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的涵化
文化的涵化,是指一种文化不是孤立地发展的,而是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中,通过冲突、融合,双方都会有所变化,出现一种交叉渗透的局面,最后经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选择、调整,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这也是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由于对文化的传承演变的认识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进化学派,以英国的爱德华·泰勒、美国的路易斯·摩尔根为代表,强调人类本质的一致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又称“单线进化论”(古典进化论)。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新进化论”,即“多线进化论”,这一学派不承认存在人类各种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和普遍规律。
播化学派,以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拉第尔和弗里兹—格雷布内为代表,主张“文化圈理论”,把文化圈作为一个实体看待,并认为这个实体是以其发源地为中心,再扩散到世界广大地区。这一学派过分强调了文化的空间转移。
社会学派,以法国的埃米尔·涂尔干和马歇尔·莫斯为代表,认为人类文化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和社会环境。文化就是社会的集体观念,因此要用社会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
历史学派,以美国的弗朗兹·博厄斯为代表,强调对文化进行“历史的动态研究”,主张“文化独立论”,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其生物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影响,它们都是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非规律性的。
“文化相对论”,又称“价值理论”,认为各民族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的评价标准。
功能学派,英国的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斯基等视文化为一个完整的总体,由各部分组成,各部分有自己的特殊作用,都为了完成自己的功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