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与延安:异质空间下的小说民族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40674
  • 作      者:
    张谦芬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谦芬,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抗战时期文学研究和1949年前后文学转型研究。在《社会科学》《人文杂志》《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资助项目各一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上海与延安:异质空间下的小说民族化》选择民族化追求处于不同向度的两个异质空间:一是1941年-1945年前后的上海沦陷区,主要考察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抗日战争胜利日伪统治上海时期的小说状况;二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至抗战胜利前后的解放区,主要考察新文艺政策规范下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小说景观。上海沦陷区、延安解放区小说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都呈现出民族化追求的共同取向;对民族生存或隐或显的展示、对民族文学传统的不同借鉴、对民间文化角度不同的倚重,又体现出异质空间下多元的民族化表达路向。民族危机中两地小说的绚烂成果、短暂辉煌提醒我们重新认识现代化与民族化并非对立的辩证关系,重新思考从五四到抗战启蒙与救亡的变奏、重新评价四十年代民族化过程与五四传统内在的承续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与延安:异质空间下的小说民族化》:
  民族学学者认为,民族意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从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生发出来的情感意识。具体来说,民族意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第一,它是人民对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实体的意识;第二,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①中国儒家思想的“天下主义”、大同观念、中原文化的强大包容力,滋养了国人博大的民族优越感。鲜明的民族归属感、强烈的民族主权意识,只有在民族危机中才显现出来。日本学者丸山真男说:“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民族以一些外部刺激为契机,通过对以前所依存的环境或多或少自觉地转换,把自己提高为政治上的民族。通常促使这种转换的外部刺激,就是外国势力,也就是所谓外患。”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被动现代化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彰显是在被迫睁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完成的。正是中国近现代内忧外患的历史催生了一个更具感召力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费孝通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③中华民族,是一个集地域族群、文化历史、经济政治为一体的现代民族国家诉求的象征。
  对于国人的民族意识,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多有剖析,其中最突出的认识是认为中国人意识中缺少“国家”思想。梁启超说中国人“无国家思想”,“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一己而不知有国家”。①他在对中国积弱原因的溯源中指出,中国人向来不自知其国之为国也,表现在“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②他认为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导致中国国民的种种劣根,他认为中国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国民之志趣品格”,培养国人的民族国家观念,以使“劣国民”变成“优国民”。“新民”的主张概括了梁启超政治革新、民族改良的思想核心。而梁漱溟则从文化上进行了剖析,他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对中西方国家观念的差异做了比较,他说中国对内对外国家功能的松弛,导致“中国之不像一个国家”:“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极度缺乏国家观念,而总爱说‘天下’’’,是因为中国人观念中“不是国家至上,不是种族至上,而是文化至上”。③封建王朝倚仗地大物博,以世界的中心自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恩浩荡。历代统治者认为,通过教化可以把“天下”都归化于统一格局中,从天子脚下到蛮荒之地,教化逐层淡化,但总不出皇权之外。“天下观”使其将“非我族类”的蛮夷之地当作“中国”的化外夷邦,而不是与中国对等的民族国家。因而,传统中国人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主要指的是文化上的差异带来认同差异。在中国,文化的习得比民族身份之限更为重要。费正清也论述了中国民族主义的不同特质。他说由于儒家思想往往被认为“无所不包的、普遍适用的治国之道”,常常被“放在普遍的而不是某地区或某种族的水平上”,这使得“异族统治的经历并未削弱而是加强了儒家的思想传统”。
  ……
展开
目录
引言 民族化:考察现代小说发展的另一视角

第一章 民族化与现代化:现代小说的深层渴求和时代课题
第一节 民族意识的现代觉醒
第二节 被委以重任的现代小说
第三节 民族危机中的小说民族化诉求

第二章 异质空间:民族战争背景下的文学生态
第一节 未完成的文学大众化与民族战争的要求
一、如何“大众化”的苦恼
二、“民族形式”口号的突破
三、“民族文化”建设的倡导
第二节 延安解放话语中农民主体的文学建构
一、五四创作传统的转变
二、农民主体的文学方向
三、乡村精神的时代书写
第三节 上海沦陷背景下市民文学本色的彰显
一、封锁-统制-禁锢的逼仄空间
二、商业化-民族化的通俗革新
三、趣味性*市民性的文化姿态

第三章 家庭书写:文化回归思潮下的纵深展开
第一节 家族文化反思与重建的多元呈现
一、家国之思——中国文化的核心
二、家国同构——典型的小说图式
三、国亡家毁——民族寓言的解构
第二节 异族统治下家族文化的精神分析
一、时光流转中的故园缅怀
二、文化冲突中的羁旅徘徊
三、民族困境中的家族审视
第三节 政治解放中家庭革命的复杂演绎
一、政治立场下的家族劣变
二、社会革命中的家庭革命
三、革命情意中的家园意识

第四章 日常生活:民族危机中的重新发现
第一节 战争背景下日常生活书写的别样风景
一、物质话语的表达
二、个体生存的关注
三、地域特征的展示
第二节 沦陷生活的日常疗救
一、文明毁坏中的乱世创伤
二、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疗救
三、日常疗救中的民族印记
第三节 解放主题的日常阐释
一、生活启蒙筑就“延安道路
二、日常书写实现审美超越
三、日常时空寄居民族传统

第五章 小说形式: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第一节 小说的传统回归和通俗化走向
一、文学传统的回归和渗透
二、文学生态与体式变革
三、两种通俗化路向的启示
第二节 延安解放区章回小说的翻旧出新
一、旧形式:一个恒久的难题
二、新章回小说:如何“翻旧出新
三、旧形式的创新:更深远的追问
第三节 上海沦陷区新市民传奇的中西融汇
一、西风东渐:小说体式的挑战
二、新市民传奇:如何“融汇中西
三、从传统走向现代:探索仍将继续
结语民族文化立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小说民族化研究引出的思考
附录对话: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流传
一、抗战时期文学经典思考的焦虑
二、对话的努力与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生成
三、对话的变异与抗战时期文学经典的流传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