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唯物史观新视野与中国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5123
  • 作      者:
    上海市哲学学会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唯物史观新视野与中国梦研究》系上海市哲学学会承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下达的研究课题的*终成果。《唯物史观新视野与中国梦研究》共设九章,即一个导言和八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基本遵循,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现实聚焦,对唯物史观新视野与“中国梦”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各章既可独立成篇,又具有内在的贯通性,是集体创作的智慧与结果。
展开
精彩书摘
  《唯物史观新视野与中国梦研究》:
  以唯物史观新视野探讨“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将有益于推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能忽略在问题表达中的批判性反思方式,需要延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学术轨迹,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形成的积淀性的学术范式。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由此,本章从历史选择论的视角研讨中国梦及其实现之路。
  一、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历史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历史选择论”进行过集中的研究与探讨。理论源于现实,在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5年实践之后,对“中国梦”的深入研究,离不开我们对这一理论的深入认知与把握。
  (一)选择是人类实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说到选择,人们自然会想起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在这部名垂史册的经典中,提出著名的自然选择理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同一物种及相异物种间严酷的生存斗争,其结果是,对生存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对生存不利乃至有害的变异则遭淘汰。在这一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原则,这就是自然选择原则。这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自然受到了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达尔文注意到自然工艺史,即注意到在动植物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工具的动植物器官是怎样形成的。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形成史,即每一个特殊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的形成史,难道不值得同样注意吗?而且,这样一部历史不是更容易写出来吗?因为,如维科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活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这表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区别,选择作为一种能动的作用方式,历史选择与自然选择相区别:
  历史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区别,也就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一般说来,选择活动的直接动力是需要或利益。“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但动物是消极接受自然物的赐予以满足自己的生存,所以,自然选择的真实意义是动物、植物被自然界所选择,让适者生存下来。而人的选择则是人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物,使自然界适合自己的生存。人之需要不同于动物需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需要虽与动物一样,基于其肉体组织,但经劳动创造的人类,具有动物所没有的自觉意识,因此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与心物二重性。就社会历史性而言,需要是由人的活动方式形成的。人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劳动创造的活动。需要的主体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人的共同体,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均处于各种社会联系之中,通过分工、合作,利用自然界创造出适合自己生活需要的对象物,使自然演化为人化自然,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也使人的需要的类型与水平发展起来。仅以对食物的需要而言,古代、近代直到现代,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从仅为果腹到享受鱼肉,直至今天讲究的荤素搭配与有所吃有所不吃的所谓科学配餐及合理的营养结构,令人目不暇接。就心物二重性而言,人不但有物质需要,而且有心理需要和其他精神性需要,人类的文化,就是在这一需要的推动下而从简到繁,从低到高,从片面到全面地发展起来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基本层次,从基础往上发展,基本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基本概括了人从低级到高级,从物到心的需要递进发展层次,自我实现需要,成为人的高级精神需要。而这一切在动物那里是没有的,在动物那里,一切皆出于遗传与本能。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中国梦”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从历史深处走来
(二)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梦”
(三)民族复兴的旗帜
二、唯物史观新视野中的“中国梦”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的拓展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贡献
(三)“中国梦”和理想三要素
三、“中国梦”和“三自信”
(一)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
(二)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
(三)理论自信是“三自信”的核心

第一章 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梦”
一、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多维视角及其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多维视角及体系
(二)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诠释及启示
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观照下的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性质
(二)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条件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现实
(三)中国社会发展路径的不可超越性与可超越性
三、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正确定位和实现“中国梦”的主旨
(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二)“中国梦”的主旨就是探寻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三)“中国梦”的实现将为人类社会创造现代化的新模式

第二章 历史选择理论和“中国梦”
一、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历史选择
(一)选择是人类实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历史选择的主体与客体
(三)历史选择的可能性空间
二、历史选择与“中国梦”的实现之路
(一)主体的认知理性和“中国梦”的选择
(二)主体的价值理性和“中国梦”的选择
(三)选择主体的历史意识和“中国梦”的选择
三、历史选择的限度和“中国梦”
(一)选择客体的限度
(二)选择主体的限度
(三)选择情势造成的限度

第三章 文化创新理论和“中国梦”
一、“中国梦”与中华文化的历史关系
(一)中华文化的历史地位
(二)近代中国厄运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梦”需要文化创新的支撑
(一)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
(二)中国道路的文化创新意义
三、“中国梦”促进世界的文化创新
(一)世界的发展亟须文化创新
(二)“中国梦”对世界发展走向的文化创新意义

第四章 核心价值理论和“中国梦”
一、核心价值观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溯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逻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唯物史观意义
二、“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的价值基础
(一)“美国梦”、“欧洲梦”的价值基础
(二)“中国梦”的价值基础
(三)“中国梦”承载世界梦的终极价值目标
(四)“中国梦”与他国梦的价值比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具有密切相关性
(三)“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诠释与展现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拓展“中国梦”践行之时空

第五章 人民主体理论和“中国梦”
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一)“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
(三)“中国梦”内蕴深刻的人民性
二、马克思人民主体论是唯物史观的根本与核心
(一)马克思人民主体论的理论逻辑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
(三)“中国梦”与马克思人民主体论的内在一致性
三、“中国梦”体现了个体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一)“中国梦”内蕴集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中国梦”内蕴个体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六章 国家治理理论和“中国梦”
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篇章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提出与发展
(二)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贡献及局限
(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政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二、“中国梦”的国家制度保障
(一)国家治理的提出:统治一管理一治理
(二)国家治理:正确和效率
(三)国家治理:科学和规范
三、“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核心问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
(二)关键问题:国家机构履职的能力
(三)基础问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

第七章 世界历史理论和“中国梦”
一、世界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梦”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解读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
(三)全球化中的“中国梦”
二、全球化现代性意境中的“中国梦”
(一)世人眼中的“中国梦”
(二)全球化和现代性
(三)现代性意境中的“中国梦”
三、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梦”与世界梦
(一)同一个地球,共同的梦想
(二)“中国梦”是世界梦的希望之光
(三)“中国梦”在全球化中的世界意义

第八章 生态文明理论和“中国梦”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
(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二、“中国梦”展示全方位社会文明形态
(一)生态文明是“中国梦”的重要视角
(二)“中国梦”开辟人类文明转型的新视野
(三)“中国梦”展现社会主义全面文明观
三、实现“中国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之路
(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