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香港方物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264905
  • 作      者:
    叶灵凤[著]
  • 出 版 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叶灵凤,1904年生,江苏南京人。早年就读上海艺术大学,二十年代开始以小说为主的写作,是创造社第二期著名作家。曾在上海主编《戈壁》、《幻洲》及《现代小说》等文艺刊物。
  1938年,他南来香港,在此定居直到 1975年逝世。期间先后主编《星岛日报》及《立报》文艺副刊。著作转以随笔小品及翻译为主,并从事香港掌故、方物的开创性研究。
  叶氏著作甚丰,小说集有《未完成的忏悔录》、《女祸氏的余孽》等;随笔有《天竹》、《白叶杂记》; 翻译有《新俄短篇小说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香港方物志》的文章记述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风物。叶灵凤表示这不是纯粹的科学小品文,也不是文艺散文,而是一种尝试,将香港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俗学知识,将它们与祖国方面和这有关的种种配合起来,这里面有科学也有传说,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成。
展开
精彩书摘
  大湾肚的先民遗址,是无意中给人发现的。发现的经过很有趣,那已是第二次大战以前的1日事了。据说,当时港英当局正在兵头花园地底下建筑一座蓄水池,需用大量的海沙(这座地下蓄水池就在今日喷水池那一片大草地的下面。喷水池背后的那两座小台就是泵房,水池的人口正对港督府,乘巴士经过上亚厘毕道可以望得见)。包工的建筑商雇用帆船到舶寮洲的大湾挖取海沙,工人偶然在泥沙中发现很多陶器碎片和箭簇,拿回来卖给人。后来给水务局知道了,便告诉当时香港大学的一位教授。他便亲自到大湾去查勘,发现在那海滨一带的高地上,几乎遍地都是这类陶器碎片。后来他又将这样的发现告诉一位神父,邀请他一同去作比较有计划的发掘,颇有收获。后来,这位神父根据他所掘得的这些遗物,与我国先史及殷商时代的文物加以比较,写了好多篇很细密的论文发表,可惜他在一九三六年因病去世,研究工作便中断了。
  舶寮洲发现先民遗物的大湾,三面有山环抱,因为向西,可以免除东北和东南季候风的侵袭,又从山腰里有一道溪流直通海中,终年不涸。从地理位置上说,这确是一个理想的建立村落的地址。先史时代,曾经有人在这里住过,是不难想象的。至今山脚下还有废弃的田地的遗迹,又似乎开辟过园圃。可是现在仅有一两间孤单的寮屋,四周全是一片野草杂树,显得非常荒凉。
  据那位神父的现地查勘报告上说,这类遗物的埋藏量约有四尺厚,自地面向下掘,平均掘到十七八寸至七十寸的深处,就可以发现这种文化层。蕴藏量最丰富的一层,是在三尺左右的深处。那些表示文化水平较高的陶器,仅在上层才有。至于石斧和铜箭簇,只有较下的地层始有发现。根据这些情形看来,可知遗物的位置层次,都不曾经过翻动或水流的冲洗,还保持着原来的自然堆积层次。
  ……
展开
目录
“叶灵凤香港史系列”出版说明
叶灵凤生平简介
陈云导读:恋土怀乡,乃有方志
二九五八年初版《香港方物志》的前记
序新版《香港方物志》
香港的香
舶寮洲的古物
英雄树木棉
二月的野花
香港的哺乳类动物
香港的野马骝
新蝉第一声
夜雨剪春韭
后海湾的鹭鸶
青草池塘处处蛙
三月的野花
三月的树
青竹蛇
四月的花与鸟
猫头鹰
山狗和水獭
害虫的天堂
从鳄鱼谈到爬虫类
香港的茶花
幽猪和箭猪
蚝和蚝田
蓝鹊——香港最美丽的野鸟
香港蚊虫的现在和过去
荔枝蝉,荔枝虫
香港的马骝和骆驼
海参的故事
西洋菜
香港的野鸟
呢喃双燕
禾虫和禾虫瘾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