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进退维谷:道势间的儒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7102416
  • 作      者:
    戚卫红著
  • 出 版 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道势关系绵延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但道势间相聚相抗的纠葛与儒者的道德人格范型有什么关系呢?《进退维谷:道势间的儒者》在系统梳理二者的历史发展与关系的基础上,以“尚志”和修身为中介,把儒者在道势间的抉择归结为儒者的道德人格境界。作者戚卫红以儒者在道势间的抉择为依据,分析整理出道尊于势、道势兼顾、道势疏离、枉道从势四种道德人格范型。从儒家之道的理论发展、儒者所处的社会现实以及不同儒者的个性选择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透彻地分析,自然而然地引出儒者在道势间的抉择。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道”从世俗君王身上的遗落,“道势”由天然合—分裂为两个非即非离的独立系统,进而有了高低上下尊严的比较。儒者以“道”为尊,对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和超越;“势”的代表者—一封建权力系统则竭力以“道”为“势”之精神支持与合法性论证。儒者所持之道是理想的、超越的,但其功名利禄甚至生死攸关的一切利益关系又为“势”所左右,“道势”问的相聚与相抗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更为波澜壮阔。《进退维谷:道势间的儒者》以儒者在“道势”间的抉择为切入点,归纳出四种不同类型的道德人格范型。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对“道”的坚持作为划分道德境界高低的标尺。回顾历史,有些儒者早年壮志踌躇,暮年却马放南山;有些儒者看似一身正气,不过以道为功名利碌之敲门砖。《进退维谷:道势间的儒者》旨在通过对四种道德人格范型的综合考证,尤其通过“势”之逼迫与重压的视角,凸显出儒者为捍卫和追求精神价值所做出的巨大利益牺牲,凸显儒者以道自任的精神操守,以此激励我同当前的知识分子,促使他们真正成为一支能够有效地表达民众愿望、监督政治权力、进行社会批判、实现人文关怀的社会力量。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二、研究的动态与展望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道势关系与儒者的道德人格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中道势的融合与冲突
一、道、势的内涵
二、道势之天然纠葛
第二节 道势孰尊——儒者无可回避的难题
一、儒者与儒家之道
二、道势孰尊之两难选择
第三节 道势之尊与儒者的道德人格范型
一、何谓道德人格范型
二、道势关系与道德人格之期许
三、道势视野下的道德人格范型

第三章 “道尊于势”之道德人格范型
第一节 从道不从君的原儒之志
一、“道尊于势”之理论形成
二、“道尊于势”之理想人格
三、“从道不从君”之人格特征
第二节 以身殉道的忠君之风
一、大一统政权统治下“道尊于势”观念之发展
二、大一统专制与忠君之风
三、忠君殉道的人格特征
第三节 以道为尊的异化表象
一、道之势化与庸俗、刻板
二、异端之人格特征

第四章 “道势兼顾”的道德人格
第一节 “道势兼顾”的可能性
一、内圣外王之“道势兼顾”
二、现实可能之“道势兼顾”
第二节 亦吏亦师的循吏人格
一、循吏之内涵
二、循吏之人格特征
第三节 得君行道的士大夫人格
一、宋代士大夫政治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忠君”为尊道之应有之义
三、忠君与尊道的结合点:得君行道

第五章 “道势疏离”的道德人格范型
第一节 “道势疏离”之道德人格的形成
一、道之超越的内在性与自足感
二、“道势疏离”之现实依据
第二节 独善其身的权时之策
一、独立人格与尊严之维护
二、身隐心不隐之责任意识
三、仕隐相济的权变
第三节 笃志行道、醉心学术的乐道精神
一、专心向学的治学之风
二、另辟蹊径之弘道实践

第六章 “枉道从势”的道德人格范型
第一节 儒家伦理政治的理论困境与现实难题
一、儒家伦理政治之理论困境
二、儒家伦理政治之现实悖论
第二节 枉道以行道的大儒
一、枉道以行道之客观必然
二、枉道以行道之人格特征
第三节 儒者道德人格的滑落
一、儒者独立人格之丧失
二、弃义好利之风兴起
三、道德人格之最终沦丧

第七章 道势关系与现代知识分子道德人格的建立
第一节 道势间儒者之道德人格的综合考证
一、儒者道德人格之优良传统
二、儒者道德人格之局限性
第二节 我国当代知识分子道德人格的建构
一、何谓知识分子
二、我国知识分子的现状
三、我国当代知识分子道德人格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