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什锦》:
蛾眉岂让人先——旧上海女校外国教会办女校若问:老上海最早的女校是哪一所?据史料记载,应该是185()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在南市道教白云观隔壁开办的裨文女塾(裨文女中),在这之前,上海妇女目不识丁者十占八九,封建社会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理念,妇女缠足禁锢在家无缘上学。女校开张,使上海妇女有机会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当然,外国教会办女校,其目的是在妇女中传播宗教信仰,培养西方文明的“淑女”。现在江苏路上的市三女中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建于1892年的中西女塾(中西女中)。最早建于今西藏中路沐恩堂东侧,宋庆龄三姐妹曾就读该校。1916年教会将校舍出售给扬子公司建造扬子饭店(即今申江饭店),得款后在沪西忆定盘路(今江苏路155号)购地另造分校,1930年改为中西女中。1952年6月,圣玛利亚女中并入后,改名为上海第三女子中学。早期沪城此类女校还有清心女中、惠中女校、文纪女塾、徐汇女中、启明女中等18所,大多创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以前。旧时的圣玛利亚女校,已经成为一所贵族女子学校,学校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除必修课外,还有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舞蹈表演等选修课,传授西方上层社会的礼仪、社交知识。
国人自立办女校清末,梁启超、秋瑾等人鉴于外国教会女校不断扩展,在上海发表文章痛陈女子无文化之害,以及女子教育对争取女权和强国强民之重要性。康有为等人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女子教育的主张。于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维新人士经元善创办的经正女学在上海城南桂墅里(今江南造船厂附近)成立,学生数十人,该校提倡女子放足,课程设置中文、西文、医学、女红4门。戊戌变法失败,经元善遭通缉,学校被勒令停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蔡元培等人创办爱国女学、吴怀久创立务本女中之后,启秀女中和民立女中相继开办招生,这是国人在沪上早期创办并在当时影响很大的5所女校。曩时,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女子师范教育,曾称:“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女子师范。”1912年,民族资本家凌铭之创办南洋女子师范学校。清末民初,国人在沪开设的女校还有成东、崇德、养性、坤范等。五四运动时期,要求大学开放女禁之呼声日益高涨,在当时一般大学仍拒收女子情况下,上海十几所女子高校如上海女子美专、两江女子体专、上海女子商科学校等应运而生。
文化名人与女校老上海的女校造就了许多文化名人。阮玲玉,中国早期影星,1910年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母亲节衣缩食,让她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年,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张爱玲,笔名梁京,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31年秋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1932年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其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刊载其第一篇散文《迟暮》。丁玲,生于湖南省临澧县。幼丧父,随寡母艰苦度日。
1922年到上海,入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学读书。王人美,民国十五年随二哥王人路到上海,民国十六年人黎锦晖主办的美美女校学习歌舞。民国十七年,美美女校改为中华歌舞团,王人美成为该团的主要歌舞演员。民国二十年人联华影业公司,开始走上影坛。
女校师生爱国心中西女中校方重视英语、数理化教育,学生毕业后赴美留学较多,一些富家弟子以娶中西女中毕业的西方式“淑女”做妻子为荣。然而在蔡元培主持下的爱国女中,颇注意国学、体育,培养女子强健的体魄,还设置国画、手工、乐歌、家政等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南洋女子师范是以振兴女子教育和培养女教师为宗旨,其校歌中有“同是圆颅方趾,知识完全,道德完全,蛾眉岂让人先”等词句。为纪念秋瑾而创办的竞雄(秋瑾号)女校,办校宗旨是“使国民得应有之智技能,俾得自谋生计”。由爱国人士黄绍兰创办的博文女校平时注意灌输爱国思想教育,许多学生积极投入五四运动。上海平民女学,当年由中共早期领导人主持,旨在培养妇运人才。抗战时,泉漳、中华女子初级职业补习学校、华东、启秀、新本、南洋女中、女工夜校等校开展抗日救亡爱国活动。《孽海花》作者曾朴的小妹曾季肃是名门闺秀,曾就学于爱国女校,接受了学校里新文化、新思潮等爱国主义教育,辛亥革命中,她与同学们积极组织“女子军事团”支援革命军,被推为团长,在上海光复的战斗中,她们协助革命军战斗、募饷,工作出色。
出身官宦之家的崇明文化名人施淑懿自幼好吟诵,常怀忧国之心。民国九年,她任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五四运动期间,她常和学生们一起上街游行,被称为瀛洲女杰。袁希洁,出身书香门第,1912年她变卖首饰筹措钱款,在上海西仓桥自办爱群女校,自任校长,自编教材授课,亲定“勤、慎、庄、俭”四字校训,该校成为老上海知名女校之一。
旧事若梦回头说小说《长恨歌》开头,描写王琦瑶和蒋莉莉之间那种家境不同而趣味相投的女学生的青涩友情,以及平凡庸常的吴佩珍最终当上了富商家的少奶奶,应该是那时女校学生的平常故事。旧时,在外国教会办的女校中,学生必须读《圣经》、做礼拜;外语被列为主课,一些学校的中国历史、地理课本都用外文编写;有的学校规定宗教课不及格者开除出校;校内不许升中国国旗,只能升创办人所属国国旗;还规定学生毕业后只准嫁给基督教徒。圣玛利亚女中学生,必须早晚行祈祷礼,学生请假外出必须由家属或保证人报告校长,纪律颇严,往来信件校长有检查权,学生穿衣不能露肉在外,学费昂贵,每学期大洋80元。可见洋人办女校,明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