研讨中国梦及其实现之路。
一、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历史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历史选择论”进行过集中的研究与探讨。理论源于现实,在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5年实践之后,对“中国梦”的深入研究,离不开我们对这一理论的深入认知与把握。
(一)选择是人类实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说到选择,人们自然会想起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在这部名垂史册的经典中,提出著名的自然选择理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同一物种及相异物种间严酷的生存斗争,其结果是,对生存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对生存不利乃至有害的变异则遭淘汰。在这一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原则,这就是自然选择原则。这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自然受到了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达尔文注意到自然工艺史,即注意到在动植物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工具的动植物器官是怎样形成的。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形成史,即每一个特殊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的形成史,难道不值得同样注意吗?而且,这样一部历史不是更容易写出来吗?因为,如维科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活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这表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区别,选择作为一种能动的作用方式,历史选择与自然选择相区别:
历史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区别,也就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一般说来,选择活动的直接动力是需要或利益。“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但动物是消极接受自然物的赐予以满足自己的生存,所以,自然选择的真实意义是动物、植物被自然界所选择,让适者生存下来。而人的选择则是人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物,使自然界适合自己的生存。人之需要不同于动物需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需要虽与动物一样,基于其肉体组织,但经劳动创造的人类,具有动物所没有的自觉意识,因此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与心物二重性。就社会历史性而言,需要是由人的活动方式形成的。人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劳动创造的活动。需要的主体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人的共同体,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均处于各种社会联系之中,通过分工、合作,利用自然界创造出适合自己生活需要的对象物,使自然演化为人化自然,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也使人的需要的类型与水平发展起来。仅以对食物的需要而言,古代、近代直到现代,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从仅为果腹到享受鱼肉,直至今天讲究的荤素搭配与有所吃有所不吃的所谓科学配餐及合理的营养结构,令人目不暇接。就心物二重性而言,人不但有物质需要,而且有心理需要和其他精神性需要,人类的文化,就是在这一需要的推动下而从简到繁,从低到高,从片面到全面地发展起来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基本层次,从基础往上发展,基本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基本概括了人从低级到高级,从物到心的需要递进发展层次,自我实现需要,成为人的高级精神需要。而这一切在动物那里是没有的,在动物那里,一切皆出于遗传与本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