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009316
  • 作      者:
    张同林,周莹,严春松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现代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研究》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丛书”之一种,详细考察了现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服务中所面临的问题,其中特别针对如何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如何解决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建议,可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借鉴。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同林,男,日本筑波大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农村经济。与胡建一等合著有《东北地区发展研究》等。

  周莹,女,复旦大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人口和社会保障。

  严春松,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区域发展理论与人口政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以现代城市发展问题和城市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为中心,分专题对城市的现代性、现代城市及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脉络、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西方福利国家公共服务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城市公共服务现状和典型城市案例、国内及世界各国加强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及公共服务改革做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其中特别针对如何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深化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历经20多年仍在探索,其原因在于缺乏医疗改革理论指导,没有分清医疗体系中各构成要素的性质,盲目地实施市场化改革。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为我们明确了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方向,理顺了改革的思路,分清不同性质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而理清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及其实现路径。对于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路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回顾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进行了20多年,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暴露出的问题却并不少。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其中表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要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快推进改革,并部署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探索要求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路径。
  2005年7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向社会公布的关于医疗改革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医疗改革不成功的观点,这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的判断和结论,其中的一个衡量成败的标准———“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最低目标并没有实现。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医疗体制被认为运作比较成功,医疗体制中的问题也没有今天这么突出,这主要是由于计划时期的医疗体制实现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在我们这样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国度里,无疑,医疗的公平性比效率更有魅力,因此从可及性角度来看确实比较成功。而后这种医疗体制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而没能持久。为此,我国进行了医疗体制改革,其目的是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改革的方向是商业化、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却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最终被认为改革不成功。
  医疗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一种观点认为,“都是市场化惹的祸”,只要医疗服务机构走向全面市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不合理及服务目标偏离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在竞争无法保证医疗服务价格降低的前提下,由政府补贴需方和购买服务不仅无法保障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而且减轻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医疗改革不成功的根本原因不是医疗服务过度市场化造成的,而是在于行政垄断扭曲了市场机制,是政府责任缺失的结果。
  对应以上两种观点,在医疗改革的方向选择上存在以下几种方案:一是主张采用英国模式,实行完全免费,对此应当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品属性;二是主张采用德国模式,将医疗服务机构分为两类,一类为营利性机构,按照企业模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另一类是非营利机构,主要追求公益性目标,政府继续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其政策的基本导向是“抓大放小”;三是主张采用美国模式,认为中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不是彻底逆转现有的改革轨道,走向公费医疗、公立医院、计划管理和命令控制为主导的老路,而是进一步深入医疗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走向可管控的市场化,通过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推动竞争,甚至认为应该通过实行公立医院实施法人化和民营化,推动医疗服务体系走向市场化。
  医疗体制改革问题错综复杂,单纯从某个角度去看这些方案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从整体上看每种方案又都存在着不足。如果采纳第一种改革方案,即完全由政府投钱给公立医院来维护其公益性,政府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政府不具有这样的财力来支撑。如果采用第二种改革方案,那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证非营利性机构以追求公益性为目标?医疗服务的竞争性质必然使这种措施很难制定和操作。且在这种情况下,非营利机构的服务质量很难得到提高。由于医疗机构所属行业具有特殊的垄断性质,决定了营利机构将会越竞争则医疗价格越贵,因此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如果采用第三种改革方案,一方面医院继续以营利为目标,并依托其强大的市场势力,将会继续推行以药养医,对医药行业实行采购低价,同时对病人收取垄断高价,其结果是比单向的垄断行业获得更高的垄断利润;另一方面,纳税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大部分纳税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医院将会成为一个有钱人的俱乐部。因此,可以说,虽然每种方案切入点、展开视角不同,得出结论也不同,但他们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采用盲人摸象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医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医疗体制改革,思考最多的是政府,受到埋怨最多的也是政府,而改革不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对医疗体制改革思路不清,缺乏理论指导。目前,理论上主要是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理论和福利损失等角度去分析医疗体制改革,在分析过程中往往只用某一个理论去分析医疗体系中的整体问题,而没有深入到体系中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从提出的措施来看,也都是具体解决医疗体制中的某些问题,不能解决体制改革体系中的根本问题,且措施中又多以规范性措施为主,缺乏可行性的论证。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而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对医院的改革,只有把这个核心问题解决了,医疗体制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对此,本章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将医院的业务分为三个构成要素:医疗设备、医药和医疗服务,并通过对这三个构成要素进行理论分析,来解释现实医疗服务体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依据经济学理论给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市的现代性
第二章  现代城市理论发展脉络
第三章  现代城市及其公共服务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特征和变迁
第五章  福利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借鉴与设计
第七章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第八章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以上海为例
第九章  基本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第十章  城市公共管理与城市治理
第十一章  新时期我国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的尝试
第十二章  加强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第十三章  国际上加强城市社会管理的经验
第十四章  深化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路径选择
附件1  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附件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节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