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0272771
  • 作      者:
    刘文富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文富: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大都市治理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事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8年6月赴香港大学访学,是国内比较早的研究网络政治的学者之一,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本,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先后发表“论网络社会的政治制度”(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该论文荣获江苏省哲学社科论文类三等奖;出版《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电子政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社会》(合著)、《谋略事典》(主编)等多部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研究社交媒体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出发, 聚焦于以 Web2.0 技术为特征的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 包括: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理论意蕴与时代格局,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治理空间与发展动力,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治理载体与实施路径,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发展与公共治理新形态等。 同时对未来智能化时代 Web3.0 阶段的智慧社会公共治理、 Web4.0 阶段智能互联时代的公共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生活在一个史诗般的时代, 这个时代中的机器每天都会变得更加智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信息文明也在不断发展。 正如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王战教授等人指出的那样: “到目前为止, 从功能上来分析,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以信息互联为特征的 Web1.0,以社交互联为特征的 Web2.0, 以物物互联为特征的 Web3.0 三个阶段, 未来可能经历的第四个阶段是以智能互联为特征的 Web4.0。 ”① 本书主要聚焦于以 Web2.0 技术为特征的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 同时对未来智能化时代―――Web3.0 阶段的智慧社会公共治理、 Web4.0 阶段智能互联时代的公共治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此书由来
笔者1998 年开始从事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研究。 在香港大学访学的时候, 笔者搜集到几十本网络社会、 网络政治等方面的研究专著, 随后于1999 年在 《 探索与争鸣》 杂志上发表 “网络政治学解读”, 在国内首先提出了 “网络政治学” 概念, 并在 《 政治学研究》 上发表 “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 在香港的 《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上发表了《网络时代的政治制度》。 经过认真研究, 笔者的博士论文也以 “ 网络政治―――网络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及网络社会的国家治理》”为题目。 后来该论文经修改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该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前瞻性, 目前仍有学者在引用。时间过得很快, 专著出版十年后, 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网络社会也由1.0 时代进入2.0 时代, 也就是社交媒体时代, 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都有了新的内涵和特征, 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 使得网络社会的理论意蕴、 网络社会的公共治理空间、 发展动力、 治理载体、 实施路径、 未来公共治理格局等问题需要进行新的深入的系统性的研究。 2012 年笔者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批准, 为这项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 经过七年认真的搜集资料、 研究案例、 理论概括、 逻辑分析, 本书旨在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互联网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世界上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运用。 Web 2.0 是相对于Web1.0 的互联网发展新的时代的总称, 是以六度分隔、 长尾分布等理论为基础, 以社交媒体等应用为主的一种新的互联网发展阶段的理念, 具有开放性的社会结构、 共享性的服务方式、 互动式的网络管理、 协作化的共创模式等特点。 本书从研究社交媒体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出发, 聚焦于以 Web2.0 技术为特征的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 包括: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理论意蕴与时代格局,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治理空间与发展动力,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治理载体与实施路径,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发展与公共治理新形态等。 同时对未来智能化时代 Web3.0 阶段的智慧社会公共治理、 Web4.0 阶段智能互联时代的公共治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阅读指南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创新性地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理论意蕴与时代格局。 在对网络政治与社会的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理论依据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概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进行多维度、 多层次、 理论性、 前瞻性的研究情况。
第二部分, 创造性地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治理空间与发展动力。 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 为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必须理性地建构网络公共领域, 包括倾力建构网络空间新场域, 理性建构网络群体新主体, 大力建构协调合作新机制, 以及全力打造综合治理新范式。
第三部分, 创新性地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治理载体与实施路径。 在社交媒体时代, 需要从确立人本化智慧服务、 构建智慧化治理机制、 形成标准化架构系统、 提供开放式共享资源及确保互动式智慧透明五个方面加强智慧政务建设。
第四部分, 创造性地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发展与公共治理新形态。 在社交媒体时代, 网络民主有了新的发展, 需要增加网络民主制度供给。 为加强网络社会建设, 解决新的数字鸿沟, 必须加强智识教育, 维护网络社会安全, 构建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
第五部分, 探索性地研究了未来智能化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格局。 未来的网络社会发展, 将进入互联网颠覆性大潮的、 新的蓝图, 世界进入 “大数据、 大场景、 大连接、大智慧” 为主要特征的 “智慧社会”, 也有人称之为 Web3.0, 或者是语义网时代。 应对这一时代的治理法则包括: 筑牢网络社会的混合式基石, 发扬人类发展的混合式智慧, 运用经济发展的混合式方略, 采用社会治理的混合式模式, 创建混合式组织。 以 Web4.0 技术为特征的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智能化时代。 智能化时代将会出现新的突破, 面临新的挑战、,呼唤新的治理。
本书价值
本书选题新颖, 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对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进行了系统性、 前瞻性的深入研究, 厘清了新时期网络社会的发展脉络, 具有较强的 “科学性” 和 “逻辑性”。 本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创新性和总结性的工作, 适应了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研究领域新的发展。 本书的价值和影响有以下方面:
第一, 本书研究对以 Web2.0 为技术的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是社交媒体时代组织管理的活动和过程, 是协调国家、 社会与个人三者关系的过程, 也是协调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过程, 包括公民公共需求表达的新方式、 公共权力公民参与的新形式、 个人需求与政府互动的新关系、 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结合的新范式等方面。 随着网络进入社交媒体时代,新的网络空间及网络社会形成了, 公民公共需求表达的新方式也由此产生了, 在这样一个新的网络空间和公共领域内, 出现了公共权力公民参与的新形式, 并在此基础上, 出现了个人需求与政府互动的新关系, 且这种关系是相互的, 由此进一步发展, 必然出现网络社会治理的新范式。
第二, 本书研究对社会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社交媒体时代, 公共治理面临着网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是当前理论学界需要高度关注研究的问题, 对此背景下的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特征和路径进行深度探索,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因此本研究具备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和社会推广意义。 本课题提出的多篇研究报告, 得到了有关党政机关的采纳和认可。
第三, 本课题关于网络政治和社会治理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课题组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并多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言交流,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笔者的研究成果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美公共管理学术会议平行会议上进行了分享, 受到了较大的关注, 还在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安徽大学等举办的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分享。
由 Web2.0 技术所引发、 引导的一场重大转变已经开始了。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社会动力, 能够真正以 “人+互联网精神” 为核心转变观念和服务形态, 促进社会治理新空间、 新格局、 新机制的形成。 未来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谁也不能给出准确的描述。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无论您从事何种职业, 在哪里工作, 在哪个部门任职, 都将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六度分隔理论确实管用的话, 那么您离所有的客户和潜在的客户都不会太远。 请不要犹豫, 仔细阅读本书, 它将指导您更快更好地发展您的客户资源,做好您的工作。
欢迎来到社交媒体时代!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理论意蕴和时代格局
第1 章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研究范畴
1.1本书的研究内容、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1.2本书的基本设定、理论模型和基本逻辑
1.3 本书的立论依据
1.4 本书的研究意义
第2 章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研究概览
2.1 我国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研究
2.2 国外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研究
第3 章 社交媒体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影响
3.1 Web2.0 的主要内涵
3.2 Web2.0 阶段的社交媒体
3.3 社交媒体时代的思维特征
第4 章 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发展格局
4.1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理论意蕴
4.2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发展格局
第二部分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空间和发展动力
第5 章 网络社会的公共领域
5.1 网络公共领域的结构机理
5.2 网络公共领域的动态机制
5.3 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建构
第6 章 网络社会的组织运行
6.1 网络自组织出现的动因
6.2 网络自组织的基本含义
6.3 网络自组织的运行机制
第7 章 网络社会的政治动员
7.1 网络政治动员的内在结构
7.2 网络政治动员的重要特点
7.3 网络政治动员的基本对策
第8 章 网络社会的政治传播
8.1 网络政治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8.2 网络政治传播的新特点
8.3 网络政治传播的新功能
8.4 网络政治传播的新关系
8.5网络政治传播的新法则
第9 章 网络社会的文化发展
9.1 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9.2 网络文化的内在结构
9.3 网络文化的发展态势
9.4 网络文化的构建路径
第三部分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载体与实施路径
第10 章 智慧政务建设
10.1 智慧政务建设的基本内涵
10.2 智慧政务建设的本质特征
10.3 智慧政务建设的路线图
第11 章 社会治理范式
11.1建立集体用户价值, 实现多元治理
11.2 努力激活网络效应, 实现互动治理
11.3 通过社会网络工作, 实现无缝治理
11.4 强化动态联合能力, 实现柔性治理
11.5 鼓励开展重组创新, 实现智慧治理
第12 章 社会治理路径
12.1社会治理新的特征
12.2 社会治理新的变革
12.3 社会治理新的路径
第13 章 网络社会监督
13.1网络社会监督的基本内涵
13.2 网络社会监督的基本特征
13.3 网络社会监督的主要功能
13.4 完善网络社会监督的对策
第四部分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新形态
第14 章 网络民主发展
14.1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民主发展背景
14.2 社交媒体对民主政治的推进作用
14.3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民主发展路径
第15 章 网络智识教育
15.1 智识教育的研究背景
15.2 智识教育的实施基础
15.3 智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第16 章 网络政治生态
16.1网络政治生态的内涵
16.2 网络政治生态的特点
16.3 网络政治生态的构建
第17 章 网络社会安全
17.1网络社会安全面临的挑战
17.2 影响网络社会安全的缘由
17.3 确保网络社会安全的对策
第五部分 未来智能化时代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的格局
第18 章 Web3.0时代的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
18.1 智慧社会的基本要义
18.2 智慧社会的发展基础
18.3 智慧社会的时代特征
18.4 智慧社会的治理法则
第19 章 Web 4.0时代的网络社会与公共治理
19.1 智能化时代将会出现新的突破
19.2 智能化时代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19.3 智能化时代将会呼唤新的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