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也真的是这样。那个在等待丁玉华的女孩名字叫曹彩萍。她比丁玉华小4岁,模样很漂亮,她家就在大桥公社川联大队,距离丁玉华的家有20公里路。
后来担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的任祖林少将就出生在这个叫“川联”的村子里。
曹彩萍的父亲便是曾经直接领导过丁玉华的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曹旭群。
丁玉华和曹彩萍初识是由曹彩萍的同学丁凤林介绍的。
丁凤林和丁玉华同住一个生产队,她对丁玉华很了解。是丁凤林成就了丁玉华和曹彩萍的美满姻缘。曹彩萍听她同学丁凤林介绍说,家在他们生产队的大队农技员丁玉华老实本分,聪明好学,人又长得神气,将来一定有出息。丁凤林说得少女曹彩萍心里怦怦乱跳。“那个丁玉华到底长得啥样、是个怎样的人呢?”羞怯的曹彩萍心里多次这样问。
一次,丁凤林无意中把丁玉华指给曹彩萍看过。可是当时丁玉华并不知情。
那天,丁玉华在路边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丁凤林和曹彩萍正巧走在路上。丁凤林一眼发现了丁玉华,她贴着曹彩萍耳朵小声说:“看,前面那骑车的就是丁玉华。”丁玉华看上去,长得高大挺拔、浓眉大眼,尤其是他那宽大结实的后背像堵墙给人依赖感和安全感。丁凤林连忙悄悄地问曹彩萍:“怎么样?长得帅吧?”曹彩萍没有言语,只微微一笑,白皙的瓜子脸蛋却腾地红了,她羞涩地低下了头。
曹彩萍看着丁玉华骑着自行车渐渐远去的背影,她陷入了沉思:如果自己的将来能托付给这样的男子汉,那该多好。
丁玉华第一次见到曹彩萍却是在丁凤林的家里。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轧面打粉准备过年。
夜里,丁玉华用自行车驮着麦子到镇上粮油加工厂加工面粉准备回去蒸馍头,在镇粮油加工厂他巧遇了也来加工面粉的邻居丁凤林,两人热情地打了招呼。在加工完面粉回去的路上,丁凤林和丁玉华一起骑着自行车。丁凤林说:“玉华,你来我家一趟。”“于吗?”丁玉华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丁凤林神秘地对丁玉华说:“我让你见一个人。”丁玉华问:“是谁?”丁凤林神秘兮兮地说:“暂时不告诉你,可人家认识你,待会儿你就知道了。”“这个人会是谁呢?这么神秘。”丁玉华心里有如无数鼓点在咚咚地敲。一会儿,丁凤林果真把一个人给带来了。那人进屋后解开头上裹着的火红色的围巾,后背哗地滑出两根乌黑发亮的粗又长的辫子,尾梢用红丝绸扎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丁玉华这才看清她是个模样清秀的女孩。外面冷冷的风已把女孩白皙的瓜子脸蛋吹得红彤彤的。那是丁玉华第一次认识曹彩萍,他觉得脸红心跳。潜意识中丁玉华感到眼前这个美丽贤惠的姑娘也许就是自己将来的另一半。
那时丁玉华的家庭条件没有曹彩萍家好。曹彩萍父亲是吃国家粮的公社干部,曹彩萍大小也算得上干部子女,家里住的是青砖瓦屋。而丁玉华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住的还是简陋的草房子。丁玉华在曹彩萍面前感到有点自卑,觉得自家和曹彩萍有点不般配。丁凤林脸一沉,说,嗳,人家可没嫌你啊,如果你看中了就大胆去追。
在“红娘”丁凤林的撮合下,丁玉华终于鼓着勇气第一次来到曹彩萍的家。那天,他一口气骑了20公里乡间的土路,轻飘飘的,也不觉得累。
此时,丁玉华已从盐城地区“五·七”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到公社畜牧兽医站上班,曹彩萍高中毕业后也做了公社小学民办教师。初次见面,他俩沉默了好久,一时竟不知话儿从哪儿说起。丁玉华眼前的曹彩萍,漂亮又大方,苗条又端庄,粉白的瓜子脸,一对小酒窝,笑起来甜甜的,很醉人。丁玉华与曹彩萍的两个弟弟却很投缘,有说有笑。曹彩萍忙碌着给他们倒茶水、炒瓜子,有一搭没一搭地一直聊到天黑。
丁玉华走后,曹彩萍征求父母对自己终身大事的意见。她父亲对丁玉华早就熟悉,他说丁玉华这孩子很优秀,当过生产队记工员、大队代课教师、农技员,大学刚毕业,人聪明老实,就是家境不太好。母亲听了曹彩萍父亲的话,沉默了一会儿,她说:萍儿,终身大事你自己拿定主意。
曹彩萍家离镇上较远,她平时下班后就住在公社她爸的宿舍,所以她经常遇到来公社食堂吃饭的丁玉华。这样一来一往,他俩见面的机会就多了。他俩碰面时常常莞尔一笑,算是打招呼。
冬去春来,丁玉华和曹彩萍这两颗积极向上、充满理想的年轻的心灵开始了激情碰撞,并擦出了爱的火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