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荒煤文集.2,散文.上:1934-198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6037871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荒煤(1913-1996),作家、文艺理论家、电影事业家。笔名荒煤。193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灾难中的人群》。三四十年代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刘麻木》、《忧郁的歌》、《长江上》;独幕剧《黎明》、《打鬼子去》、《我们的指挥部》;报告文学集《新的一代》等。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文艺理论评论著作《为创造新的英雄典型而努力》、《解放集》、《回顾与探索》、《荒煤文学评论选》、《攀登集》、《探索与创新》、《点燃灵魂的一簇圣火》;散文集《荒野中的地火》、《冬去春来》、《梦之歌》、《人在旅途》、《荒煤散文选集》;回忆录《永恒的纪念》、《难忘的梦幻曲》;并出版《荒煤选集》等。曾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出版社首任社长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陈荒煤文集2:散文(上,1934-1986)》为“散文”卷。收入作者自1934年至1996年写作的散文136篇(第2卷62篇,第3卷74篇),时间跨度62年,是作者主要的创作成就之一。其中多数作品曾收入作者生前编订的《荒煤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初版)、《荒野中的地火》(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梦之歌》(花城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荒煤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永恒的纪念》(重庆出版社1992年10初版)、《难忘的梦幻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8月初版)、《冬去春来》(江苏出版社1994年12月)。少数散见于报刊的作品在编辑文集时也一并选人。目次排列均以写作时间(或发表时间)为序。编辑文集时保留作品的原貌,除了对个别明显的错字做了更正外,不做任何修改。文中注释均为作者原注。
  自1964年文艺整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到1978年年初,作者长时间受到批判甚至入狱监禁,被迫辍笔14年。“文革”后复出,发表的第一篇散文作品是《永恒的纪念》(载于《人民文学》1978年第3期)。
展开
精彩书摘
  邓颖超同志下山来了,周总理和我们告别时笑道:“你们都是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应该照毛主席的教导,和党校的同志交朋友、谈心。”
  他还嘱咐我们,希望我们写好剧本时告诉他,他愿意听听。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也觉得非常意外,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却笨拙地说了一句:“你哪里有时间?”周总理笑道:“抽点时间嘛。”
  经过周总理的提醒,我们又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讲话》,注意交朋友、谈心。后来终于写起了一个初稿,反映太行山晋东南小麦产区,我们和日本侵略者开展的一场严重的粮食争夺战。剧名就叫《粮食》。
  我们给周总理写了封信,希望他抽时间听听剧本,给我们指示。好几天没有回信来。我们想,周总理正在忙着召开“七大”的准备工作,大概不能抽出时间来了。
  不料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周总理的信。一看见信封上那雄健的签名,我顿时兴奋得心跳起来,连忙跑下山去向其他同志报告这个喜讯。
  周总理不仅约好时间要我们去他那里读剧本,还向我们表示抱歉,因为我们的信被夹在一些不紧要的文件里。他因为忙,好些天没看这些文件,直到看完了这些文件,才发现我们的信。
  那天晚上,我们来到杨家岭周总理的窑洞里,他又一次对拖延回信的事表示歉意,使我们深受感动。这时候,我们都很高兴,但的确也有点紧张。想到我们几个年青文艺工作者的初稿,自己也感到不成熟,却拿到中央领导同志面前来读,怎么能不紧张呢?
  周总理很忙,我们念到深夜了,还不时有人送文件电报给他签阅、批示。这时他就让我们停下来,等他看完文件再读,我们也怕打扰他,一声不响坐在那里,注视着总理。这时候整个窑洞安静极了,只听见他翻阅文件纸张的声音,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声。因此有一种心情,赶紧把剧本读完了吧。
  接着读剧本时,或者不能“进入角色”,或者就不知不觉读快了。
  可是总理却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听。我们读的中间,有时觉得语言或情节有问题时,不知不觉抬起头来,似乎看看总理有什么反应。我们看到他不是在面前一张纸上写点什么,就是目光炯炯,亲切地注视着我们。有时,看出我们的心理,就笑着叫我们不要忙,慢慢读。
  剧本读完了,总理肯定这个剧本的主题和题材是好的,有意义。也坦率地指出,写的粗糙,人物形象不生动。又鼓励我们继续修改,再改得好一些。说这是“练兵”,开始写不熟悉的东西,总是有困难的,开头难,慢慢就不难了,哪有小孩走路不摔跤的?歪歪倒倒,慢慢也就会走了……
  我们就像倾听一个长辈的亲切谈心一样,听周总理谈他的意见。他始终毫无倦意,平易近人,十分关怀,又坦率严肃地谆谆教导。有时有几句严格的批评,也丝毫不感到紧张,相反,听到他那亲切的笑声,坚定的语气,看到那和蔼的笑容,直射向我们心头的密切注视,感到确是击中我们的要害,抓住了我们的弱点,觉得语重心长,倒会心地笑了起来。
  最后,周总理详细地询问了一个数字的问题。因为剧本中敌我双方都强调,晋东南地区的小麦产量很大,无论对我军或敌人,都是重要军事物资,必须尽一切力量争夺到手。我们写了一个数字,说这地区的产量竞占整个华北产量的百分之几。
  周总理问这个数字的根据从哪里找到的,是否可靠,提供数字的同志是什么干部,是否懂农业,是不是本地干部等等。之后,他想了想,肯定地说我们这个数字恐怕有错误。于是他站起身来找出一本文件翻阅,指给我们看。果然,我们把这个地区的产量,占华北的产量的百分比搞错了,写得过大了。
  周总理说,他当时听了就有点怀疑,因为如果产量那么大,我们八路军只出动一个团的兵力,想把粮食抢到手,是不可能的。他还笑道,你们艺术家是不大注意数字的,可是这样关系到全剧斗争的数字,不能不注意。我们对总理的惊人的记忆力感到敬佩和惊讶。他在日理万机的繁忙的工作中能记住一个小地区(当时我们已经有许多大块根据地)小麦产量的数字,一听到数字就能发现差错。
  ……
展开
目录
一颗被人撇弃的砂子
饿
记十二月二十四日南京路
十二月二十四日续记
水巷
我们失去了什么
怀念
年夜
老头子——纪念鲁迅先生
给进攻者以打击
“先生!天亮了没有?”
悼闻一多先生
蒋匪军的一场噩梦
永恒的纪念——回忆敬爱的周总理的一个片断
阿诗玛,你在哪里?
忆何其芳
怀念君里
忆老崔——怀念崔嵬同志二三事
不能忘却的纪念——怀念齐燕铭同志
伟大的历程和片断的回忆——纪念左联成立50周年
时代·感情·风格——关于我的散文创作的三封信
应该回到世界中来——参加国际笔会散记
人民需要一个创新的大合唱——悼念瞿白音同志逝世一周年
阿丹不死!——悼念人民的演员赵丹
“为什么会这样呢?”
——悼念赵丹同志
一颗企望黎明的心——回忆丽尼
拿起笔来,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而战斗——悼念茅盾同志
从一件小事想到的——怀念茅盾同志
我对《丑小鸭》创刊的祝贺
我和天津
心灵中仍燃烧着希望之火
她第一个向我打开了文学之门
在雾重庆的诀别——怀念以群
花鼓不响粮满仓
怀念赵树理同志——《赵树理小说人物论》序
不会被遗忘的人——怀念牧之同志
母亲给我留下的遗产
梦之歌
一颗革命种子的萌芽
“快乐之神”的离别
怀念宋之的同志
南京路上的徘侗
永远闪光的雷电
你走得太快了,成荫
故乡情
“老虎”和翠婶
革命前夕的老大婶家
在大革命的风暴中
自由的火炬
难忘的岁月
在苦闷的年代
广玉兰赞
新文学的召唤
青海人昆仑魂
投入革命文学的洪流
流星虽逝,光在运转——读《赵丹传》随感
奠基人
悼念玮若同志
朋友
大海的女儿——怀念海丽
永远难忘的傅老——悼念我的“团长”老傅
晋东南访问杂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