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破解减负难:针对“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新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30175
  • 作      者:
    单鹰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这一新的视角和观点,促使社会全新认识“过重课业负担”与社会背景、社会各方、教育制度,教育现象,以及教育改革的关系,从而有望逐步推进,破解形成“过重课业负担”的系统合力。这种全方位认识一旦形成,将最终转化为中国基础教育回归公民基础本位,公民育人本位、公民可持续发展本位的民意基础和决策基础。这既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当然,这也是本书最大的社会效益。
展开
作者简介
单鹰,硕士,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曾任高教所副所长;现从事基础教育研究。著作有《高等教育原理论》、《首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创新与探索》、《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以及大量的论文。主持过北京市哲社重大课题研究、参与各类重大项目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全面分析了“减负”问题,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1、“过重课业负担”概念分析,分析这一概念的前科学性质及其含混性。2、“过重课业负担”概念的复杂性分析。3、提出了转换成“不当课业”的设想,提出判定不当课业的几个标准。4、对“过重课业负担”进行历史回顾。5、对国外相关问题的梳理和介绍。6、对“过重课业负担”源头进行梳理。7、对导致“过重课业负担”教育自身内因的分析和揭示。8、对“减负”政策文本进行梳理总结。9、对导致“过重课业负担”的合力进行分析。10、分析顶层源头不减和儿童权利的缺乏,导致减负乏力。11、给出几个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第一章问题探讨前的基本约定()

一、概念运用和表达的基本约定()

二、浩瀚的减负研究及其瓶颈()

三、衡量“不当”与否的具体标准()

四、过负与“病症”()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分析()

一、现有的概念界定及分析()

二、“过负”概念的复杂性及分析()

三、界定前的病理学思考()

四、“过负”的概念界定及分析()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减负的前提对象及分析()

一、五个类似概念及分析()

二、“负担”的含义组合()

三、“学业负担”概念的分析()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减负的目的()

一、有关减负目的的已有观点()

二、减负的目的论思考()

三、减负的三个直接目的()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漫长而沉重的历史回顾()

一、民国时期的过负简况()

二、改革开放前的过负及其减负()

三、“改革开放”后的过负及其减负()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过重课业负担的表现及其特征()

一、过负的几类表现()

二、机制失灵及五大特征()

三、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国外情况的介绍及分析()

一、苏联的过负及减负问题()

二、当前俄罗斯的过负情况简介()

三、日本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

四、美国中小学课业负担情况()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减负政策文本的梳理及分析()

一、第一时期有关减负的政策文本()

二、第三时期与减负相关的政策文本()

三、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过重课业负担归因的框架及分析()

一、对“特指性”的解读()

二、从几个基本事实看过负()

三、对几大基本事实的分类()

四、“减负”概念不清下的几种倾向()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读书观、价值观演变及其影响()

一、中国古人的读书观及价值观()

二、1949—1979年间的读书观及价值观()

三、改革开放后的读书观及价值观()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过重课业负担的背景及其格局分析()

一、二元社会与过负()

二、改革开放与过负()

三、城市化与过负()

四、人口知识化与过负()

五、下岗潮与过负()

六、经济发展的低价战略与过负()

七、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教育自身的内因作用()

一、高教大众化的实现及其诡异悖论()

二、高校收费、高校的分化及其出路前景对比()

三、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分化及其择校()

四、升学心理链及竞争链的定型()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过重课业负担多元合力的驱动()

一、过负的内源及其假问题()

二、外源主体及其问题()

三、最高层决策的惯性及其局限性()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过重课业负担的制度源头及其作用()

一、教师绩效工资制及其增负效应()

二、左右家长、孩子行为的制度及其增负效应()

三、影响学校行为的制度及其增负效应()

四、新课改的悖论作用()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出口拥堵及臃肿()

一、普高快速膨胀带来的出口拥堵()

二、高中课程及其课业的臃肿()

三、高中学习时间异常与高考难度异常()

四、高中法定课程及课业本身的臃肿()

五、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减负的政策建议()

一、以往减负的政策建议及其局限()

二、宏观层面的建议()

三、中观层面的建议()

四、微观层面的建议()

五、认识层面的建议()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