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世界的好奇心,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正是这一本能,驱使着人类一步一步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到今天。但是,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心决不是人类进步的全部动力。对各种认知信息的综合与贯通,是人猿相揖别的关键一步,而这种综合与贯通,暗示了一种趋势:即从超然的视角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思考世界、人类及宇宙的本源与本质。无论是原始信仰、还是哲学、宗教,都在试图解答这一问题,然而只有科学才真正取得了进展。与哲学宗教这类终极追问不同,科学所关注的问题更加具体和微观,似乎具有某种次终极的色彩。而在历史上,由于方法论的差异而导致的这两种追问的冲突,也屡屡出现。但是,作者根据各种原始资料还原的历史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终极追问犹如领头雁一般,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环境与社会环境。这一发现似乎颠覆陈见,但又在情理之中,个中细节,唯请诸君细细品读。
当您的孩子第一次问起“为什么”的时候,他便已经走上了一条永无尽头的探索之路。对世界本质的获得总体性认知的需要,深藏于人类所有宗教的根源。在许多文明中,它都形塑了人类对物理世界的探索欲,即“次终极追问”。
对终极问题的求索,与对次终极问题的追问,它们二者的联系可以上溯至人类文明史的渺茫源头。本书的两位作者展开了一幅绵延数万年的历史画卷,画卷的一端是昏暗的洞穴壁画,而另一端是瑰丽的量子物理科学,描绘了宗教与科学那惊心动魄的纠葛故事。
“如果一个人能够意识到每天的工作是一生的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通向永恒的具体体现,那么他就是幸福的。”麦克斯韦在23岁时写下的这段反思之语(这句话适用于艺术家,同样也适用于科学家)表达了他关于自己研究生涯应尽可能与他的基本伦理和精神认知融合的愿望。作为个人和社会整体的迫切需要,我们的立场是认为“终极追问”——对理解整个世界的需求——在人类生活中既处于中心位置也是一种永久性的需求,所以在现代科学不断变化的利益和动机背后,它将继续发挥作用。
耗费大量资源的欧洲原子能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大型国际项目就是当代的例证。正在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也是CERN的副产品。然而,设立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回答有关宇宙本质的基本问题。科学无法预测它自身将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对撞机的发现(本书即将付梓之时,对撞机重新启动)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这种研究热情不仅为项目相关的科学家所秉持着,也为资助该项目的国家共同体所秉持着。这二者的驱动因素都不是经济利益。
2014年,CERN主任罗尔夫•豪尔(Rolf Heuer)担任瑞士著名的法语报纸《时报》(Le Temps)关于庆祝该项目成立60周年特刊的客座编辑。根据他个人的要求,他对本辑的一位作者进行了采访并作了一整版的报道,报道附上了罗尔夫•豪尔所撰写的社论:“相比于反对科学和宗教,你更应该问的是科学和宗教是否可以尊重和接受彼此的观点。我认为这是绝对有可能的,而且根据我的经验,它们的互动甚至可以更加丰富。”
尽管从表面看来,物质世界中的次终极追问仍处在终极追问滑流的纠葛之中。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一滑流不是宗教独有的(《圣经》中指出“神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承认这是全人类所共有的特点)。因此,关于整合科学实践和发现与对人类存在的终极追问,那些聆听新任科学与宗教讲席教授就职演讲的听众虽然可能态度不一,但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可能已经实现了联合。
在序言中我们曾引用了弗朗西斯•克里克的话,即他的整个科学研究事业就是希望祛除宗教对科学研究的支持,这表明物理科学的重点研究可以在截然不同的、形而上学的滑流之中予以推进。从这种意义上说,他所说的话是一个关于我们基本隐喻的惊人例证。克里克(他在剑桥住宅的门上安装了一个DNA模型)很清楚,他所秉持的、好斗的无神论远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即使在他以前工作的实验室里也是如此。
1987年,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布莱恩•皮帕德(Brian Pippard)爵士发表了一篇关于卡文迪什实验室历史的文章,其中首次指出:“根据麦克斯韦的愿望,最初建筑上的巨大橡木门雕刻了源自于《诗篇》第111章的拉丁语铭文‘Magna opera Domini esquisita in omnes voluntates ejus’(主之作为,极其广大,凡乐之嗜,皆必考察)。”
他接着写道:“1973年,一位有着虔诚信仰的研究生在搬入新楼后不久就向我提出建议,建议在大门入口处用英文展示同样的文字。我向他承诺会将这个建议提交给政策委员会,我原本认为他们会否决这个建议。令我惊讶的是,他们真心实意地支持这个想法并同意使用科弗代尔(Coverdale)的翻译文本,由威尔•卡特(Will Carter)将文字镌刻在桃花心木上:‘The works of the Lord are great: sought out of all those that have pleasure therein’(耶和华的作为本为大:凡喜爱的都必考察)。”
这位“有着虔诚信仰的研究生”就是安德鲁•布利格斯(即本书的作者之一)。调查显示,这些铭文的复杂内涵在科学界认可的普遍程度高于公众认可的普遍程度。虽然随着文化的发展,这一观点的表达形式将会发生变化,但是人类对经验世界的认知的整体深度的根本需求仍然是一直不变的:这种需求根植于至少9万年前宗教人(Homo religiosus)的认知能力。由此可见,贯穿本书的次终极追问和终极追问之间的纠葛不可能消失,它将与人类同在。
序言
第一编 创世纪 I
第一章 人类始祖
第二章 药花部落
第三章 永恒之神
第四章 伊甸园时刻
第五章 灵长类动物的相似特征
第六章 好奇心的范围
第七章 终极追问
第二编 神驱动的科学
第八章 米利都的石狮
第九章 转入雅典
第十章 穿过阿卡德米学园之门
第三编 相遇在亚历山大
第十一章 两名学生
第十二章 网格式城市
第十三章 勤奋的杰克
第十四章 开天辟地
第四编 漫长的辩论
第十五章 智慧宫
第十六章 亚里士多德之梦
第十七章 安萨里朝圣之旅
第十八章 双城记
第十九章 强压之下的沉默
第二十章 实验科学
第二十一章 宇宙法则
第五编 一目了然的宇宙
第二十二章 反对亚里士多德
第二十三章 自由的哲学思考
第二十四章 知识自由
第二十五章 辛普利丘重生
第二十六章 创造
第六编 自然的牧师
第二十七章 新纪元
第二十八章 路德教派占星师
第二十九章 实验哲学
第三十章 牛津群英会
第七编 真理之海
第三十一章 伟大的牛顿
第三十二章 美丽的系统
第三十三章 数学神学
第三十四章 无尽的海滩
第八编 发现之旅
第三十五章 两次旅程
第三十六章 秘密中的秘密
第三十七章 科学信条
第九编 创世记 II
第三十八章 文字研究
第三十九章 启封
第四十章 知识开锁人
第四十一章 外邦
第四十二章 在巴比伦的河边
第四十三章 亚当和亚达帕
第四十四章 阿里阿德涅线团
第十编 穿过实验室之门
第四十五章 霍乱时期的科学
第四十六章 访问博物馆
第四十七章 思想实验
第四十八章 自然的统一性
第四十九章 上帝之作
第十一编 结语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