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面创新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712121
  • 作      者:
    陈文化,田幸,陈晓丽著
  • 出 版 社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文化,中南大学教授,1938年1月生于湖北省鹤峰县。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并分配到中科院长沙矿冶所工作,1978年调入中南工业大学并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自然信息》杂志副主编和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北大学兼职教授。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湖南省科委、教委的研究课题,与印度国家科学、技术与发展研究院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并分别在长沙、新德里联合主持多次国际学术会议,编辑和出版会议文集。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8部,主要著作有《科学技术与发展计量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概论》(主编)、《腾飞之路——技术创新论》、《陈文化全面科技哲学文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力量位置。”“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萌发了陈文化、田幸、陈晓丽撰写这本《全面创新学》的构想并成为撰写这本专著的指导思想。本著作提出的“全面创新学”即全面认识论,既包括横向上的自然认识论、人文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客观知识认识论和虚拟认识论,又包括纵向上的科学认识论、技术认识论,以及驱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再认识,从而构成全面创新平台,加上时代维就形成三维立体网络的整合效应。
展开
目录
0 导言
0.1 熊氏“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0.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0.3 “创新驱动发展”与本书的框架结构
0.4 创建“全面创新学”的重大意义

1 自然技术创新理论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
1.1 目前关于“创新”内涵的多种理解
1.2 技术创新理论演变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1.3 熊彼特开创了自然技术创新时代
1.4 熊氏技术创新理论的纵深拓展
1.5 创新理念的横向拓展:全面技术创新
1.6 熊彼特创新思维的主体缺失

2 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观(上)——《技术创新学》与《技术创新论》比较
2.1 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状况概述
2.2 国外学者的技术创新概念:技术一经济学内涵与经济学内涵并存
2.3 《技术创新学》是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一种倒退
2.4 《技术创新论》是对“全面技术创新”观的一次尝试

3 两种不同的技术创新观(下)——《技术创新论》与《创新理论的拓荒者》比较
3.1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能被贬为“创造观”
3.2 马克思赋予“技术创新”的认识论内涵
3.3 关于技术认识论及其模式
3.4 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是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

4 “全面创新”理念的提出与完善
4.1 创建全面技术创新概念的尝试
4.2 全面创新是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
4.3 全面创新理念是“全面发展”新时代的产物
4.4 “全面创新”与“全面生产”
4.5 “全面创新”与“科学发展”

5 全面科技创新的认识论内涵
5.1 马克思的“全部认识论”包括科学认识论和技术认识论
5.2 技术创新一技术认识过程的完成阶段
5.3 科技创新赋予认识论内涵的重大意义

6 创建全面创新学
6.1 全面创新学是一门关于横向上创新活动的学问
6.2 全面创新是关于纵向过程中科学认识和技术认识的学问

7 全面创新学的研究对象
7.1 关于研究对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7.2 研究创新活动就是要回归人的主体地位
7.3 创新问题研究中的“去人化”倾向——工业社会发展观的产物
7.4 全面创新活动的“飞鸟模型”
7.5 全面创新纵向过程的“反馈圆环”

8 全面创新学的门类结构
8.1 “三个世界”——划分人类基本活动门类的客观标准
8.2 世界整体与其部分之间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8.3 “天人合一”说是一种片面的世界观
8.4 “五个世界”——划分全面创新学门类结构的客观标准
8.5 全面创新学的门类学科结构框架
8.6 全面创新学是一个内在的整体

9 创新驱动对象、目标的单一性与全面性
9.1 两种不同的创新驱动观
9.2 全面创新驱动对象:“三个世界”或“五个世界”
9.3 全面创新驱动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4 全面创新与其驱动对象、驱动目标之间的作用机制
9.5 全面创新及其驱动全面发展的整体环境和总体效应
9.6 唯物史观的新发展——从“生产力推动”到推动生产力

10 全面创新驱动产业的全面发展
10.1 产业与原“三产”的划分标准和内容
10.2 “科学发展观’’是新“三产”体系的理论依据
10.3 社会主义社会与所有制结构
10.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转变思想观念
11 提高“全面生活”质量和水平是驱动全面产业发展之根本

11.1 “全面生活”是一个内在的整体
11.2 “全面生活”与“全面发展”形成一个反馈圆环
11.3 不断地全面提高民生质量和水平是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事业的根本价值取向

12 关于创新模式的全面思考
12.1 关于“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
12.2 关于“自主创新”概念的思考
12.3 “二螺旋创新模式”是抽象思维的产物
12.4 以企业为核心的“产销学研中官”整合创新的“足球赛”模型
12.5 一点启示

13 “全面思维”范式的新探讨
13.1 “全面思维”的范式或规范
13.2 “全面思维”范式的立体网络结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