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史学(第十一辑)》:
王士良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物?他在东魏北齐政权中曾充当过什么角色?《周书》卷三六《王士良传》说他“字君明,其先太原晋阳人也。后因晋乱,避地凉州”。“祖公礼,平城镇司马,因家于代。父延,兰陵郡守。士良少修谨,不妄交游。魏建明初,尔朱仲远启为府参军事”。“东魏徙邺之后,置京畿府,专典兵马。时齐文襄为大都督,以士良为司马,领外兵参军。寻迁长史,加安西将军”。此京畿府是东魏政权中“专典兵马”的机构,又以高欢的长子即内定的接班人高澄为大都督,而王士良则先后充任其副贰的司马、长史,可见其权力之大。
此后本传又说王士良于“武定初,除行台左中兵郎中,又转大将军府属、从事中郎,仍摄外兵事。王思政镇颍川,齐文襄率众攻之。授士良大行台右丞,加镇西将军,增邑一千户,进爵为公,令辅其弟演于并州居守。齐文宣即位,人为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仍总知并州兵马事,加征西将军,别封新丰县子,邑三百户。俄除骠骑将军、尚书吏部郎中。齐文宣自晋阳赴邺宫,复士良为尚书左丞,统留后事。仍迁御史中丞,转七兵尚书。未几,人为侍中,转殿中尚书。顷之,复为侍中,除吏部尚书。士良顿首固让,文宣不许。久之,还为侍中,又摄度支、五兵二曹尚书”。“孝昭即位,遣三道使搜扬人物。士良与尚书令赵郡王高叡、太常卿崔昂分行郡国,但有一介之善者,无不以闻”。可见王士良曾长期掌管中央以外的兵马,又在中央任黄门侍郎、尚书左丞、尚书、侍中等要职,并且在高洋离开晋阳赴邺城时统领留后事,这些都说明王士良在东魏北齐政权中权力极大,为该政权的重臣。
而王士良为何受到高欢的重用?其原因要么是他本人拥有强大的武力,要么是他是高欢的亲信。先看他是否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周书》卷三六本传说他出自太原王氏,永嘉之乱时祖上迁居河西,祖父定居于代,父亲曾任兰陵郡守。“魏建明初,尔朱仲远启为府参军事,历大行台郎中、谏议大夫,封石门县男,邑二百户。后与纥豆陵步藩交战,军败,为步藩所擒,遂居河右。伪行台纥豆陵伊利钦其才,擢授右丞,妻以孙女。士良既为姻好,便得尽言,遂晓以祸福。伊利等并即归附。朝廷嘉之。太昌初,进爵晋阳县子,邑四百户。寻进爵琅邪县侯,授太中大夫、右将军,出为殷州车骑府司马”。《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说:“河西费也头虏纥豆陵伊利居河池,恃险拥众。”可见王士良并未从纥豆陵伊利那里获取什么武力,也就是说他没有什么很强的实力,这点从他后来出仕河北时仅任殷州车骑府司马亦能说明问题。
那么他再看他与高欢的关系,据《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说,高欢“渤海蓓人也。六世祖隐,晋玄菟太守。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及慕容宝败,国乱,湖率众归魏,为右将军。湖生四子,第三子谧,仕魏,位至侍御史,坐法徙居怀朔镇。谧生皇考树”。“及神武生而皇妣韩氏殂,养于同产姊婿镇狱队尉景家”。联系上文看王士良与高欢既非亲戚又非同乡。
既然王士良与高欢二人之间早年无渊源关系,那么就只能从其他方面考虑,《周书·王士良传》说,王士良曾为尔朱仲远启的参军事,后被纥豆陵步藩所擒,遂居河右。后结交伪行台纥豆陵伊利钦,成为其亲信,并劝说纥豆陵伊利等归附朝廷。太昌初年,出任殷州车骑府司马。而《北齐书》卷-《神武帝纪》说高欢“孝昌元年,柔玄镇人杜洛周反于上谷,神武乃与同志从之”,“遂奔葛荣,又亡归尔朱荣于秀容”,“及费也头纥豆陵步藩人秀容,逼晋阳,兆征神武”,“神武内图兆,复虑步藩后之难除,乃与兆悉力破之”。《北齐书》卷二《神武帝纪》又说:“天平元年正月壬辰,神武西伐费也头虏纥豆陵伊利于河西,灭之,迁其部于河东。”案王士良太昌年已脱离纥豆陵伊利出仕殷州,而高欢灭纥豆陵伊利是在天平元年正月,故此二人不会因纥豆陵伊利事结交,因此说王士良与高欢相识当是他出仕殷州之时,与此同时王士良也就加入高欢集团,并成为其亲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