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栏目丛书:儒家的内外之思》:
就个体而言,“志于道”的人生指向,往往具体表现为“谋道”、“忧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谋道在此指社会文化理想及政治道德理想的追求,忧道则是对这种理想是否真正实现或能否实现的关切。与之相对,谋食与忧贫更多地表现为对感性的物质需要及物质境遇的计较。在孔子看来,一旦志于道,便不能将物质的境遇看得过重,如果过于注重衣食之资,则很难视为真正的求道之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不难看到,在理想的关切与物质的计较中,孔子将前者置于更为优先的地位。
“谋道”的过程,同时以“行义”为内容,所谓“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义”与宜相通,含有应当之意,引申为当然之则。相应于此,“行义”也就是遵循、依照当然之则,后者同时被理解为达到“道”的前提。在孔子那里,作为当然的“义”本身又基于“道”,从而,以“义”而行(行义)与以“道”而行,本身具有一致性。
以政治实践领域的君臣关系而言,臣之事君,便应当以此为原则:“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这里不仅涉及君臣之间的特定关系,而且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关乎以何种方式去践行。要而言之,以道而行,侧重的是践行的方式,“达其道”,则指向践行的目标。在此,作为践行目标的“道”与作为践行方式的“道”,呈现了内在的统一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