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幽致叹何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55598
  • 作      者:
    翟永明[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从内容来说,《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是当今诗坛的一项创举——以长诗写长卷《富春山居图》,不仅与文人画及其所表征的文化传统展开对话,而且尝试激活古典诗文的诸多要素;旁征博引,诗备众体,将古典山水诗、游记、画论和题画诗熔汇一炉,让这些源远流长的生命血脉注入了新诗的当代意识。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由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的著名书装设计师朱赢椿设计,采用同样兼备古典意趣与现代审美的无脊线装。此外,多媒体的呈现方式非常新颖,从一幅画到一首诗,从一首诗发展为新媒体出版物;通过H5二维码进入声影世界,让读者全方位地沉浸于诗歌及其衍生出的丰富世界。


更多精彩,点击进入中信出版集团品牌店》

展开
作者简介

  翟永明,诗人,成都“白夜”酒吧经营者。毕业于四川成都科技大学,曾就职于某物理研究所。现于北京、成都两地写作生活。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各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出版有诗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翟永明的诗》《行间距》等十余本,随笔论文八本。在诗歌写作中,翟永明一直保持充沛的写作和思考的活力,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问世,在中国诗坛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并于2007年获得 “中坤国际诗歌奖·A奖”、于2011年获“意大利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于2013年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等多个国际诗歌文学奖。作品曾被译为英文、法语、荷兰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并在上述语系国家发表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以《富春山居图》为创作灵感与素材。在这首长达三十节的长诗中,诗人频繁地往还于当下与过去之间、出入于现实与画卷内外,以个人真实的和想象的行旅为主线,串连起当代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蒙太奇画面,最终将横跨今古、时空交错的一幅宏大“风景”,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在这趟穿越古今的行旅背后,既有作者的怀古之幽思,也融入了作者对人类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作者旁征博引,诗备众体,将古典山水诗、游记、画论和题画诗熔汇一炉,让这些源远流长的生命血脉注入了新诗的当代意识,是当今的诗坛上的一项创举。


展开
精彩书评

  她调动起所有相关的古典资源,写成一首数百行的长诗,毕其功于一役,仿佛要与《富春山居图》相匹敌。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 商伟


  读翟永明的长诗《随黄公望游富春山》,让我更坚信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投合文化大多数的趣味,会出现这样充满创意的作品吗?

  如果逢迎文化大多数的愿望,会出现这样抱负高远的作品吗?

  如果信任文化大多数的常识,会出现这样心境阔大的作品吗?

  ——文学批评家、作家 李陀


展开
精彩书摘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幽致叹何穷

  序诗

  从容地在心中种千竿修竹

  从容地在体内洒一瓶净水

  从容地变成一只缓缓行动的蜗牛

  从容地  把心变成一只茶杯

  从来没有生过、何来死?

  一直赤脚、何来袜?

  在天上迈步、何来地?

  在地上飞翔、何来道?

  五十年后我将变成谁?

  一百年后谁又成为我?

  撑筋拔骨的躯体置换了

  守住一口气  变成人生赝品

  一

  一三五〇年,手卷即电影

  你引首向我展开

  墨与景  缓缓移动

  镜头推移、转换

  在手指和掌肌之间

  走过拇指大小的画题

  走进瘦骨嶙峋的画心

  我变成那个浓淡人儿

  俯仰山中

  随黄公望   寻无用师  访富春山

  那一年  他年近八十

  “不待落木萧萧  人亦萧条

  随我走完六张宣纸,垂钓此地

  那便不是桑榆晨昏”

  我携一摞A4白纸,蓝色圆珠笔

  闯进剩山冷艳之气

  落叶萧萧 我亦萧条

  剩山将老 我亦将老

  二

  一片浩渺,千年空白

  目光摇过三分之二的位置

  有形无形  严子陵都在这里钓鱼

  我们熟知的中国故事:

  政治、道家、渔樵、归隐

  多少人争相说过,我们时时记起

  近处连绵之山,远处空无一物

  随黄公望,拄杖、换鞋

  宽衣袖手  步入崇山峻岭

  “问道富春山  寻源师造化”

  十四世纪的绘画经验

  将要变成二十一世纪的广告语

  十四世纪散点透视的邻里人家

  变身为二十一世纪重叠的城市通衢

  十四世纪向上生长的绿色

  化为二十一世纪垂直超高的大厦

  近处仿真效果  远处景观林立

  三

  山被推远,慢慢隐入云端

  生于南宋,南宋亦被推远

  望临安,满城尽为瘦金体

  望燕京,燕京全是蒙古汉

  那是我们的历史,政权更迭的历史

  不是朝代的问题,那是族群的问题

  踩着教科书缓缓行

  我想起文天祥、李清照、赵孟頫

  不世出的人物,今天再也不出

  一切皆为碎片,从人到物

  新诗铸就  织成围脖

  140个字不能让

  我和十四世纪,摩擦生烟

  点亮一片密林的颓废

  远山、近岸、村庄、小路

  四座山峰,两片水域

  次第在我眼前展开

  平远、深远、高远

  我上上下下,领会隐喻

  有人在一旁说:

  “中国望向过去

  美国望向未来”

  图像“过去”

  政治含义的“过去”

  在同一幅画的肌理中

  微微侧转  成为线性笔墨

  天下即天下

  并不世界

  我在“未来”的时间里

  走进“过去”的山水间

  过去:山势浑圆,远水如带

  现在:钓台依旧,景随人迁

  过去:先人留下有机物

  现在:三尺之下塑料袋

  黄公望的脚印从常熟一路走到台湾

  我的脚步   纸上一走三百六十年

  四

  天地一容膝:枯坐这里下棋的老人

  将不记得归路

  一点两点千万点的苍山

  身体那么多病

  此刻却无声息  袖手极目

  便忘了人间年龄

  一窝酒溅起哲学

  一阵风卷来辞赋

  一身骨头变轻  当一捧水

  被风吹皱  它看清我脸上

  纷至沓来的纹路

  额外的生命支付已毕

  五

  天地一容膝:枯坐在网吧的90后

  也不记得归路

  他们不再抽烟

  不再抵抗  也不再上路

  一个虚拟的“我”现身

  一杯蓝色饮品让“我”上瘾

  大脑沉睡  反射神经依然活跃

  左键右键改变人的肾上腺素

  除了飞机,已没有鸟的腾空感

  除了黑白,月亮不再生辉

  “我”不再是我

  除了快速检索

  信息在大脑中布线

  突然你触电  肉体离开

  将心沉溺于透明眼球

  凝固于灵魂最后那一声“嗨”

  六

  让我屏息一小会儿

  长啸半声

  让氲氤之气落入肺中

  开出儿童之心

  让我出神一小会儿

  跳脱焦虑至纸上

  让图像的威力固定在点、线、面

  阔笔晕染出一段潜修时间

  让我气馁一小会儿

  专注半晌

  让岩石、坡地、枯干的意象

  进入身体,疏密有致

  让我吐气一小会儿

  把百骸松开

  一呼自丹田

  再呼上云端

  七

  最后时刻  冠状动脉像

  暗红花朵怒放

  瘦骨铮铮作响

  排山倒海的淤血

  钻进一颗狂狷之心

  浓墨 淡墨

  青苔 碎苔

  死灰 铁灰

  点状 网状

  不过意思而已

  一口呼吸转向我

  叙述者索要那些签名

  你不能怀疑我的疑虑

  我要去的地方 它不能跟随

  昨晚 我将手指向那个美好

  它完全拒绝随风飘逝

  拒绝成为我的一部分 拒绝

  像生命一样结束 像人

  本质上 无法选择生死

  八

  老人说:人生如流水线流转

  你我只是来一个扔一个的废品

  唯有机器不停地运转

  年轻人唱:人生如流水线流转

  你我都将抛光锃亮

  唯有机器不停地运转

  九

  走马苍崖  走笔胸前

  夕阳折射出一株灵芝

  一骑压万山

  这是亿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在追赶

  把上千年光阴挤为齑粉的光年

  我感觉自已在透支  也在穿透

  新的距离  双眼在调距

  光线暗了下来  向幽深前行

  吹雪的日子吹淡鸟巢

  吹淡盘古  光线的强度是一种颜色

  漫游者的目光也是

  “我想要一杯黑咖啡”

  “我想要打电话到北京”

  作为一个时间穿行者

  我必然拥有多重生命

  每重生命都走遍每重山水

  即使长夜永昼在一刹那中更迭

  政治更迭  也在身边飞速运转

  “我想要一双手,捧住我的心脏”

  “我想要一支烟,抬出好些个典故”

  我以光速时间穿行

  几千年的时间吹成碎片

  记忆遥远还是地理遥远?

  凭借网络  “我已忘路之远近……”

  没有地图  何来地理?

  唯有山水  不问古今

  十

  黄昏降下来,小路时隐时现:

  一棵树、一身孤、一叶轻,

  一窟鱼、一溪绿、一石脆,

  一只鸟懂得一种沉默

  高士出现了,虚步跨过石桥

  我与他一擦肩

  行过数千年

  秩序出现了  在崇山峻岭中时隐时现

  我与美一擦肩

  错过几千年

  平衡出现了  大院小屋如秤砣

  压住了  毛驴和人物的重量

  像许多已知未知的谜团

  凡事都有因果  笔力也如此

  起势永远在终势之前

  同一座山,同一条路

  同一布置,拜自然

  拜丹青之峥嵘

  它匍匐在每一张纸的接缝间

  大树小树,一偃一仰

  古人今人,一前一后

  随黄公望,走进走出

  一段临场经验

  ……


展开
目录

序言/李陀

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二十一世纪富春山居行 ——读翟永明《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商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