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通过文学与图影的种种交集来阐释现代中国文艺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具有典型性的图影样本与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文本、文学现象、思潮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探讨了绘画、摄影、电影等不同艺术形态的图影样本与现代文学之间互动、互文的状态与进程。
作者秉持开放的学术理念,在文学与图影互为参证的逻辑框架下展开梳理和分析,努力绘制出两者之间流转的基本脉络,从而获致一种对现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新阐释。在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书通过对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的主题意涵、叙事机制、艺术观念嬗变及思潮变迁的梳理,着重分析研判绘画、摄影、电影等不同艺术形态的图影样本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互动、互文的状态与进程,努力廓清各种力量在文艺场域内相互制衡和博弈的基本样貌,以体现多学科交叉、多视角融合、多维度发散的特色。这既是一种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尝试,又有“跳出去,收回来”方法论层面的意义。
“在编校中夕阳居然西下,灯火给我接续的光。各样的青春在眼前一一驰去了,身外但有昏黄环绕。”这段工作写照出自鲁迅先生的手笔,但我读来永远有种莫名的感动——文学辉映下的人生!文字浸润中的青春!多么让人唏嘘。虽然时空相距久远,但在盛夏溽暑中我校对完本书的最后一段文字后,还是体会到了与鲁迅先生心意相通的情愫与感喟。我有时候也会冥思默想,想象一个非文学的鲁迅,大概率会是一个默默湮灭的行医者吧!或者在旷野荒草中疾进,随军队突入到不知所以的炮火中,或因之而殒命;抑或在绍兴的街口挂起西医的招牌,于问诊间医治麻木的国民,落黑出门掂掂手里的铜钱朝咸亨酒店走去——这真是不能接受的。鲁迅的这段文字中还说:“在无名的思想中静静地合了眼睛,看见很长的梦。”他接续的是五四精神的梦,梦的边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现实。鲁迅的梦与其说是奢侈的,毋宁说是艰困的,尽头是“无路可走”的绝望。值得庆幸的是文学撑起了鲁迅的理想人格,渲染出彷徨与呐喊的时代轮廓,同样也是文学,寄托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殷殷忧心与灼灼之见。
我年轻时也有自己的梦,萌生于大学期间与现代文学巨匠们精神交会的时日;而毕业后闭塞孤寂的乡间,纷乱的人与事,生活中的困顿与挣扎更让我对文学有种寄托哀矜的期许,于是在沉沦中发奋、在倦怠中奔突,终于借重回校园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走向了文学研究之路。古人有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虽然我的梦未到十年,但梦中的形与影、人与情,殊难忘却,而这段读硕、读博的六年光阴亦将永远地嵌入到我个人的生命里。硕士阶段跟徐德明先生读书,我每每醉心于他阐释文本时各种的奇思妙想,譬如讲到施蛰存的《将军的头》时,他曾经说,当吐蕃将领的大刀砍下花惊定将军头颅的瞬间,“将军的头”即由物象转换成意象——这个说法一下子打动了我。是的,施蛰存那种从实到虚的转换、从理到欲的推析、从事到情的书写在1930 年代初期真是无匹的,也是极美的。2013 年9 月重入德明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时,并未有太明确的研究规划,但记忆中那个丢掉头颅、无头身体在战马上不知所之的花惊定将军的形象却愈加鲜明起来,渐渐引起我对中国现代文学意象的兴趣。美学家叶朗先生曾做出“美在意象”的论断,亦有“意象照亮人生”的说法,这些显然对我也是有吸引力的。当然,生活记忆与情感体验似乎也都愿意把我朝意象研究的路径上导引。1990 年代在乡镇中学工作的那段时日,颟顸教条的管束、每每长达数月的欠薪让我感到了生之无趣与艰难。见到王小波1994 年发表在《读书》上的一篇文章,其中“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读来于我有锥心之痛。所居平房门外墙角的一株灌木,枯了又绿,绿了又枯,我常坐在门口屋檐下看着这株永远长不大的灌木出神——在我恍惚的当口,它也成为一种意象了吧,挣扎着表达出狭隘角落里的生命期盼。那时的乡村时常停电,我在夜里点起蜡烛,摇曳的火头照着书桌上几本唐弢的文学史——暗夜里的烛光不只是一线光明而已,回望时似乎亦有了象征的况味,成为一种意象。总之,我攻读博士学位初期确实有朝着文学意象研究而去的倾向,而待到遍索前辈学人关于意象的著述,审视当下学界前沿所研究的相关议题时,不免又有了种种的困惑。置于抽象理论推演下的各类学说,让我心生畏惧。即便结合现代文学文本所进行的意象分析也让我难有曲尽其妙的感觉。最后还是德明先生点醒了我,他认为学术研究不该有所谓的学科界限,不必太过拘泥于纯粹意象研究的路径,譬如图像、影像甚至建筑之类也都可以纳入文学研究的范畴。
于是有了这本关于文学与图影流转的著述,虽未臻成熟,但其浸润了我对现代文学研究的感性认知,也遍洒着德明先生的关怀。每每翻检这书稿,不光可以分辨出岁月蹉跎中的个人脚迹,亦可见出我于学术之路上的踟蹰与转圜。本书关注的样本不光有鲁迅、丁玲等左翼作家,亦有极尽欲望书写的新感觉派小说家刘呐鸥、穆时英,还有介乎两者之间的张爱玲等;所涉及的艺术门类有绘画、新兴木刻版画、照片、电影等;所探讨的议题则在现代文学想象、书写、传播与生态等方面,并不局限于文学本体审美的分析与探讨。总之,自粗疏的博士论文初稿一步步进化到如今的样貌,期间不免有彷徨犹疑的时刻,所幸并未弃车走林,不是自己有多么强大的内心秉持和学术能力,更多是因为恩师在侧,自信奥援可恃而已。由文学意象而文学图像乃至于图影,显然是跨越了现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框架。我也曾经困惑绘画、摄影、电影都参与到文学历史叙事之中,这究竟算是文学研究的正途还是歧路——最终还是远在苏格兰游历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德明先生在所赐序言中讲道:“人文的价值追索常常不知伊于胡底,而一种艺术向另一种艺术形态之间的流动是永恒。”也许从根底上讲,朝向美与善的未来前行,才是文学与艺术的终极追求,而如何接近、抵达则是路径不同而已。
2013年重回母校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撰写完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2019年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并在项目的资助之下经过四年增删修改,终于成就这部书稿如今的模样,迄今恰好十年——人生草草,何其愧哉!在书稿初定之时,沈玲教授、王为生副教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数次审阅书稿,付出了很大的辛劳,在此特别表达我的衷心谢意。我的朋友李传江、易华、张长青、盛翠菊等人亦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提供过无私的帮助和建议,一并致谢。
最后,感谢国家社科规划办对本书的资助,也感谢徐州工程学院一直以来的支持,并特别致谢九州出版社郭荣荣女士在本书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2023 年8 月11 日
于徐州彭湖苑
绪 论
第一节 现代中国文艺场域中的文学与图影
第二节 文学与图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现代中国文艺发展中文学与图影的流转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图影流转中的文学转型
第二节 文学与图影流转中的现代文学史观建构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图影谱系
第一节 文学图影的本体特征
第二节 文学图影的基本谱系
第三节 文学图影的文化载体与空间
第三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图影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雅俗流变:接受视域下的图影与文化想象
第二节 民间转型:作为个案的丁玲与文学转向
第三节 视觉审美:张爱玲小说的时空意象与生命想象
第四章 现代性空间中的图影与文学书写
第一节 欲望狂欢:上海光影与新感觉派的都市书写
第二节 图绘心灵:施蛰存小说的视觉化书写
第三节 都市荒凉:张爱玲的观看与书写
第五章 文化消费视域下的图影与文学传播
第一节 《良友》画报中的作家群落与文学图景
第二节 从小说到电影:文艺生态视域下的《春蚕》改编
第三节 内山书店、鲁迅及1930 年代新兴木刻运动
第六章 域外版画传播与1930 年代的文学生态
第一节 比亚兹莱与1930 年代中国小说现代性建构
第二节 1930 年代文艺大众化视野中麦绥莱勒的版画传播
第三节 左翼文坛脉动与珂勒惠支版画的传播
第七章 图影与中国现代作家的主体性塑造
第一节 影像中的鲁迅:自我、身体与国族想象
第二节 看见鲁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对鲁迅的视觉化塑造
第三节 张爱玲《对照记》:家族寻根与个人形塑
第八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文本再阅读
第一节 关于苏联版画展览会的两个文本的并置阅读
第二节 视觉维度上的《朝花夕拾》
结 语
参考书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