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格萨尔史诗研究一直以来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学术范式,而且主要以抢救、搜集和整理艺人的文本为主,以艺人和文本的研究为辅,一贯处于对文本结构、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把“社会反映论”的原则作为唯一的审美标准对文本的历史、文化、思想、艺术的元素加以解读,用实证主义方法分析艺人类型,完全忽略了文学艺术的主体性元素和主体性作用,也没有从比较和互文性审美意识对史诗艺人、文本和语境做全面的理性透视。
《艺人、文本和语境:文化批评视野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正是通过对格萨尔文本、艺人和语境三者结构性关联和互动的阐释,揭示了活态史诗格萨尔的演进历程。就史诗文本而言,格萨尔史诗经历了从历史到民间故事、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从神话再到史诗的发展过程。从艺人身份的衍变角度讲,经过了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再到职业化或半职业化三个阶段。从史诗语境的变迁来说,经历了诗性思维、泛佛教化和后现代三个阶段。本书的写作在掌握了大量的田野资料基础上,借鉴和应用口头诗学、宗教学、符号学、象征学和文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从宏观上把握格萨尔史诗的发展脉络,而且对格萨尔艺人的称谓、类型与源流批评,格萨尔文本化的发展历程,格萨尔的当代语境及其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格萨尔史诗的逻辑发展脉络便是,发端于“史”,演进于“喻”,完成于“境”。
迄今为止的关于《格萨尔》史诗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对外在现象的描述式文字,理论的提升很不够。就此点而言,诺布旺丹的著作,在问题意识上,在研究方法上,在解析材料上,进而在较为宏观地把握史诗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语境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这是要充分肯定的。
——国际史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文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朝戈金
格萨尔史诗可以说是一部藏族人的心灵史,一部藏文化的百科全书,于是,格萨尔史诗的流传与艺人的特殊生存状态本身自然就构成了一种特别的“社会事实”,旺丹这部专著,从诸多艺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入手,也就是以“叙述体加以呈现”,详细地呈现了这种具有特殊性的“社会事实”,结果自然就构成了一部奇特的“民族志”——关于一部伟大的心灵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由那些看似寻常,却以通灵一般的状态民间艺人所传布的“民族志”。
——著名作家 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