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京以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90003
  • 作      者:
    徐坤著
  • 出 版 社 :
    昆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坤,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沈阳度过,1989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进京。
  1993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小说散文200多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白话》、《先锋》、《热狗》、《沈阳啊沈阳》、《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短篇小说《遭遇爱情》、《鸟类》、《狗日的足球》、《厨房》、《爱之路》;长篇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法、俄、韩、日语。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老舍文学奖等国家和省部级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回报者文丛(第2辑):北京以北》是一本创意独特、内容丰富、印制精美的书;作家毫无保留地为我们献上一首他们最动情的艺术之歌;文学自述、生活影像和最具影响力的中短篇小说融合在一起;回报读者,回报亲人,回报社会,回报文学馈赠的低语足以启发和感染任何一个对生活和文字有所感悟的人。
展开
精彩书摘
  本书的前24篇文章,就是“狂欢与庆典”专栏文章的结集,完全是按照杂志发表时的顺序编排的,即是从《青年文学》1999年第一期一直到2000年的第十二期,我随杂志走过了两个世纪,杂志也见证了我在那两年里的世纪人生。许多人不是通过我的小说,而是通过这个专栏认识了我,知道了我。甚至于当我走进吕梁山区时,那里的文友也上来问我:徐老师,我每期都能在《青年文学》封二上看到你的文章,挺有趣的。互联网上,我的个人主页论坛中也有网友上来贴帖子,对我主持的这个专栏提出意见。它的影响之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只是属于那种“有价无市”的作家,没有打过市场,也没有触过电,因而在大众传媒和市场效益方面形象一团模糊。在帮助我扩大影响方面,最为得济的就是《小说月报》和《青年文学》。曾经有那么两三年的时间里,几乎我发的每一篇小说,都会被《小说月报》转载,它以它30万份的发行量帮助我的作品在广袤的国土上迅速传播,像《狗日的足球》、《厨房》、《遭遇爱情》、《沈阳啊沈阳》、《弟弟》、《乡土中国》等等都是这么传播出去的;而今,《青年文学》又成了我的福地,在它封二的这个小小的栏目上,我又做成了“眼”,全国上下几万几万的众多青年眼球,正是通过这个透气小窗目睹到了当今文坛上作家们的真性情。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写作的过程里,得到了文坛众多前辈旧友的支持,无论是我请求他们提供照片或是审校稿子,他们全都爽快地应允。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我写得轻了还是写得重了,他们也不以我为怪,而是给以热心的鼓励。为此我要报以深深的感激。于我而言,能够欣赏他人,是幸福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灿烂的东西,那么美妙,明亮的光芒,咔嚓咔嚓,在笔端的摄影镜头里定格。写完之后,发现它竟奇怪地照亮了写作者自己。比方说跟杜丽热爱吃饭,跟张梅酒逢知己,跟裘山山她们三个女军人在青藏高原上放歌,跟毕淑敏体恤关怀他人,跟徐小斌谈球论道,跟赵凝快乐激扬……欣赏别人就是圆满自己的过程。
  ……
展开
目录
关于回报者文丛第二辑
三重镜(代序)

第一部分:创作与生活
在鲁院那边
我们这一期在2002年秋天入学的作家进修班,被命名为“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
我的两篇“处女作”
我写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叫《呓语》。
我的文学之路
小时候,我对语言文字方面的东西比较敏感,对于数学或者逻辑方面的反应略显迟钝。
囫囵吞枣
少时的阅读常常是一种囫囵吞枣似的阅读。
因为热爱,所以存在
在我,仅仅由于一个简单的理由,那就是:热爱。
从《先锋》到《游行》
似乎现代化的到来,便意味着人文精神的寿终正寝,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总会有精神在生长着。
关于《厨房》
刘书棋先生电话里通知说《厨房》获得本届《小说月报》读者评选大众百花奖。
关于《遭遇爱情》
因为心里总想着写稿的事,年也没过好……
人间烟火
我比较注重的,是小说之中缭绕的一份人间烟火。
关于《女娲》
一杯浓茶,一支烟。
路啊路,铺满红罂粟
在一个男权话语中心统治的社会里,女性要想赢得自己的一份话语权力很不容易。
……
第二部分:中短篇小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