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哈贝马斯的重建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9774
  • 作      者:
    沈江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沈江平,江西樟树人,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现代性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江海学刊》《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东南学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云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红旗文稿》等刊物发表论文近四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哈贝马斯的重建论》从现代性视角阐述和展现哈贝马斯重建论与重写现代性之间的理论关联,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置于现代性视阈,进而揭示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时代生命力和理论诠释力。作者运用文本解读、理论分析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哲学视阈(包括文化)、经济学视阈、资本主义政治社会批判三个视角阐释和映现其现代性影像,发掘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视阈及其当代意蕴,揭开历史唯物主义长期以来被遮蔽的现代性原像。《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哈贝马斯的重建论》立足哈贝马斯重写现代性即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从理论文本、基本原理和时空维度凸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图景,在理论上、逻辑上系统深刻地领会、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因子,深刻挖掘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内涵和现代意义的理论原点,消解和回应形形色色重建论思潮,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理论支撑,凸显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社会及中国的理论生命力和指导力,有利于推进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哈贝马斯的重建论》:
  无论是神学史观还是人道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之前任何一种历史观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观。真正的历史观在于它突破了用人性诠释历史的唯心主义范式。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不是别人,正是马克思。不变的人性如何担负起厚重历史的动因呢?马克思拨云见日,祛魅除弊,发现隐藏在历史人物背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进而找到了推动社会更替的进化模式。但是,与以往历史哲学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发展规律认知的哲学,恩格斯把它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一种历史观,但更是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把‘‘历史生存论”作为这种新世界观的哲学解释原则,无疑是对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解读,列宁说得很清楚。他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唯物主义并不像米海洛夫斯基先生所想的那样,‘多半是科学的历史观’,而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者具有反作用原理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类社会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的、客观的、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一句话,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其内部固有矛盾推动的客观的辩证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唯物辩证的科学历史观,以观念的形态再现“自然历史过程”以及它的一般发展规律。
  实践活动就是现实人的本质和现实人存在发展的行为方式。客观性融贯于实践活动中的主客双方,而实践活动本身所带有的客观性进而又在确证着自然的客观性,从而使社会性渗透到自然中,这样,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就在历史的进程中展现出来。在实践范畴的介入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得到了较为科学的解答,因此,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就在以实践为中介的现实活动中具有同一性。在现实的活动中,马克思发现了历史与自然的相互矛盾和相互交织,而无论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还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都是在自然和历史的真实关系面前被批判的。马克思既批判了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有缺陷的存在物进而用精神“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这种抽象化、神秘化的外衣代替的绝对观念论,也批判了费尔巴哈将自然看成是人的异己的对立存在的感性直观的做法。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又认为这种“自然历史过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而存在和实现的。所以,只有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同时存在,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在我们这个世界,自然和社会是无法彻底分得清的,当然它们之间也必然存在区别。两者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构成人类这个现实世界。仅凭它还不能区别马克思哲学。与别的哲学不同的是,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在它这里达到了统一,构建了以实践为基础作用于自然和历史在内的对象,实现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哲学。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照自然的具有革命意义的哲学,必然会推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正确树立。人是以物的方式去活动并同自然发生关系的,得到的却是自然或物以人的方式而存在,即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性问题的当代凸显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书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

第一章 一个现代性的话题
一 个现代性的论域
(一)出场的语境
(二)历史的反思
二 现实争论
(一)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与庸俗唯物主义
(二)人本学马克思主义:回到马克思
(三)科学马克思主义:保卫马克思
(四)东欧与中国:继承与探索
(五)重建论思潮:重构与重建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性原像
一 哲学向度
(一)从道德伦理向意识形态批判的转变
(二)超越主体意识哲学的困境
(三)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过渡
二 经济学向度
(一)商品拜物教
(二)现代性·资本·人
(三)从异化到剩余价值
三 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向度
(一)生产方式与现代性的悖论
(二)现代性与意识形态
(三)共产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运动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图景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
(一)历史科学抑或实证科学?
(二)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同构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是哲学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批判
(一)西方社会思潮的考问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剖析
(三)社会主义进程的沉思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一)时代课题的当代性阐释
(二)文本的深度发掘与阐释
(三)时代与基本原理的契合

第四章 诊断哈贝马斯之“重建”
一 哈贝马斯与现代性
(一)现代性的多副面孔
(二)哈贝马斯:征候现代性
(三)重写现代性
二 重写现代性的关键词
(一)交往行为理论及其交往理性
(二)生活世界与生活世界殖民化
(三)普遍语用学与历史唯物主义重建
……
第五章 一项未竟的事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