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国社会场域中的新文学选本活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949052
  • 作      者:
    罗执廷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罗执廷,1975年9月生于湖北荆门,1994—2001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先后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05—2008年就读于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职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著作有《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呼唤教育革命》
  《文选运作与当代文学生产——以文学选刊与小说发展为中心》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民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国内从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丛书。该成果的问世,中国文学史将面临改写,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本身,揭示中国现代作家自己经历的历史故事,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全新的开拓意义。
  《民国社会场域中的新文学选本活动》一书专题研究民国文学时期的文学选本现象,论著认为,正是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情境形成了当时的文学选编条件和选编方式,透过这些选本,我们也可以发现历史对于文学场域的各种影响,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剖析文学发生发展的诸多奥秘。
展开
精彩书摘
  《民国社会场域中的新文学选本活动》:
  “幽默”作为一个外来词,本就极难翻译和界定。林语堂说:“humour本不可译,惟有译音办法。”“华语中言滑稽辞字曰滑稽突梯,曰诙谐,曰嘲,曰谑,曰谑浪,曰嘲弄,曰风,曰讽,曰诮,曰讥,曰奚落,曰调侃,曰取笑,曰开玩笑,曰戏言,曰孟浪,曰荒唐,曰挖苦,曰揶揄,曰俏皮,曰恶作谑,曰旁敲侧击等。然皆或指尖刻,或流于放诞,未能表现宽宏恬静的‘幽默’意义,犹如中文之‘敷衍’、‘热闹’等字亦不可得西文正当译语。最近者为‘谑而不虐’,盖近忠厚之意。幽默之所以异于滑稽荒唐者:一,在于同情于所谑之对象。人有弱点,可以谑浪,己有弱点,亦应解嘲,斯得幽默之真义。若单尖酸刻薄,已非幽默,有何足取?……二,幽默非滑稽放诞,故作奇语以炫人,乃在作者说者之观点与人不同而已。幽默家视世察物,必先另具只眼,不肯因循,落入窠臼,而后发言立论,自然新颖。以其新颖,人遂觉其滑稽。”[1]在别处,林语堂又承认:“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西文用法,当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连鄙俗的笑话在内。在狭义上,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这三四种风调,都含有笑的成分。不过笑本有苦笑,狂笑,淡笑,傻笑各种的不同,又笑之立意态度,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酸辣,有的是和缓,有的是鄙薄,有的是同情,有的只是片语解颐,有的是基于整个人生观,有思想的寄托。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如麦烈蒂斯氏所说,是属于‘会心的微笑’一类的……”[2]
  幽默即便在西方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用法,但林语堂提倡的是狭义的幽默,是与讥讽相对的。他在《论语》第6期《编辑后记——论语的格调》中总结《论语》已出的5期,感叹“似乎多讽刺,少幽默”。他主张幽默的本意是“忠厚”,要少骂人,少谈政治,不必为政治“杀身以成仁”,“应该减少讽刺文字,增加无所为的幽默小品文如游记、人物素描之类”。他重申:“本刊之主旨是幽默,不是讽刺,至少也不要以讽刺为主。”他之谓“幽默”,乃“俏皮到了冲澹含蓄而同情地,便成了幽默”[3]。在《宇宙风》创刊号卷首,林语堂发表《无花蔷薇》一文表明其办刊趣味说:“鲁迅先生讽刺的好的文章,虽然‘无花’也很可看。但办杂志不同。杂志,也可有花,也可有刺,但单叫人看刺是不行的。虽然肆口谩骂,也可助其一时销路,而且人类何以有此坏根性,喜欢看旁人刺伤,使我不可解,但是普通人刺看完之后,也要看看所开之花怎样?到底世上看花人多,看刺人少,所以有刺无花之刊物终必灭亡。”[4]这里,他提倡“花”而不是“刺”,提倡“幽默”而不是“讽刺”。苏渊雷也持林语堂式幽默观,视幽默为不同于讽刺的另一类型。他论“幽默小品”说:“白眼看世,若有所感,不可庄语,诙谐杂出。或言外寄讽,或笑中含泪,要在寄予同情,出以妙语。史迁称‘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此其佼也。近人林语堂盛唱幽默,得风气之先;惟末流趋于谩骂,斯乖风旨耳。”又论“讽刺小品”说:“上政不臧,下民以刺,风雅侵声,变音以起。至叔季末俗,下流难返,非加重砭,未足警顽。讽刺文学,未可废也。视彼幽默,又稍异趣:一如橄榄,回味清严,一似姜桂,老而弥辣。近人鲁迅,最擅胜场。”[5]他这里明确将“幽默”与“讽刺”区分开来,以林语堂和鲁迅为各自代表。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民国时期活跃的新文学选本活动
二 新文学选本与民国社会场域

第一章 选本活动与新文学场域
第一节 跟踪和引导创作的选本
一 年选、年鉴等跟踪性选本
二 引导创作的选本
第二节 具批评、发现功能的选本
一 选本批评和作家、文体风格论
二 发现和推举新进作家的选本
第三节 选本运作与新文学的经典化
一 选本与新文学小说的经典化
二 选本与新文学散文的经典化
三 选本与新诗的经典化
四 选本与话剧的经典化

第二章 场域交叠:小品文、幽默文选本
第一节 小品文选本热
一 周作人、林语堂与小品文选本热
二 国文教学与小品文选本
第二节 幽默文选本热
一 林语堂、论语派与“幽默”风潮
二 选本和选文:多歧的“幽默”
第三节 社会背景和读者背景
一 现代都市与知识型读者
二 社会政治及其反映

第三章 国家任务:“戏剧抗战”与选本运作
第一节 抗战戏剧选本的繁盛及背景
第二节 选本活动的主体与地域特点
一 国民党官方的运作
二 个人和民间团体的运作
三 选本的地域分布
第三节 选目分析:体裁、题材与风格
一 独幕剧、街头剧、报告剧
二 主导性题材和风格
三 播音剧、儿童剧、喜剧、浪漫剧

第四章 政党意志:解放区的文学选本运作
第一节 “鲁迅方向”与“《讲话》方向”
一 鲁迅选集的运作和出版
二 解放区文学的选本
第二节 周扬对解放区文学的遴选和总结
一 从《解放区短篇创作选》到“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二 厚此薄彼:以赵树理与孙犁为例
三 典范与规训:周扬选本运作的文学史影响
第三节 组织化控制与政治性功能
一 组织化控制与运作
二 政治教育与社会动员
第四节 凸显与遮蔽:选本内外

余论 未尽的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