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改革脱困“三年两目标”的突破口。在这场世纪之交全国范围的改革攻坚战中,浙江省率先冲出了“重围”,攻坚第一年便扭转了连续3年的全行业亏损局面,其中宁波市属国有纺织工业的战果更是振奋人心:去年纺织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实现利润7488万元,比上年增长26%,对全省扭亏起了重大作用;国有纺织企业基本消灭亏损,开始全面走向振兴之路。
宁波纺织攻坚战何以能一举突破?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牢牢抓住优势产品这个龙头,依托优势企业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产业重组,形成比较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大大增强了具有宁波特色的拳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分析产品找根由
宁波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进入九十年代,在我国纺织工业逐步从巅峰跌人低谷、连续多年出现亏损的大环境下,宁波纺织业还是艰难地撑住了局面,1997年实现利润5943万元,在全国38个纺织重点城市中居第二位。
然而,从宁波纺织工业局转换过来、授权经营宁波市属国有纺织企业的宁波纺织(控股)公司的决策者们,却没有一丝宽慰。他们清楚:这利润占用了高达27亿元的总资产,平均资产利润率仅2%左右。透过全行业的平均利润,两极分化现象更是触目惊心:5943万元利润是少数几家企业产生的,多数企业在生死线上拼搏,有的实际上已经破产。这种状况如不迅速改变,宁波纺织业也将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根子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宁波纺织(控股)公司领导分头到各个生产企业调查研究,到兄弟省市学习考察。种种情况表明:纺织工业目前的困境,是长期重复建设和低效率过度竞争造成的。纺纱、织布等前纺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且设备陈旧,冗员过多,白纱、坯布等低档次初级产品已经没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宁波的前纺工业比重不算太大,又有几家握有优势产品的骨干企业。这是他们日子相对好过的主要原因,但重复建设、低效率竞争的后果同样严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