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涛入行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的浦东正迎来一轮开发热潮,商业嗅觉灵敏的余承涛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很早就涉足渣运行业。
转眼21年过去了,余承涛赚到了小钱,他的企业从一家只有两三辆车的小单位变成拥有停车场5066平方米,员工100名,土方车28辆的公司。2012年5月再次成为浦东新区渣运中标企业。记者在现场看到裕皖公司配有独特的自动水槽喷淋洗车器、电子屏后视镜,率先在驾驶室安装空调,提供员工独立宿舍,主动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基金,每天免费供应两顿饭。余承涛说:“我不能保证员工发大财,但我会让员工过上小康生活。”他用言行诠释了以心为源、以诚为根、以人为本的公司宗旨。该公司多次荣获申城诚信服务联盟企业等证书,积极投身慈善捐款活动中,在规范渣运中笑傲潮头。
余承涛感激地说:“谈到渣土车,就是脏乱、偷倒、野蛮驾驶,想给人留下好印象也难。好在《城市导报》为我们撑腰,我看你们写的《被无限夸大和被误读丑化的土方老板》特稿总算为我们讲了一句公道话,让我顿感温暖。”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对规则的败坏。在余承涛看来,渣土行业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首要原因是盈利空间的下降。余承涛说,在卸点还不是问题的年代,钱的确很好赚,当时的管理远比现在省事,矛盾也不像现在这般尖锐,全都被市场的虚假繁荣所掩盖。“当时我们看到执法部门怕得要死,要是被查到违法,停几天,损失就大了,谁都想赚钱,所以都老老实实的。可现在不同了,甚至有种说法——按常规出牌就赚不到钱,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顶风作案。”
过去渣土老板之所以赚不到钱,一是因为渣土定额和实际情况脱节。渣土定额,是施工方在财政预算中关于渣土运输费用所占的比例,这个比例五年前仍在沿用十几年前的标准。油价、劳动力、车辆配件的成本水涨船高,而渣土运价定额却十几年不变,显然不合理。
二是层层转包。有资质的公司接到合同不做,而是转给其他公司。这个过程削弱了政府部门的监管,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余承涛的原则是不做“二手生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合法的前提下赚到钱”。
三是卸点的紧缺。以前余承涛每接到一笔生意,利润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作寻找卸点,主要是购买闲置地块的使用权,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就算买到了,对于巨量的卸土也是杯水车薪。“现在开发的趋势是向下拓展,越挖越深,造一个小区的出土量是50万立方米,大型小区是100万立方米,而重大工程动辄上百万立方米,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卸点,容量最多才几十万立方米,剩下来的怎么办?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余承涛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反映渣土老板的心声,那就是“给我卸点!《城市导报》不是编发过《沪上渣土卸点紧缺急盼市区领导拿出方案》的专稿吗?”日前他已自行解决了卸点难题。
21年来,余承涛仍在坚持规范作业,利润却越来越少。前些年,有些老板卖掉了设备,转行不干了,因为不想违法又赚不到钱,现在还在坚持的仍有14家中标企业和加盟公司。
“我现在的生意是饱和的,因为多年的信誉,大家乐于和我做生意,但说实话,真赚不到什么钱,如果实在不行,我也准备不干了。”余承涛说,他不怕被规则约束,就怕游戏规则坏了,那么一切都完了。他对目前的渣管现状十分满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