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阳谋先生曹操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6823989
  • 作      者:
    李金海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曹操,从小吏到圣人,历经数次磨难和升迁,如何步步升级、成就千秋伟业?伟大与卑鄙,成就与诋毁,哪个才是真正的魏武大帝?本书告诉你答案。

◆武能马上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阳谋、阴谋家曹操的人生启示录,本书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曹操,观点独特,语言幽默,令人不忍释卷。

◆本书文风酣畅,诙谐幽默,全景展示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历史过程,力求为读者展示出枭雄曹操真实、丰富、传奇的一生。 


展开
作者简介

李金海,青海民和人,历史学者、史学作家,中央电视台大型史诗纪录片《贺兰山》同名书作者。代表作品有《铁骑王者:成吉思汗传》《皇帝身边人:东厂》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本抱着济世安民壮志入仕的曹操,如何一步步成为乱世奸雄,期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本书立足史料,拒绝戏说,从心理剖析入手,用轻松、诙谐笔触,力图还原曹操这个历来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刻画他的多面人生,讲述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给官都不要

袁术称帝后,要组建自己的朝廷,这就意味着要脱离大汉王朝,另立中央了。按照常理,新朝建立,就要设置百官,大肆封官加爵。

但是,袁术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许多人对他采取不合作态度,没人愿意出来担任他这个伪朝廷的官职。

袁术感到很郁闷,世上哪有给官不要的道理?其实,他不明白自他打算称帝起,就已是不得人心了,而且早已有征兆。他曾召开过一次“吹风会”,就他称帝之事,试探了一下下属的反应。

按照一般套路,称帝这种事要经过以下几种程序:

第一种,所谓的各种祥瑞出现,比如某地出现了某种稀有动物,比如凤凰、黄龙、麒麟等,或者是出现了某种变异的植物,如梁上出现灵芝,田间出现一株禾苗长出好几个谷穗等,这就意味着人间有圣人出现,会改朝换代。

估计这种方法操作比较困难,周期长,容易穿帮,况且袁术称帝心情比较迫切,已经不想搞这么复杂的事了。

那么,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大造舆论。在东汉时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散布传播谶语,想当年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就曾利用谶语,在社会上制造舆论氛围。

所谓的谶语就是类似打哑谜的政治预言,汉朝时流传着一则由来已久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没人说得清,反正有各式各样的解释。

这种模棱两可的话就跟当初秦末流传的“亡秦者胡也”一样,怎样都解释得通。在袁术之前,有个女巫就曾对李傕说:“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意思是李傕会取代汉朝,惹得李傕高兴了一阵,结果他很快就挂了。

而在袁术之后,汉魏易代之时,又有人解释称:“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

不过袁术认为,这句谶语是在暗示他要取代大汉,他认为涂即途,自己字公路,这不就是明白在说,袁公路要取代大汉嘛!

虽然袁术自己信心满满,但是世人却没有人看好他。在“吹风会”上,袁术左瞅瞅,右看看,本指望别人来劝进,自己好歹也要摆个姿态,但是众人都在那里装聋作哑,愣是没人吭声。

袁术见状,只好自己开口了:“现如今刘氏微弱,海内纷争,我们老袁家四世三公,百姓归心,民心不可违啊,大伙儿别拘束,有啥说啥。”

摆明了就是想当皇帝,但是在场的人都装作没听见一样,没人搭腔。

袁术一看,很生气,难不成就没一个人站出来支持我吗?正当郁闷之时,主簿阎象站了出来,但他不是带头劝进,而是给袁术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阎象语速很慢,但话的分量很重:“想当年周朝从后稷算起,直到周文王,世代积累功业,到文王的时候,殷商天下三分之二归周,但他依然臣服商朝,跟文王比一下,你们老袁家虽然历代兴旺昌盛,但还没到周文王的地步吧?汉室虽然衰弱,但没有殷纣王那样残暴啊!”

阎象的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想当皇帝,你还差得远哪!

袁术听后,沉默半晌,一言不发。

但终究是皇位的诱惑力太大,他最后还是称帝了。袁术到处发招聘广告,招募人才,但就是无人响应。

这时,袁术想到了一位老朋友沛相陈珪。陈珪是前太尉陈球的侄子,年轻的时候,陈珪和袁术这帮高干子弟经常在一起厮混。

袁术心想,毕竟有当年的友谊摆在那里,想必陈珪一定会站出来帮忙,于是,他给老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称:“如今天下大乱,天下英雄并起,就冲着咱俩的交情,难道你不该站出来帮我吗?我成就大事,肯定亏不了你。”

但袁术终究底气不足,为了防止陈珪推托不出山,知道陈珪的二儿子陈应在下邳,袁术就派人将他抓起来,扣为人质,心想:你儿子在我手掌心,谅你也不敢不答应。

袁术这哪里是求贤,分明就是绑架胁迫,这种做法实在太过卑鄙。

袁术自信满满,等着陈珪上门,但是左等右等,非但没有等到陈珪,还收到了他的一封劝说信。

袁术胁迫陈应做人质,想着一定要陈珪投靠自己。陈珪回信答复说:“过去秦朝之所以完蛋,是由于皇帝残暴,为所欲为,虐政遍布天下,老百姓遭受痛苦,不堪忍受。现在,大汉虽然衰弱,但没有秦朝那样的暴政,导致天下动荡。现在曹将军英明神武、顺应时运,正在修复法度,铲除凶残之人,天下重归安宁,是可以预料的。我本以为,您定会和曹将军齐心协力,辅佐汉室,但谁承想,您却私下里图谋不轨,眼看您一步步滑向深渊,自取灭亡,实在让人痛心!如果您现在迷途知返,还来得及。作为您曾经的朋友,我才说这些真挚的话,话虽然不中听,但唯有设身处地的人,才会给您说这些。至于要我依附您,帮您追求个人野心,请恕我誓死不从。”

袁术听说前兖州刺史金尚被曹操赶跑后,赋闲在家,便想任命他为太尉,金尚得知后,干脆跑路了。

宁愿跑路也不愿意出任伪职,可见所有人都不看好袁术。

袁术这皇帝做得实在憋屈,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拒绝,让袁术很没面子。

内部是这样,外部环境同样很糟糕。

起先,孙策和袁术关系还过得去,但孙策听到袁术称帝了,觉得不能和他再有什么瓜葛了,免得自己也惹一身臊,便给袁术写信绝交,表示从此两家各走各道,互不牵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身世迷雾 / 1

熟悉的陌生人 / 1

曹操的多张面孔 / 2

雾里观花的族谱 / 4

恶搞少年 / 7

刺杀未遂事件 / 10

人才鉴定书 / 11


第二章 锋芒乍露 / 14

首份工作:洛阳北部尉 / 14

新官上任三把火 / 16

仗义执言 / 20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23

镇压黄巾 / 24


第三章 乱世求存 / 29

将反腐败进行到底 / 29

以退为进,称病还乡 / 30

拒绝阴谋 / 34

宦官专政,屠夫为将 / 38

袁绍的馊主意 / 40


第四章 风云突变 / 43

祸起萧墙 / 43

引狼入室 / 47

逃亡 / 50

误杀吕伯奢 / 53

功曹义释曹操 / 55


第五章 首倡义师 / 57

散尽家财聚甲兵 / 57

会盟 / 59

董卓焚洛阳 / 61

我自西去 / 63

袁绍的心思 / 65

另谋出路 / 67


第六章 顺势而为 / 70

一封求救信 / 70

关键一步棋 / 72

关东乱无象 / 74

一念之差 / 77

人肉宴席 / 79

董卓之死 / 81


第七章 纷乱又起 / 85

进退失据 / 85

长安乱 / 87

都是钱害的 / 89

谋杀疑团 / 92

后院起火 / 94

反败为胜 / 96


第八章 迎帝东归 / 100

天子为何物 / 100

漫漫东归路 / 102

未来怎么办 / 105

眼界不一样 / 107

董昭的主意 / 109

世上没有后悔药 / 111


第九章 总揽朝纲 / 114

掺沙子,挖墙脚 / 114

拔钉子,补桩子 / 116

搬掉绊脚石 / 118

收网行动 / 120


第十章 南征张绣 / 121

张绣的抉择 / 121

贾诩:刀尖上的舞者 / 123

婶可忍,孰不可忍 / 125

卷土重来 / 127

冰释前嫌 / 130


第十一章 东讨袁术 / 133

皇帝轮流做 / 133

给官都不要 / 135

孤家寡人 / 138

穷途末路 / 140

吕布信誉透支进程 / 142

恩将仇报 / 145


第十二章 谁是英雄 / 148

拿谁开刀 / 148

气量决定成败 / 151

局外生乱 / 153

白门楼 / 156

缚虎岂能不用劲 / 158

煮酒论英雄 / 160


第十三章 官渡赌局 / 164

衣带诏疑云 / 164

何去何从 / 167

一纸檄文 / 169

赢得时间差 / 171

乌巢一把火 / 172


第十四章 称雄江北 / 177

背水一战 / 177

兄弟阋墙 / 179

邺城之围 / 182

东临碣石有遗篇 / 186


第十五章 决战赤壁 / 190

景升诸子类猪狗 / 190

孙刘联盟 / 192

黄盖诈降 / 194

都是骄傲惹的祸 / 197

得陇不望蜀 / 200


第十六章 一步之遥 / 203

生子当如孙仲谋 / 203

神权王国的覆灭 / 205

借刀杀人 / 206

要做周文王 / 208

夺嫡之争 / 210

真假曹操墓 / 215


第十七章 赏罚分明 / 217

执法如山敢碰硬 / 217

以身作则 / 220

遵守军纪无差异 / 222

优待下属笼人心 / 223

战斗中树立威望 / 225

不念旧恶能容人 / 227


第十八章 唯才是举 / 230

广纳良士为我用 / 230

唯英雄不问出处 / 232

手段百出挖人才 / 234

人尽其才 / 236

用人不疑 / 238

小有瑕疵又何妨 / 244


第十九章 喜怒无常 / 248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 248

杀人立威 / 249

敌友一瞬间 / 251


第二十章 毁誉由人 / 254

能屈能伸显本色 / 254

厚积薄发成大事 / 256

贵在自知明进退 / 257

学会隐忍善保身 / 258

蛰伏谋远虑 / 260

静观其变等时机 / 26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