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消炎中药速查:不可不知的“天然抗生素”》——较天然的中药抗生素,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疗效明显
本书回归中草药的本质,将每一味中药的功效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变成较天然的抗生素来防病、治病。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疗效明显。
《抗菌消炎中药速查:不可不知的“天然抗生素”》——80多味中草药,侧重分明,介绍详细,方便使用
本书精选了80多味较常见的中草药,根据其功效的侧重点分为六类介绍,包括药材来源、中药形态、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传统运用、现代研究、用药禁忌以及各家论述等,内容全面详实,方便使用。
《抗菌消炎中药速查:不可不知的“天然抗生素”》——后附索引,查找方便快速
本书在较后附有中药中文名索引和拉丁文名索引,让读者的查阅更加快捷高效。
海报:
抗生素的应用,让人类有了可以同死神进行抗争的大一武器,但是过渡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普遍产生也逐渐成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无疑,抗生素的使用是把“双刃剑”。然而,以中药抗菌消炎,不但能够消除炎症,抑制细菌存活,保护机体,还能多环节地调节人体的免疫。
《抗菌消炎中药速查:不可不知的“天然抗生素”》作者博采历代诸家之理论,结合临床经验,于书中收录了常用的抗菌消炎中药80多味,根据功效的侧重点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等六类分别介绍,对药材来源、中药形态、功效主治等内容进行了说明,条理井然,方便读者查阅使用。
第一章 清热泻火——根治常见实热证
主治气分实热证之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谵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大等,以及肺热、胃火、心火等引起的多种实热证。
1.石膏——润肺除热
石膏,不是抗生素,胜似抗生素,它清热泻火,善清肺热,敛疮生肌,外治疮疡,发挥了抗生素抑制致病微生物繁殖发展的作用。以石膏为主的白虎汤曾为古人驱除瘟疫立下了汗马功劳。《用药心法》中称石膏为“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
药材来源
基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
采集储藏: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中药形态
单斜晶系。晶体常作板状,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纤维状或叶片状。颜色通常为白色,结晶体无色透明,当成分不纯时可呈现灰色、肉红色、蜜黄色或黑色等。条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解理面呈玻璃光泽或珍珠状光泽,纤维状者呈绢丝光泽。片状解理显著。断口贝状至多片状。硬度15~2。比重23。具柔性和挠性。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
石膏有清热泻火、敛疮生肌之功效。清热泻火之功用于热病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石膏尤其善清肺胃热,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尽管石膏不是退烧药,可它能中和毒素而使机体退烧,起到了解热药的作用。
敛疮生肌之功用于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传统运用
1.石膏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面垢、谵语、手足厥冷: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汤面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2.石膏治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汗出过多:石膏一两,知母四钱,生甘草三钱,玄参三钱,犀角二钱,白粳米一合。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钟,夜一服。(《温病条辨》化斑汤)
3. 石膏治温病初得,身体壮热,并治感冒初起、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生石膏四两(轧细),生粳米五两。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熟,约可得清汁两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已实,不必乘热顿饮之,徐徐温饮下,以消其热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粳米汤)
4.石膏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石膏六两(生用),粉甘草一两。上为极细末,每服一至三钱,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景岳全书》玉泉散)
5.石膏治小儿夹惊伤寒、头痛壮热、涎潮、惊悸多哭、气粗心烦及气壅、膈节不通:石膏、寒水石各一两,脑麝各半字。上为末,灯心汤调下。大小加减服之。(《普济方》红桃散)
现代研究
石膏作用广谱,对一切致病微生物都有效,同时不发生耐药性、无副作用。石膏内服进入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转变成氯化钙,变成可溶性钙盐。随着血液的流动,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参与机体的生理功能,当机体内的钙离子遇到机体代谢或是致病微生物在机体内产生的有机酸类,就会使其变成不溶性钙盐,失去毒性。特别是高烧病人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者,用石膏制剂,更是效果明显。石膏不仅中和了引起中毒的有机酸,而且跟致病微生物内的氨基酸作用,使其失去营养而被抑制。
天然石膏煎剂(1∶1)有解热作用。在体外培养试验中能明显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石膏煎剂有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的作用。
用药禁忌
石膏属大寒之品,易伤阳气,用量过大,服后会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等情况;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石膏。
各家论述
《本草衍义补遗》:缓脾益气,止渴去火,解肌出汗,泻胃火、痰火、食积。
《本草经疏》:辛能解肌,甘能缓热。
《药征》:饮而渴不止者,则使其服石膏末,烦渴顿止。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寒热,惊喘,口干舌焦,腹中坚痛,产乳,金疮。
《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
《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收热汗,消热痰,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
《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2.知母——生津润燥
知母根茎入药,为常用中药材,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效,可与诸多的滋阴降火药物配伍。《本经疏证》称:“知母能益阴清热止渴,人所共知。”
药材来源
基源: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
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蚳母、地参。
采集储藏: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野生于向阳山坡地边,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在各个季节都能播种。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泥沙或除去外皮,晒干。
中药形态
知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茎自叶丛中长出,花淡紫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根茎横生于地下,上面密生金黄色长绒毛,下部生有多数肉质须根。知母肉表面黄白色,有扭曲的沟纹,有的可见叶痕及根痕。
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
知母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温病,邪在气分,高热、烦渴的气分实热证,有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竹叶配伍有协同之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有清泄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增强清肺润燥之功,如《医方集解》二母散。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者,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与黄柏相须为用。知母既能清泄肺胃之火,又能滋养肺肾之阴,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同山药、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传统运用
1.治伤寒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或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甚,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2.治伤寒狐惑,咽喉涩痛,口唇破,吐脓血:知母(焙)一两,石膏一两,黄芩(去黑心)、甘草(炙、锉)各三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糯米一匙,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圣济总录》知母汤)
3.治久近痰嗽,自胸膈下停饮,至于脏腑: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服一字,用姜三片,二面蘸药,细嚼咽下,便睡,次早必泻一行,其嗽立止。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医学集成》)
4.治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恼,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知母二钱,黄芩二钱,甘草一钱,水煎热服。(《扁鹊心书》知母黄芩汤)
5.治肺劳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知母(炒)、贝母(炒)等份,为末服。(《医方集解》二母散)
6.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黄柏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五钱,广皮一钱,甘草六分,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现代研究
石膏、知母均能清热泻火,可用以治温热病及肺热咳嗽等。但石膏泻火长于清热,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石膏;知母泻火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多选知母。
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禁服。勿用铁器煎熬或盛置该品。
各家论述
《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补不足,益气。
《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
《本草纲目》: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
《本草通玄》:知母为肾经本药。多服令人泄泻,亦令人减食,此惟实火燔灼者,方可暂用。若施之于虚损之人,如水益深矣。盖苦寒之味,行天地肃杀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
《药品化义》:知母与黄柏并用,非为降火,实能助水;与贝母同行,非为清痰,专为滋阴。
《本草新编》:知母,最善泻胃、肾二经之火,解渴止热,亦治久疟。此物只可暂用,而不可久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
……
第一章 清热泻火--根治常见实热证
主治气分实热证之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谵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大等,以及肺热、胃火、心火等引起的多种实热证。
1. 石膏--润肺除热
2. 知母--生津润燥
3. 芦根--止呕利尿
4. 天花粉--生津止渴
5.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
6. 淡竹叶--消痰止渴
7. 决明子--清肝明目去便秘
8. 莲心--安神涩精
9. 鸭跖草--利水消肿
10. 青葙子--明目退翳
11. 密蒙花--滋养肝目
12. 谷精草--疏散风热
13. 卤碱--败毒抗癌
14. 西瓜皮--清暑热,利小便
15. 半枝莲--利尿消黄疸
16. 冰片--通诸窍,散郁火
17. 珍珠--滋阴明目
18. 红粉--祛腐生肌
19. 西瓜霜--清咽利喉
20. 川木通--活血通乳
第二章 清热解毒--根除奇异毒证
主治各种热毒证,内脏热毒如咽喉肿痛、痢疾、肺痈、肠痈等,外科热毒如疮痈、丹毒、痄腮、毒蛇咬伤、癌症等。
1. 野菊花--消肿疏风
2. 鱼腥草--清热解毒治肺痈
3. 连翘--解毒透疹除郁热
4. 金银花--解毒消暑除烦
5. 蒲公英--消痈散结清肝热
6. 绿豆--解毒祛火
7. 白头翁--凉血明目
8. 马齿苋--凉血治痢
9. 败酱草--消肿排脓
10. 山慈姑--散结消痈
11. 白花蛇舌草--利尿除湿
12. 马勃--清热利咽
13. 射干--消痰利咽
14. 紫花地丁--散结消肿
15. 马鞭草--截疟解毒
16. 落葵--接骨止痛
17. 了哥王--消肿止痛
18. 开口箭--咽炎克星
19. 半边莲--解毒消肿
20. 土茯苓--解毒利湿
21. 七叶一枝花--败毒抗癌
22. 雄黄--杀虫燥湿
23. 斑蝥--破结攻毒
24. 紫薇--活血通经
25. 土大黄--止血祛瘀
26. 轻粉--攻毒利水
27. 硼砂--消肿防腐
28. 金莲花--消肿明目
29. 冬凌草--消炎止痛
30. 千里光--清肝明目
第三章 清热燥湿--根治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
主治湿热证,如肝胆湿热之胁肋胀痛、黄疸、口苦、阴囊湿疹、舌苔黄腻等,脾胃湿热之胃脘胀闷、纳呆、呕恶、口腻、尿少等,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痔漏等,膀胱湿热之尿急、尿频、尿痛、尿浊、尿少等,肌肤湿热之湿疹、关节肿痛,以及湿温病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等。
1. 黄芩--清热安胎
2. 鸡矢藤--润肺醒脑
3. 苦参--燥湿祛风
4. 黄柏--泻火解毒
5. 黄连--解毒燥湿清心火
6. 火炭母--清热凉血
7. 白鲜皮--清热止痒
8. 秦皮--收涩止痢
9. 白英--消肿抗癌
10. 车前子--清热利水
11. 金钱草--利水通淋
12. 穿心莲--消肿凉血
13. 地肤子--祛风止痒
第四章 清热凉血--根去血热炽盛、心烦躁扰
主治血热证。温病热入营血可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或见多种出血现象,舌质红绛。内伤血热证可见心烦,少寐,手足蜕皮,毛发脱落,月经先期量少,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
1. 板蓝根--抗毒利咽
2. 赤芍--活血散瘀
3. 牡丹皮--散血泻热
4. 栀子--利湿凉血
5. 玄参--解毒利咽
6. 生地黄--养阴生津
7. 蛇莓--消肿凉血
8. 牛黄--解毒定惊
9. 芦荟--清肝火,通便
10. 紫草--解毒透疹
11. 水牛角--凉血定惊
12. 大青叶--凉血消斑
第五章 清虚热--根解阴虚内热、
主治阴虚内热之午后发热、骨蒸发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虚烦不寐、盗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以及温病后期,热伤真阴之夜热早凉、手足抽搐、神疲倦怠等。也可用于小儿疳热等。
1. 青蒿--除蒸解暑
2. 白薇--清肺益阴
3. 胡黄连--退虚除蒸
4. 银柴胡--清热除疳
5. 地骨皮--清肺凉血
第六章 其他
1. 麦冬--养阴生津
2. 天竺黄--清热豁痰
3. 白术--健脾益气
4. 防风--胜湿止痛
5. 黄芪--益气固表清肺热
中文名索引
拉丁文名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