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文明的经脉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174381
  • 作      者:
    姜义华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姜义华,江苏扬州人,复旦大学文科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历史学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的中华文明历尽沧桑,今天又踏上了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在这个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当代中国人更要有着充分的自信来理解、把握和阐释我们自己的历史与道路。
  《中华文明的经脉》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政治经济和社会实践体系,以及话语体系,就是这个整体的主要经脉。我们的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但起源于古老的传统,更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代人现实的斗争与实践中。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文明的经脉》:
  五、以家国共同体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占支配地位的家国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得以长久存在并不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家庭、家族、宗族一直是社会生产、社会交往、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但人们相互之间还有广狭不等的地域性联系、纷繁复杂的各种经济联系和族类联系,以及‘其他各种不同层面的社会联系。至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更渗透到人们生存的全过程,以大一统为主要特征的国家联系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化,形成不可分割的家国共同体。在这一家国共同体中,社会道德、社会礼制、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以家庭伦理、家族伦理为起始,由家庭、家族而地区,而国家,而天下,逐步向外扩展。任何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衰老再到去世,都是由家庭而逐步递升至国家这一社会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存在都只能依附于这一家国共同体。家国共同体的价值远远高于并永远优先于个人价值,个人存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家国共同体方才能够得到真正实现。
  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是一种为等级差序所主宰的社会共同体。在等级差序结构中,每一个人、每一个层级,都有其确定的角色地位,这就使共同体得以保持稳定。但在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中,权威与服从其实又都只是相对的,职责和义务也是相互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被视为天下之达道。在家国共同体中,人们的身份与地位经常转换、流动、升降、变迁,“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连皇帝的位置都可觊觎,何况这一等级差序结构中的其他位置?父原本就是子,子终将成为父;大宗原先可能本是小宗,小宗很可能会独立为大宗;经由举荐或科举考试,平民可以成为官宰,官宰也很容易成为一介平民。总的结构是一种保持着等级差序的共同体,但每个人的地位又非永久固定不变,这就使这一共同体始终充满活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近代以来,中国开始形成了以私人所有制和高度契约化的市场交易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西方以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康德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倡导的个人本位主义、人权理论,以及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私人财产所有权不可侵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契约自由、罪刑法定及主权在民等法治原则陆续传人中国。人们在抨击以家长制为核心的封建家族宗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时,连带否定了传统家国共同体这一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平衡力和再生力,以及它在稳定和重建大一统国家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及社会本位主义影响下,一些人致力于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思想意识形态上打破传统的家庭、家族、乡里关系,打破传统的个人、家庭、乡里、国家、天下的同构关系,而代之以纯粹的契约关系和商品交易关系。但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中国非常薄弱,这就使个人本位主义的呼吁经常只局限在少数知识人圈子之内,游离于广大民众实际需求之外。尤其当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时,各个新兴的政党、军队、企业、学校、社团,要使自己具有真正强大的力量,都离不开对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依仗和利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中华文明是有机的整体
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整体性
中华文明整体性的百年裂变
走向现代:中华文明的伟大转型
以文明尺度回溯改革开放四十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的解放运动推动
中华文明走向新时代
当代世界多元文明视野中的中华文明

第二编 中华文明的经脉系统
中华文明经脉系统的构成
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演进
中国传统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
让儒学回归人文化成
不应漠视“国学”概念的非科学性
附:循名责实并非禅和子斗机锋
还国学一个正确的定位

第三编 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
“文明根柢”是我们的精神基因
中华文明的根柢和核心价值
中华责任伦理的形成与演进
中国人为和平之人种
——《孔教经世法》序

第四编 中华文明的实践体系
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历史与现实
附:百代都行秦政法
孙中山的实业救国思想与工业化蓝图
礼仪之邦:传统社会自我治理
礼治的现代意义

第五编 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自己解释历史的话语体系
正本清源:建立合乎中国实际的历史观
走出思想上文化上的“被殖民”
拾人牙慧的“中华帝国”论可以休矣
深入了解中国和世界:推进学术再创造
章太炎思想学术的现代品格
章太炎与中国现代学术基础的奠定
坚守中国文化主体性
——重读《华国月刊》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