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改革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8163225
  • 作      者:
    作者:黄春蕾|责编:刘华鱼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从远处看,“郭美美事件”,如何防微杜渐?就近处而言,在抗疫救灾过程中,个别地方红十字会组织表现不佳,政府该采取何种监管改革措施?《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改革》从多个维度给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黄春蕾,山东东阿人,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慈善组织、公共服务改革、公共财政治理等。曾出版专著《我国慈善组织绩效及公共政策研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治理创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合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民政部理论研究课题等,参与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济南市、东营市政府有关部门等横向课题研究,在《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有关成果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21世纪之后,我国慈善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社会捐赠规模不断攀升,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增加,活动领域持续扩大,社会影响显著增强。然而,我国慈善组织快速发展中还潜藏着诸多矛盾与问题,尤其是社会自治能力弱,强化政府监管是题中应有之意。而且,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尚处于成长期,需要更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因此,以严控为导向、以双重管理为核心的传统慈善组织监管体系亟须改革。2013年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慈善组织监管改革已经起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及相关配套制度的陆续出台,但改革系统性和协调性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改革》,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入手,分析已有监管改革面临的困境,确立“有效监管”理念,以放权、监管和服务的协调和统一为整体目标,以进一步健全现代慈善组织监管制度体系为重点,系统研究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改革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评
  ★《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改革》文献基础很丰富很扎实,思维很细腻很周严,数据可信性支撑性很强,文字阐述准确流畅自然,是一部值得公益慈善领域的从业者、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党政职能部门的政策制定与执行者一读的力作。
  ——马庆钰(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三)转轨时期慈善组织监管失灵的理论分析
  西方规制失灵理论是政府针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出现失灵时,对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规制所产生的失灵现象。而转轨时期慈善组织监管事实上更多的是传统计划时期政府对慈善组织严格管制的一种延续,而不完全是源于慈善组织失灵而进行的监管,此时社会组织及社会运作机制仍然处于发育成长之中。因此,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因素,转轨时期慈善组织监管失灵除一般意义上的监管失灵之外,还有体制转轨的特殊表现,尤其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相应的政府监管职能越位与缺位以及与政府监管职能相匹配的政府监管能力的不足。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一方面,传统计划时期政府对慈善组织的全面控制显示出过度监管和行政垄断的弊端,限制和阻碍了慈善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控制型监管在监管内容和环节上出现缺位,在监管方式方法上尚无法找到有效的手段,在新的监管体制未能建立起来和发挥作用的过渡时期出现监管效率低下。
  首先,过度监管和行政垄断。在我国长期实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控制深度和广度很大,有学者将其称为“慈善组织内部决策权的外化控制”现象,即一些原本属于慈善组织内部决策的权力也被纳入政府的运作体系,导致慈善组织丧失了对组织内部事务的决策权,削弱了慈善组织的自治基础。如果从政府监管部门自利的动机出发,传统的过度监管体制具有自我固化甚至强化的内在动力,这无疑会增加改革的难度。与监管直接成本相比,过度监管导致的间接成本也不容忽视。双重登记制度为慈善组织合法化设置了很高的准入门槛,其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提高慈善组织合法性和公信力,但高不可攀的服从成本却导致大量慈善组织选择注册为公司,或不注册,使其失去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基础,抑制了慈善组织的成长发育。除注册登记制度外,公开募捐资质的高门槛也使得事实上只有少数慈善组织能够获取公开募捐资格,影响了慈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竞争环境。
  其次,监管缺位。面对慈善组织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政府逐渐丧失对慈善组织的主动控制权,以直接和全面控制为特点的传统监管手段失效,“管什么、怎样管”成为政府监管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获取监管所需的有效信息问题也时刻考验着政府监管部门。就监管机构而言,传统监管体制的惯性依然很大。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共同监管体制的初衷是构建双重审核和双重负责的“双保险”机制;但由于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管理职责交叉和模糊地带较多,两大机构相互推卸责任,反而出现了监管漏洞。因为无论对于登记管理机关,还是业务主管单位,“如何减低政治风险和规避责任成为首要目标,慈善组织的发展则被置于次要的目标上”,这显然与促进慈善组织发展的监管目标相冲突。
  ……
展开
目录

序言  马庆钰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观点


第二章 慈善组织有效监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慈善组织有效监管的内涵

第二节 慈善组织有效监管的相关理论述评

第三节 慈善组织有效监管的目标

第四节 慈善组织有效监管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改革总论

第一节 改革背景

第二节 改革历程

第三节 改革成效与不足

第四节 改革展望


第四章 入口监管改革:以健全慈善组织认定制度为核心


第一节 我国现行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制度

第二节 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制度实施情况及问题分析:以

济南和广州为例

第三节 慈善组织认定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第四节 健全我国慈善组织认定制度的相关建议


第五章 过程监管改革:以推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为重点

第一节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第二节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领域政府监管现状评析

第三节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平台的探索实践

第四节 优化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监管的建议


第六章 评估监管改革:慈善组织第三方评估制度

优化研究——以基金会为例

第一节 我国基金会第三方评估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基金会第三方评估实践:以北京市和山东省

为例

第三节我国基金会第三方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国外慈善组织评估的实践及经验

第五节 我国基金会第三方评估制度的优化建议


第七章  绩效监管改革: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绩效评估制度

优化研究——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第一节 我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及第三方绩效评估的发展

概况

第二节 我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估

:济南市的探索

第三节 我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估存在的

问题分析

第四节 建立我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估

制度的建议


第八章 慈善创新热点与政府监管改革

第一节 慈善商业化与政府监管改革

第二节 网络募捐与政府监管改革

第三节 社会企业认证中的政府角色探究:以慈展会为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