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跬步探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60428
  • 作      者:
    陈学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学凯,陕西周至人,1954年10月生,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82年本科毕业,同年又考入本系中国古代史研究生班,1985年毕业,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与军事、中国文化与昆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现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与社会兼职有:国际南冥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国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关学与实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政协西安市第十一、十二届常务委员,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2012年6月被聘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
  著有《制胜韬略——孙子战争知行观论》一书,该书五次再版重印,并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字化处理,制成电子书籍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还著有《孙子兵法注译》、《正统论与革命观》、《中华历史名人——孙武》,参撰的著作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等。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儒家思想与昆曲研究,并在儒学和昆曲研究领域内作出了相当大的学术成就,且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跬步探儒》是一部集作者近二十年心力的研究之作,全书共分四卷。
  DI一卷是先秦儒学,较为集中地论述了孔子思想和原始儒学的一些基本理念,以不同的角度和方法重新审视了孔子以及儒家的思想体系,目的在于脱前人之窠臼,而发人之所未发,故有不少新意。
  第二卷是秦汉儒学,它的不同之处是从思潮史的角度,论述了易经与秦汉思想融合与流变的关系,秦汉时代盛行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天君同道观和社会模式论,并由此而涉及了汉代儒学的关注与局限等问题。
  第三卷是宋与明清儒学。宋代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宋代新儒学即理学的出现,开启了宋元明清近八百年儒学的黄金时代,从而使儒学真正成为那个时期独尊的思想体系。作者通过对四书尤其是《大学》《中庸》的梳理,试图揭示理学的本质精神、它的体系及其思想精髓、“诚”道思想的内涵与功用,并提出了“诚即良知”的重要观点。
  第四卷是朝鲜李朝儒学。本章主要记述朝鲜李朝时代朱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曹南冥的理学思想,并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事迹。作者的目的是想通过朝鲜半岛儒学的研究,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儒学在古代东亚的崇高地位和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跬步探儒》:
  孔子认为“仁”不可能从外部获得,君子“成仁”只能靠个人不断地修身历练,靠自我内心的不断发现,靠追求德行圆满的时时激励,靠理想信念的不断寻觅才可以得到,因此,只有“好仁者”才可以“成仁”。孔子说:“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包括孔子在内的历代儒学思想家们都认为“好仁者”希,“成仁者”难,盖由是也。问题是孔子认为只有“成仁”才可以“成名”,不能“成仁”则不能“成名”,“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同时,孔子还认为:“苟志于仁,无恶也。”只要自己立志实行仁德,总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从人生最普遍的存在意义来看,孔子的“成仁”已不限于只为“成名”,它是人类普世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种对社会道义的责任与担当。
  孔子以及儒家传统道德观总是把“仁德”的道德修持看成是人类自我救赎与自我保护的一种利已行为,甚至于道德约束不是行动的羁绊而是成功与成名的法宝,孔子主张君子处世即使颠沛流离亦不能改其“成仁”守善的初衷和志向,唯有如是才可以算作是有道君子。“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君子“成仁”是实现人生远大目标和抱负的必由之路,而这种发自内心的道德追求依靠“仁”的精神意志力量来支撑,而不依靠任何“徼幸”与“行险”的小人行为来实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于是乎孔子及儒家的圣人们教导君子说,要“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顶天立地,无怨无悔,这是君子最终能够“成仁”必须遵循的立身之道,因而“成仁”也必然地成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最高道德理想。
  “成仁”是完善与实现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是指向一个伟大而固定的目标,那就是行“大道”于天下。“成仁”就是为了“行道”,同时“成仁”也是“行道”的基础,是通过自我的完善,来实现和达到社会整体完善的必然选择。所以,“道”是目标,是“成仁”为之付出的最终收获,这个收获即是社会的希望,也是个人的成就。由此可见,“道”是君子“成仁”始终努力的方向和远大政治目标,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社会政治思想范畴。
  (四)“道”是社会的目标,“仁”是个体的目标
  “道”是指社会集体的目标;“仁”是指个人的人格目标。“仁”的完善没有终极,完善“道”同样也没有终极。它们都需要人们终生的付出,孔子所谓的“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即是指此。
  “道”作为社会集体的目标是不可以依赖个人的力量来完成的,个人谋“道”依据于三个立足之点,其一是自我的修身“成仁”;其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其三是教书育人,通过培养大量的有用人才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愿望。《论语》说:“或谓孔子日:'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在孔子看来,欲推行“大道”于天下,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道”是需要靠集体的力量来推动方可以达成目的的,所以,孔子选择了教育事业并把它作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重要途径。
  同时,孔子也非常重视君子“样板”在推动“道”的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种个人表率作用的影响和力量是不能被忽视的。孔子赞扬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个人影响的作用主要是能感召和带动一大批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去投入这一伟大的事业,并献身于这一伟大的事业。因之,孔子认为“道”的实现与实践始终都不能离开对君子群体的鼓动与宣传,只有唤起了广大的君子群体,离“道”的实现也就不会太远了。
  ……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卷 先秦儒学
一 西周春秋重民轻神思潮与孔子的神鬼观
(一)重民轻神思潮的历史根源
(二)重民轻神思潮对孔子的影响
(三)孔子神鬼观对三代宗教传统的超越
(四)孔子人文主义伦理政治观的伟大意义
二 新“仁”与旧“礼”:孔子思想与春秋社会
(一)周公之“德”与孔子之“仁”
(二)“德”、“仁”与礼的关系
(三)修德制礼与复礼归仁
(四)以新仁复活周公之旧礼
三 孔子伦理思想的体系与结构
(一)孔子伦理思想的来源和目的
(二)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精神实质
(三)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德目和基本关系框架
(四)孔子伦理思想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判断准则
(五)结语
四 孔子的“道”与“仁”辨析
(一)对“道”与“仁”概念的判别
(二)“道”与“仁”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三)“成仁”与“行道”的关系
(四)“道”是社会的目标,“仁”是个体的目标
(五)独善其身为“仁”,兼善天下为“道”
(六)“道”与“仁”互为目的和手段
(七)“道”与“仁”皆具超越生命的价值
(八)“道”与“仁”是同等并存的最高范畴
五 孔子“正名”主张的思想意义
(一)孔子“正名”主张的政治初衷
(二)“正名”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正名”主张的政治思想意义
六 恒德久远,择乎中行
(一)恒德是儒家道德观的核心理念
(二)中庸精神的进取性和斗争性
(三)德行制衡方能达于至善
七 孟子新识:战斗的儒学
(一)战国社会的三大危机
(二)孟子对杨墨两极的揭示与拒斥
(三)孟子批判武器的本质内涵
(四)战斗儒学的思想核心与功夫举措
八 《易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和人的理解
(二)《易传》的自然观和天道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易传》中的体现

第二卷 秦汉儒学
一 《易》和秦汉思想的融合与流变
(一)《易》与秦汉诸子的关系
(二)《易》和汉初的黄老思想
(三)《易》对秦汉思维模式的影响
(四)《易》和汉代儒学的复兴
二 秦汉时代的社会模式论
(一)先秦时代的社会模式论
(二)秦汉时代的社会模式论
(三)秦汉社会模式论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三 秦汉时代的天君同道观
(一)关于天君同道观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天君同道观的思想结构
(三)天君同道观的四种类型
(四)天君同道观的意义
四 汉代儒学的关注与局限
(一)汉代独尊儒术的历史渊源
(二)王霸杂用下的儒学独尊
(三)谶纬迷信的泛滥与儒学的衰亡
(四)汉代儒学的局限及其影响

第三卷 宋与明清儒学
一 原始儒学与儒学的宗教化
二 《正蒙》对《易》、《庸》的继承与发扬
三 儒家诚信观的哲学基础
(一)诚是宇宙本体的精神
(二)诚是圣德的根本属性
(三)达于至诚方可尽性明善
(四)中庸之道即至诚之道
四 思诚之路与家国天下
(一)《大学》、《中庸》的思诚之路
(二)诚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三)诚心诚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
五 诚即良知
(一)诚是宋明儒学认识的起点
(二)诚是良知的基础
(三)宋明儒学的诚道观与良知观
(四)知行合一乃诚即良知
六 心体、良知与境界
(一)心体的范畴与内涵
(二)心体与良知的关系
(三)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四)体仁万物的精神境界
七 清初名儒李颙的治学之道
(一)明体适用与儒学本真
(二)为学之道与为学之义
(三)学在“体道”、“明道”、“达道”与“弘道”

第四卷 朝鲜李朝儒学
一 曾南冥生平小传
(一)曹南冥的生平事迹
(二)南冥儒学思想的特点
(三)南冥儒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 曹南冥宇宙本体论初探
(一)南冥宇宙本体论之渊源
(二)南冥宇宙本体论的逻辑体系
(三)南冥宇宙本体论的精神归宿
(四)结语
三 曹南冥的理气观
(一)南冥理气观的思想基础
(二)南冥理气观的结构模式
(三)南冥理气观的特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