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与中医情志学认知及干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成瘾形式和成瘾物越来越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当今人类成瘾中的最严重的危害是吸毒,毒品成瘾性强,难以戒除,对吸毒者的身体、精神有严重损害。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网络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媒介化生存逐渐成为人们的另一种生活状态,由此对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人们与互联网越来越频繁的交互作用中,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甚至人格特征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由此产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医学问题。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痴迷网络而成瘾,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我国从1994年开始重视成瘾医学的研究和预防。网络成瘾与赌博成瘾、吸毒成瘾、购物成瘾、饮食成瘾、性成瘾、烟酒成瘾等都是成瘾疾病。目前,网络成瘾的患者数量最多,据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中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1994年,纽约的精神科医师伊凡·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首先发现网络成瘾的现象,并借用了《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第四版(DSM—4)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最早提出了“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这一概念,认为网络成瘾症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经过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戈登伯格发现在网络成瘾中看不到药物成瘾所导致的明显的生物学方面的影响,因此,在1997年他建议将“网络成瘾症”修改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以区别于药物类成瘾疾病,但其内涵基本未变。
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金伯利·杨( Kimberly.S.Young)是最早系统研究此现象的心理学家。她采用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将其正式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认为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上网行为的冲动和失控。在检视DSM—4的成瘾诊断中,她认为病理性赌博的状态最像网络成瘾,而且发现过度的网络使用对用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障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