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叶圣华自选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088337
  • 作      者:
    叶圣华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叶圣华,男,1941年出生于湖北黄陂。作者一生种过庄稼、当过工人、作过党务、修过方志、写过党史、编过杂志、办过报纸、干过人事、管过财务、搞过基建,是一个典型的经过”十全大补”的杂家。文学创作只是其业余爱好。作者先后出任过大型史志丛刊《春秋》杂志社长兼主编;《武汉晚报》副总编辑、副社长。武汉市第九、第十届人大代表;武汉市第四届文联委员。享受过武汉市政府专家津贴。2001年在新闻记者岗位上退休。
  作者19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4岁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代表会,34岁散文入选初中三年级语文课本。主要从事诗歌、散文创作,也写过小说。作者加入过包括省、市作协在内的诗歌、散文、散文诗、诗词、报告文学、民间文学、世界华文、新闻、党史、历史、文史、地方志等全国和地区性的协会、学会、研究会组织近20个;还当过其中某些组织的副会长、常务理事和会员。其代表作曾入选全国和省市级多家出版社选编的专集十多部。1987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新诗集《爱的童话》。《叶圣华自选集》是作者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五十年的优选之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叶圣华1941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当过农民、工人,做过党务,编过杂志,办过报纸,曾任大型史志杂志丛刊《春秋》杂志社长兼主编,2001年在武汉晚报副总编辑任上退休。文学创作是叶圣华坚持一生的业余爱好,他19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4岁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散文作品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其代表作曾入选10多部国内出版社选编的专集。叶圣华50多年的业余创作生涯中,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100多万字。
  《叶圣华自选集》分“散文随笔卷”、“诗歌卷”、“古诗雅鉴卷”三卷。
  《叶圣华自选集》所选作品,贯穿作者一生的创作理念:“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说自己想说的心里话。”
展开
精彩书摘
  《叶圣华自选集》:
  1963年,毛泽东主席曾在武昌问几个小青年:“你们知道武昌有个都府堤吗?”并且还主动热情地告诉他们:“那是长江边上的一条小街。”一位国家元首,他要心系多少国家大事,居然还想起四十多年前的长江边上的一条小街,由此可见,都府堤在领袖心中的分量。
  从此,都府堤、农讲所、长江边上的一条小街,便举世闻名了。并且成为武汉人心中的亮点,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光荣与骄傲。我这辈子的人生经历,也有幸和这条小街结缘。
  记得那是1968年的冬天,我们一伙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受命走进了农讲所。我们的任务很明确,为农讲所纪念馆的复展征集史料。这支队伍集中了一批专家和干才,李涌泉、欧阳值梁、张志善、李婉霞、涂传圣等人都是精兵强将。同时,还有从工人、老师、大学生、解放军中抽调的生力军。姑娘们年方十七八九,小伙子也不过二、三十出头。那时,我们都明白在做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在那个风雷激荡、如火如荼的岁月,虽然大街上的高音喇叭不时传来喧嚣,我们这支队伍的心境却显得特别镇定,大家心无旁骛,很快进入了角色。那一年的冬天显得有点冷,不时还下着大雪。会计张培春总是在办公室烧好一盆炭火,我们就围坐在火炉边讨论计划与选题。大伙的心立刻飞到黄麻,飞到阳新,飞到井冈山……全新的任务立刻使我们脱离了市井喧哗,远离了人间是非,走进了历史的腥风血雨,穿行在大刀和长矛、洋枪和土铳的历史较量之中。我的同事们很优秀,他们走黄麻,奔潇湘,出阳新,上井冈;跋山涉水,餐风饮露,不辞辛劳;他们考证历史,追踪事件,查遍浩瀚档案,探访历史名人,获得了大批珍贵史料。于是,善于思考的欧阳值梁整天在资料室求证精编;精于策划的李涌泉常常沉思于总体布局的深化;画家涂传圣则在版面设计上充分展示艺术天才;勤奋的张志善“失踪”几天后总能带回令人期待的信息;严谨的李婉霞在资料的甄别中常常提出令人信服的思考……这帮人太能干了!记得在农讲所纪念馆开展的那天,大家的脸上都流露出会心的笑……
  于是,长江边上的这条小街从此便热闹起来,工人、农民、学生、解放军纷纷涌到这里,人们静静地踏着青青的石板路,走进教室,走进操场,走进陈列馆。农讲所成了一个大课堂,每天都在开阔人的胸怀,陶冶人的情操,拓宽人的思路……
  望着参观人流鱼贯地走进农讲所的大门,我常常站在毛主席曾经站过的那颗大树下,情不自禁地走进历史……
  我记得我采访过杨德圃,他告诉我,二七大罢工以后,在追捕李之龙的那天早晨,特务刚刚走进花楼街的一个院子,机警的李之龙便夺窗而出,桌子上的两根油条和一杯豆浆还在冒着热气……
  我记得我采访过罗章龙,在那个年代,他无疑是一只“死老虎”。他捧着一个用来吐痰的搪瓷缸,一边咳嗽,一边反复声称他不反对毛主席,精神似乎有些恍惚;但是,他又能如数家珍地告诉我,参加五次党代会的代表名单和会场布置的点点滴滴……
  我记得我采访过李伯刚,我还采访过林育南的女儿林光秀……他们提供的史料是珍贵的,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难忘的……
  在那一段日子里,我常常感受到一种心灵震撼。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常常一同走进历史的隧道,目睹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并且真正理解什么叫来之不易。尤其是每当我走进毛主席旧居,看到杨开慧的那张照片,和毛主席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用过的那盏灯,心头便油然升起一种敬意。他总是夜以继日地写,据说有时写累了,还跑到民主路的那家哈胖子牛肉馆,吃上一碗牛肉面……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时过四十多年,毛主席还记得长江边上的这条小街了。
  1977年春天,我的好友徐刚从北京来汉探亲,他要我陪他去探望在汉口卫校工作的姐姐,我顺便给他讲了农讲所的故事。极有政治敏感的徐刚当即约稿,要我写一篇散文。由于农讲所这段历史对我来说已是胸有成竹,写起来十分得心应手,两天之内就交卷了。徐刚很高兴地带回北京,1977年5月,便以《长江边上的一条小街》为题,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头条。这篇短文开始我并不在意,没想到引起不同凡响。“长江边上的一条小街”成了农讲所的代名词,一位诗友还写了同题诗。更令我难忘的是还引出一件牵肠挂肚的故事。文章发表不久,我收到从湖南寄来的信,信封是用牛皮纸糊的,文字虽不尽通顺却情真意切,她要我帮她寻找失散几十年的爷爷。她说:“看了你的文章,晓得你是了解我们湖南人的事的,我的娱驰告诉我,爷爷十几岁就跟毛委员上了井冈山,说是打土豪去的,为什么事到现在还不回家?求你帮我找一找……”看了这封信,我立刻心里一沉,不管这位湘妹子或是湘嫂子的要求是否正常,孙女找爷爷总是天经地义的。我一连几天如坐针毡,束手无策。由于她没有留下地址,我只好将那封信转给湖南省民政局。我知道,在那个年月,这无异于将一颗小石子丢进茫茫大海,她的爷爷怕是永远也找不到的,他应当是跟着毛委员上了井冈山了,他绝不是忘了回家的路……
  这是“长江边上的一条小街”给我留下的一个永恒的记忆,每当想起它就心绪难平。
  去年冬天,老同事张志善热心快肠地给我打了几次电话,说是农讲所要请当年“二办”的老同志回家看看。已经几年没有到农讲所了,我异常兴奋。十二月二十四日一走进农讲所,我真的有回家的感觉。老同事相见,一个握手,一声问候,串起几十年的暖流。想起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有说不完的话。大家欣喜地看到“二办”之后,农讲所的几代人又续写了许多精彩故事,周斌所率领的这支队伍更趋现代化了,他们不仅用传统思维向人们展示历史辉煌,还运用声、光、电手段向世界说话。
  走出农讲所大门,我们又在长江边上的这条小街徐徐漫步,倾心畅谈。长江边上的这条小街是一个大熔炉,我们都在这里“炼”了一回,张炎炳还“炼”得拄起了拐杖。但是大家都觉得非常值得。举目远望,都府堤已经完全变了,它已经变成一条绿荫扶苏,青幽别致的历史文化街了。旧居一侧还建起了一座雕塑公园,这里已是人们走进历史时空,穿越几代人的信念,陶冶高尚情操的精神家园。不是我情有独钟,这里真的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当你在红安饮了天台泉,在麻城看了红杜鹃,在黄陂上了木兰天池,在江夏听了梁子渔歌,你还不妨到长江边上的这条小街走一走,你的精神会得到慰藉,你的心情会为之一振。
  ……
展开
目录
自序

散文随笔卷
第一辑:历史的足音
雁过留声
长江边上的一条小街散记
只研朱墨作春山一高端方谈录
伍修权:“历史是教科书”
程思远:“反映历史要实事求是”
张平化:“写春秋要敢褒敢贬”
林一山:“办杂志是一种精神追求”
黄钢:青年人都要认真学习历史
陈荒煤:要突出历史名城地位
宋侃夫:城市建设要顺应民心
王任重:还历史的真面目
铁马冰河人梦来
河中的流沙
那天正下着雨
卧榕
天台泉
山泉伯
莫教弦管作离声
海思
仙人掌与花

养菊趣谈

春天的幽默

散文随笔卷
第二辑:西方的月亮
白宫门前的和平鸽
华盛顿的双色塔
小松鼠和红草莓——蒙特利人与自然散记
天才的平衡
美利坚散记
UAS先走
美国人的脚
在加州吃牛肉
好想克劳斯
马克思广场好冷
别了,柏林墙
问道凡尔赛
安特卫普的晚餐
伦敦,不速之客夜敲门
海德公园的演讲角
艾冯河上的小船
意大利组曲
威尼斯咏叹调
比萨斜塔变奏曲
罗马斗兽场狂想曲
小企鹅的天堂
毛利人的碰鼻礼
绪方进先生的笑容
俄罗斯远东纪行
戒备森严的友谊
远东吃西餐
混血儿莎夏
燕麦·军港·直升机
被出卖的“列宁”

诗歌卷
第一辑:江风海韵
小岛


海的矛盾
帆与桨
礁石
反思
省悟
盼望
信念
海滩拾贝
捕蟹者说
河道,正在疏通
在大江的拐弯处
在汉水的人江口
立交桥
船队
跳板
漩涡

过瞿塘
走西陵
出吴淞
问神女峰
啊!三叠泉
雨花石
莫愁女
漓江情
我走进芦笛岩
仰望日光岩


诗歌卷
第二辑:爱的箴言
故乡的云
弯弯的石拱桥
将军之家
杜鹃
竹根
山泉叮咚
纪念碑,你没有沉默
倒水河,弯曲是你的骄傲
访延安(信天游)
爱的童话
雏鸟与大树
迎春
露珠
春的花圃
秋的小溪
落红
秋雨
红叶
鸟巢
我们的爱……
当月亮隐进云层
爱的小溪
月下
篱笆
秋之恋
霓虹灯
雨中小巷
卖甜米酒的少女
生活的色彩(三首)
昨天
诚实
皱眉
窗外,红叶与绿叶在争吵
童心(二首)
在公园(二首)
江汉怀古(六首)
无题
七律五首
抗洪曲(二首)
欧行杂咏(三首)

古诗雅鉴卷
刘禹锡诗十首雅鉴
长恨人心不如水
今逢四海为家日
便引诗情到碧霄
沉舟侧畔千帆过
深锁春光一院愁
为君扶病上高台
水流无限似侬愁
恨无消息到今朝
飞人寻常百姓家
前度刘郎今又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