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复兴的价值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438093
  • 作      者:
    郭建宁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建宁,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中国哲学、文化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二十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野》等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并荣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要培育、弘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和广大社会民众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民族复兴的价值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结合这些重大现实问题,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同时,它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相衔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的根本的价值追求。
展开
精彩书摘
  《民族复兴的价值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三、在文化主体性基础上提升价值观自信
  文化主体性与价值观自信是密切联系、内在关联的。文化主体性是价值观自信的前提,价值观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提升。价值观自信离不开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要体现为价值观自信。没有文化主体性,价值观自信就没有基础,不可能持久。没有价值观自信,文化主体性也无法体现,不可能深入。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人们对世界、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价值共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出简明扼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更好地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就是要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凝聚共识,引领风尚。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全党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它体现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的统一,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强大力量。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思想引领、文化导向的重大作用,凝聚力量,团结奋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而这一切都需要价值观自信。
  首先,价值观自信有其内在依据和坚实基础。我们的价值观自信一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文化、中国问题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二是来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血脉,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三是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根本价值追求。四是来自于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要有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包容的精神,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更好地回答时代课题,应对时代挑战。
  其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以价值观自信为支撑。只有树立高度的价值观自信,才会头脑清醒,才有政治定力,才能执著坚守,才会自觉践行。只有树立高度的价值观自信,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再次,要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国无德不信,人无德不立。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把道德建设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点内容。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知行合一,崇德向善,用“最美”现象和“好人”现象,凝聚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
  最后,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贵在增强自觉,重在落地生根,难在持久深入。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积土成山的精神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凝聚成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主体性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价值观自信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显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升华。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坚持文化主体性和价值观自信,把握文化根脉,推进文化创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展开
目录
导论 文化主体性与价值观自信
一、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认同与传承
二、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三、在文化主体性基础上提升价值观自信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内涵和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二、近代以来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和争论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章 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
一、民族精神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内核和灵魂
三、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条件

第四章 价值观自信是“三个自信”的基础
一、价值观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价值观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价值观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五章 价值观自信的内在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四、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吸收借鉴

第六章 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一、承载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三、中国梦的世界意义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参考著作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