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画桥 入选《央视读书精选》榜单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5409599
  • 作      者:
    杨雨,何旭辉,王嘉
  • 出 版 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雨,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

何旭辉,桥梁工程和桥梁风工程专家,享受国

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

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南省科

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嘉,广东美术馆研究馆员、教授。长期从

事中国书画史、中国画论研究、诗画比较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诗画桥》以诗词为媒介,古画为点缀,精选了自先秦以来的经典诗词,娓娓道出了那些诗词背后与桥有关的动人故事。

本书共15集,每集为独立篇章。第一集《造舟为梁——世上最牢固的桥梁是人心》便以诗经中的《大雅·大明》为一叶扁舟,带我们回到了先秦时代,讲述了那一首史诗刻画的盛大历史场景。本集以《大雅·大明》为本,首先讲述了结束商纣王昏庸统治,开创天下新气象的牧野之战,道出了周武王以少胜多取代商纣王,不在兵力多少而在人心所向的道理。诚然,人心之所向的是以德聚贤能,以礼治天下的一代英主。随着诗篇回溯周文王在盛大的迎亲礼上“造舟为梁”,渡过渭水迎娶太姒以立下天下礼仪表率的史事。正如文中所说,这座因见证了周文王婚礼而辉耀于历史的浮桥不仅连接起了渭水两岸互相倾慕的两颗心,更树立了家庭和美、家国和谐的典范。可见,桥梁联通的还有周王朝“礼”的传承之路,正是这代代相承的“礼”与“德”,奠定了武王伐纣一战而胜的牢固根基。恰如本集标题所说,“世上最牢固的桥梁是人心”!

本书其他集同样以诗词为引,讲述了更多与桥有关的故事。如第三集《濠梁同见招——有一种友谊叫作庄子与惠子走过的桥》以《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中所用典故引出了堪称千古第一辩论的“濠梁之辩”,讲述了庄子与惠子在一座桥上的辩论所带来的哲思;第六集《鸣鞭出渭桥——守护一座桥就是守护大唐的家园》则以大文豪李白的《塞下曲》为引,讲述了渭桥在唐代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是渭桥上身披月光、扬鞭出征的少年将士们共同创造了盛世家园;第十三集《南浦新林过板桥——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则以《兰津桥》《再过板桥》等诗篇见证了杨慎历经磨难却不失文人风骨的坎坷一生,朴素的板桥永远为他守候,正如他的一腔热血与忠心。

《诗画桥》一书除引用了大量经典诗词,讲述了众多史事典故之外,也介绍了许多有关桥梁的知识,并且深入探析了这些桥梁在其所处时代所具备的独特意义和精神意蕴。如第六集中就介绍了渭桥的形制和功用,第九集《有个多情立画桥——飘零的脚步愿为你的繁华驻足》介绍了画桥这一桥梁类型的特点,以及它作为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代表的“与民同乐”的精神内涵。第十五集《一桥飞架南北——跨越天堑让梦想之光照进现实》更是以毛泽东考察武汉长江大桥后有感而发的诗词为引,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在各类桥梁建筑上取得的发展与突破。我国在跨海大桥等高难度桥梁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随文而配的经典古画,让今天已无法触摸那一座座古桥实物的我们有机会一睹它们当年的风采。“画”与“诗”的互文则让我们能够沉浸式地体会到画中之诗意与诗中之画情。正如第七集《觅句灞桥风雪天——一生总要去踏一次灞桥的雪》中,秦观、苏轼等词人的诗句与《灞桥风雪图》一同使得孟浩然“骑驴老子”这一颇具情致的经典形象跃然于纸上。古画中那些历经岁月洗刷的桥梁在今人的阐述下似也焕发出了新的光辉,而它们的精神内核始终如一——桥梁,连接你我,连接感情。桥梁,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诗意的远方和美好的未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