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十二五”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313973
  • 作      者:
    白宇飞主编
  • 出 版 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当代社会科学学术文库:“十二五”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培养路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与能力评价研究、论外语院校经贸专业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措施、管理学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课堂情境游戏对大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研究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社会科学学术文库:“十二五”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集》:
  3.多维互动教学和分组教学。许多研究指出多维互动式教学(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学生媒介环境等多维互动)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它顺应了教学规律,适应并迎合了师生需求(王擎,2006;张远和贾忠田,2008;魏亚萍,2011)。王书贞和王叙果(2007)认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应当成为双语教学系统的首要模式。常俊跃和刘莉(2009)指出“合作语言学习”模式在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即建立学习小组,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於军和曲林迟(2009)提出了“柔性分级教学方法”,即在同一个年级中,根据学生外语水平、基础条件和意愿选择,划分成ABC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群,老师实行同步授课、分组学习、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帮教、分层考核,逐步减少C层,扩大B层,增加A层,最终消灭分组。魏亚萍(2011)论证了以任务为导向、以真实案例为依托,鼓励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嵌入式教学模式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李薇和王磊(2010)提出了原型化双语教学模式,即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网站;通过后者将每章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预习;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系统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讲授,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主要知识。王靖和陈卫东(2011)根据双语教学的“专业、语言、信息”三维目标体系,认为只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和多元化评价才能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并以“教学设计”课程为例,详细描述了混合式学习和多元化评价的方法。
  4.双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李向红(2006)认为双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前沿专业知识,还要引入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如独立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引入,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放弃学校教育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变教学风格,尊重自学能力培养。教学环境的设计要适应双语教学和文化引入的需要;同时还要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不能放弃中国文化。
  四、双语教学的完善
  1.强化英语课程以适应双语教学需要,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韩建侠和俞理明(2007)认为进行双语教学需要学生的英文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只有达到CET6考试及格或CET4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才能较成功地实践双语教学活动。李霞等(2009)在韩建侠和俞理明(2007)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需求工程双语课的个案研究,发现接受专业词辅导的学生比没辅导的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专业词汇与学科知识掌握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一些研究认为外语教学的配合很重要,要根据双语教学的需要调整外语教学的定位(任康钰,2006),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何江胜和谢小苑,2007)。史锋(2011)进一步认为本科教学的大学英语模块必须有针对性地“辅助”双语教学,且主要分布在听力和写作这两部分。
  2.多渠道提高双语师资水平。可以构建双语老师和英语老师的互动联系平台,考虑如何帮助双语教学和英语老师在英语能力和学科知识上互相学习借鉴(胡慧玲,2011)。史锋(2011)指出教育部必须制定明确的双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测试标准,定期进行教育实践培训;英语口语测试标准要纳入双语教师的入职条件。桑迪允(2011)认为教师在双语教学时,应该在双语的基础上建立双文化理念。胡金焱和綦建红(2008)年指出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鼓励外语教师专业转型、邀请海外教授等方法来补充和完善双语教学师资。
  3.从图书馆、信息技术和专业书籍等方面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王英枝和许静(2007)建议图书馆要充分了解双语教学的资源需要,将文献资料和电子资料相结合,甚至建立图书馆的双语教学环境氛围,来为高校双语教学提供支撑。康淑敏和崔新春(2009)全面介绍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双语师资培训、双语教学资源建设、软件开发以建构评价体系的实践经验,指出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多媒体的综合运用,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资源和手段。章宜华(2009)指出当前双语课程的学生对于专科学习词典的需求十分旺盛,而现有的大量普通专科词典却无法满足其需求,研发新的双语专科学习词典,可以成为大中学校双语专业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
展开
目录
一、双语教学
“外贸函电”课程双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浸入式双语教学研究
国内双语教学研究现状:对近五年相关文献的一个综述
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双语教学研究

二、MOOC
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OOM课堂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从如火如荼的MOOC说开去
MOOC课程对比研究及国内MOOC发展思考
——以Coursera和学堂在线为例
幕课推动高等教育开放的背景及影响
幕课推广的机遇与挑战
MOOC的兴起与国外的发展动态
MOOC与高等教育的结合
——SPOC的现状与未来

三、实践教学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浅析中学与大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高校大班教学的困境与应对
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
经济管理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课程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
——兼论“商业银行经营学”课程国际化策略
有关“会展传播学”课程的体系建构与创新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方法论意义
——以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为例

四、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培养路径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操作能力与能力评价研究
论外语院校经贸专业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措施
管理学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课堂情境游戏对大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研究
突破“专业肤浅化”和“外语肤浅化”,打造世界城市人才
浅谈学生跨文化操作能力的培养
——专多才式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泛在学习的特色资源库资源建设研究
——以庙会资源库建设为例

五、专业建设
关于国际文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完善:思路与实践
外语院校交叉学科建设探索
——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
国外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六、其他
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美大学校园教育的比较研究
美国大学服务学习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以明尼苏达大学(UMN)为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思考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形成与提升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国外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特点与政策措施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