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徐州》:
父亲听着这个十一岁的孩子开讲《左传》,不觉惊诧,便问:“左氏之学,尔何时学得?”孩子答道:“大人授课时,孩儿每每放下《尚书》,专心旁听,故而得知。”刘藏器毕竟是个开明的父亲,他脸上渐渐泛起微笑。
从这一天开始,刘藏器便以《左传》传授刘知几。小小的刘知几,获得了与兄长们一起上大课的权利。仅仅一年功夫,刘知几满十二岁时,他讲述《春秋左氏传》已经滚瓜烂熟。
随后,在父亲指点下,刘知几义通读了《史记》、《汉书》、《三国志》。“三更灯火五更鸡”,见证了这个少年读书的艰辛。待刘知几知晓了古今沿革,历数相承,他便开始触类旁通,不假师训地畅游于中国历史的神秘世界。十七岁时,刘知几已将一套唐朝之前的“十五史”通读一过。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唐前史部书籍凡817部、13264卷。而刘知几说,他已能“窥览略周”。其读书之数量,实在不小。史籍之外,他也喜欢诗文。《诗经》、楚辞、汉赋等前人诗文,他大体读遍,并能写得一手好诗好文。
人们或感叹刘知几是历史天才,实不知他是因家学渊源,耳濡目染,才会学有专攻,少年而有成。刘知几出生在唐朝彭城县一个学养深厚的仕宦之家。其曾祖刘珉,为北齐睢阳太守。祖父刘务本为隋留县长。其从祖刘胤之少有学业,唐永徽初,为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参与撰写国史及实录。其父刘藏器,长于词学,高宗时为侍御史,迁比部员外郎,因直言上书而出为宋州司马。其兄知柔、知章俱以文辞知名。在这样一个诗书传家的氛围里,刘知几如鱼得水。通览经、史、子、集,裁量古今,遂迷上“史学”,无形之中,他传承了从祖刘胤之的学术衣钵。
某日,少年刘知几读完班同《汉书》和谢沈《后汉书》后,即当众议论:《汉书》不该有《古今人物表》,《后汉书》少了一篇《更始帝本纪》。闻其言,某长者责怪说:“你小孩子懂什么?竟敢批评古人!”刘知几无话白辩,满脸通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