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5144
  • 作      者:
    侯长林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侯长林,男,苗族,1963年1月生,贵州铜仁人,教育学博士,法学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学术带头人,现任铜仁学院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和高等教育学,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文艺作品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文学作品集14部,主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教育部“荣达教育资助基金”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其中8项科研成果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市政府奖,文学作品集《即将辞去的旧楼》获乌江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深刻变革的时代特征,从基本理论入手,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结构、价值、发展、建设五大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既讨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起源、变迁,也阐释了其发展的动力,理清了五大基本理论之间的内部联系,丰富和完善了高校校园文化理论,填补了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空白,构建了系统完整的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逻辑辩证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建设的系列对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一)大学生文化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由于其年龄、学历等情况的相似和相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所独有的价值观念、思维特征、行为方式乃至生活习性等统称为大学生文化。日本学者武内清认为,大学生文化包括四类:学习型大学生文化、偏离型大学生文化、娱乐型大学生文化和孤立型大学生文化;美国学者克拉克和特罗则认为大学生文化应该划分为学业型大学生文化、娱乐型大学生文化、非顺应型大学生文化和职业型大学生文化四类。①这些划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一些偏颇,不能准确地揭示大学生文化的类型特征。而把大学生文化划分为正式群体文化和非正式群体文化,则更能够显示大学生文化的内涵。正式群体文化主要指大学校园里的班级以及那些跨学院跨系跨专业的学生社团等正式组织所形成的文化;非正式群体文化主要是指大学校园内各种非正式群体比如“同乡会”以及班级内的小集团等所形成的文化。在大学生文化中,我们要注意大学生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群体组织,尤其要对班级、社团等大学生正式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这是因为,大学班级是大学最基层的组织,是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的活动单位或人际空间,班级的文化和社会心理氛围对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社团,可以把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凝聚在一起,让他们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美国是一个崇尚组织社团的国家,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就出现了许多由清一色的男生或女生组成的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哈佛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截至2005年2月,学校有六百多个学生社团,其中到学校登记并得到学校认可的学生社团有302个,平均每30个学生就有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哈佛大学学生社团类型繁多,主要有信仰型社团、专业学术型社团、艺术类学生社团、服务型学生社团和地域性社团等。美国高校社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比如尼克松、克林顿、布什等都曾是当年他们所在大学学生社团的活跃分子和风云人物。在我国大学中学生社团也非常活跃,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数量由成立之初的十几个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参加的学生人数不等,有的几十人,有的上百人,一般情况是艺术类学生社团人数较多,尤其是文学艺术类社团往往是几百人,有的学校甚至有上千人。这种情况还不仅仅是人文类高校,有的理工科院校也是如此。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喜欢文学艺术、崇尚文学艺术,许多人都积极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比如贵州大学的桃源诗社,成立于2004年3月,创办有诗刊《桃源志》,桃源诗社已经有成员1500余人。这些诗社成员都在进行诗歌创作。铜仁学院的晨光文学社已经走过了35年的坎坷历史,创办有《晨光》社刊,培养了一大批在黔东乃至贵州有影响的作家,比如当年的晨光文学社社长喻子涵等已经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可以说,文学艺术的天空如果缺少了青年大学生这支队伍,将会暗淡得多。
  正式群体的作用和意义很大.非正式群体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也很大,并且非正式群体的有些功能和作用是各种正式群体所无法替代的,比如在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情感归属需要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形成,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它有助于大学生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正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所说:“在哈佛,我常听人说,学生们从相互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①由此可见,学生非正式群体相互间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大学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一)当今大学已经由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
(二)21世纪的大学肩负着新的重大使命
(三)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刻转变之中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一)全方位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呼唤全面系统的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进行指导
(二)高校校园文化理论的发展呼唤高校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和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逐渐深化
(一)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的内涵界定
(二)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内在相关性

第一章 高校校园文化本质论
一、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三)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属性
(一)从自身本质特征看高校校园文化本质
(二)从自身本质属性看高校校园文化本质
三、高校校园文化本质是“化人”
(一)青年大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本质的逻辑起点
(二)高校校园文化“化人”所体现的就是高校校园文化本质

第二章 高校校园文化结构论
一、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结构
(一)大学生文化
(二)大学教师文化
(三)大学管理者文化
二、高校校园文化层次结构
(一)高校校园表层文化:物质文化1
(二)高校校园中层文化:制度文化_
(三)高校校园深层文化:精神文化
三、高校校园文化状态结构
(一)高校校园显性文化
(二)高校校园隐性文化I

第三章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论
一、高校校园文化价值的内涵
(一)高校校园文化价值的含义1
(二)高校校园文化功能
(三)高校校园文化力
(四)高校校园文化功能与高校校园文化力的关系
二、高校校园文化价值的分类
(一)高校校园物质文化价值
(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价值
三、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崇尚学术精神
(三)追求独立,倡导批判精神
(四)尊重并融合多元文化,坚守传统文化

第四章 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
一、高校校园文化起源
(一)文化起源
(二)高校校园文化起源的类型分析
二、高校校园文化变迁
(一)文化变迁
(二)对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认识
三、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

第五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逻辑辩证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人的关系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发展的关系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四)连续性原则
(五)创新性原则
三、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进行总体规划,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理性自觉
(二)丰富校园心灵结构,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全面发展
(三)引入生态化理念,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四)实施社会控制,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五)建设创新文化,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水平
(六)打造文化特色,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竞争力
(七)加强学科建设,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理论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