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成长.中学教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66412
  • 作      者:
    于发友总主编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于发友,男,汉族,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1969年10月出生,山东省东营市人,现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办、党办主任,研究员。从事过农村中学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县区教育局职教科科员、办公室秘书,职业高中副校长、党校副校长、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市科协副主席,中央教科所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任副主任、主任。
  
  燕学敏,西北大学数学系理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数学思想方法、差异教学、教师教育政策与教师专业发展等。出版专著《中学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在《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数学通报》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独立主持和参与过国家青年专项基金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及省(市)青年专项基金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计14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成长:中学教师》是结合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逐条进行详细解读,书中既有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又有对案例的深入剖析和理论解读,同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发展途径,《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成长:中学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选择教学用书,也是广大中学教师校本研修和培训的一本不可多得好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理论解读】
  目前,中小学校长都意识到教育教学改革对提高教育质量非常重要。因此,近几年各地区各学校频频组织教师出去学习和考察。教师学习和考察的形式主要有派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模式。所谓派出去,主要是派出教师到国内外比较著名的或者具有特色的学校进行蹲点学习。所谓请进来,主要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入学校进行学术讲座。比如,2011年江苏省几所中学联合起来,邀请后现代课程的创始者小威廉姆.E.多尔来学校巡回讲座,教师受益匪浅。
  教师职业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古老而永恒的活动之一。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有不同的特点。其中,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绩效的深远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备受社会尊重,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职业成就感。
  第一,教师是终身学习者。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韧、提升和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空间上的由少到多和时间上的由慢到快,即由少数几个国家的慢慢摸索到世界范围的迅速推广。如今,教师专业化己经成为一种强劲的思潮,并逐渐发展成熟,引导着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专业化或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是教师教育的本质和提高教师职业社会价值的根本。
  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教学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教师职业的专业训练。1935年,国际教育大会反复强调“支持在完成中等学校学业后,应由大学或大学教育研究院或师范学院来培养小学教师的观点”。“必须确保未来中学教师在大学的学院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受到良好的科学培训;进而认为这种科学培训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门化。”具体来说,“可以首先实施普通文化的课程,而在培训中心(大学、教育学院、大学教育研究院、科学院,或者师范学院、培训学院或师范学校)仅仅实施专业培训。”师范生的学习年限不断延长,学习内容不断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尤其是增加了教育学科和教育实习的课时,使得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进入学术的殿堂,教育的学术地位大大提高。并且在大学增设和扩充了教育系,蓬勃地开展有关教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理论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科学作为独立学科日渐成熟,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这些学科的发展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大大提高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地位,使教师教育向着更高一级的专业化方向迈进。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主张把教师职业变成一种特殊专业,教师的身份要由实践者转变为职业者,由技工型教师转变为职业型教师。例如,新加坡早在70年代就提出,教师要由单纯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的中间人转变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艺术和技能的启发者。”5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基本完成了教师教育由职业技术培训到专业教育和能力的转变。但由于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远未达到理想的水平,相对于医生、律师等职业来说,教师专业还只能说是‘半专业,’,或者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职业正处于“走向专业化的过程”。因此,有人将这一时期的教师职业界定为“半专业”或“准专业”,也有人称之为“通往专业的行业”。
  ……
展开
目录
专题1 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如何正确理解教师职业?
一、精彩人生源自教师梦
二、履行特殊使命的专业人员
三、德艺双馨,方为人师

专题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何关爱与尊重学生?
一、洒向学生全是爱
二、学生是独立的“人”
三、尊重差异,扬长补短

专题3 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教育教学?
一、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三、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专题4 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如何提升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一、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二、积极向上,乐观豁达
三、勤奋学习,完善自我

专题5 学高为师——如何具备精深的教育知识?
一、按教育规律办事
二、做学生灵魂的向导
三、创新教育燃起智慧之火

专题6 看家本领要做强——如何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一、掌握思想是核心
二、掌握原理是根本
三、触类旁通最重要

专题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掌握教育教学知识?
一、掌握三大利器
二、多元途径与策略开发课程资源
三、知己知彼,教学有方

专题8 一桶水pk无垠大海——如何具备广博的通识性知识?
一、综合知识要给力
二、两耳要闻窗外事
三、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助跑器

专题9 一切为了学生——如何科学地设计教育教学?
一、目标科学,有的放矢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三、引导学生设计学习计划

专题10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组织与实施课堂教学?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学需要大智慧
三、给学生插上思考的翅膀

专题1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何科学地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一、生命教育融入教学
二、重视青春期教育
三、运用好移动的社会大课堂

专题12 赏识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如何正确地激励与评价学生?
一、善于多元评价
二、以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发展

专题13 教育的关键在于沟通与合作——工作中如何与学生、同事和家长沟通与合作?
一、与学生成为朋友
二、与同事成为益友
三、与家长成为好友

专题14 在反思中发展——如何提高反思能力?
一、学会反思和研究
二、善于体悟与创新
三、规划精彩的教育人生
附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